一种能消除带钢表面点线状缺陷的立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57828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05:58
一种能消除带钢表面点线状缺陷的立辊,包括立辊本体,立辊本体共有两根,呈左右对称且等高度式的设置,立辊本体设置有从上而下的中间通孔,将立辊传动轴通过中间通孔置入该立辊本体并贯通,并在立辊本体下部设置有与立辊传动轴连接的立辊底座框架,立辊本体的侧面的辊身上开设有呈倒梯形的立辊工作面,带钢则置于两根立辊的立辊工作面之间,并与立辊工作面接触,进行轧制作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会挤压到立辊工作面的立辊上端面和下端面,所以立辊的各工作端面产生缺陷极少,而即使端面有粘结缺陷也不会再次传到带钢表面,消除带钢边部表面的点线状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粗轧工序立辊机架用于防止带钢表面产生点线状缺陷的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能消除带钢表面点线状缺陷的立辊,包括立辊本体,立辊本体共有两根,呈左右对称且等高度式的设置,立辊本体设置有从上而下的中间通孔,将立辊传动轴通过中间通孔置入该立辊本体并贯通,并在立辊本体下部设置有与立辊传动轴连接的立辊底座框架,立辊本体的侧面的辊身上开设有呈倒梯形的立辊工作面,带钢则置于两根立辊的立辊工作面之间,并与立辊工作面接触,进行轧制作业。本技术不会挤压到立辊工作面的立辊上端面和下端面,所以立辊的各工作端面产生缺陷极少,而即使端面有粘结缺陷也不会再次传到带钢表面,消除带钢边部表面的点线状缺陷。本技术适用于各种粗轧工序立辊机架用于防止带钢表面产生点线状缺陷的领域。【专利说明】一种能消除带钢表面点线状缺陷的立辊
本技术涉及一种轧辊,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钢铁生产行业的自动控制领域中的粗轧工序立辊机架用能消除带钢表面点线状缺陷的立辊。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一些大型钢铁生产企业中经常使用到了一种粗轧机组,这种粗轧机组通常由四个带立辊的立辊机架组成,分别命名为E1/R1、E2/R2、E3/R3和E4/R4立辊机架,其中E1立辊机架是带孔型的二辊水平轧机,而其余E2?E4立辊机架是立辊不带孔型的平辊四辊轧机,其中: 1.E1立辊一道次测压最大可以侧压120mm,三道次测压有效侧压量150mm,最大侧压力800吨,轧制力据2750KNm,单侧侧压速度80mm/S ; 2.E2立辊最大侧压力380吨,轧制力据560KNm,单侧侧压速度80mm/S ; 3.E3和E4立辊最大测压力180吨,轧制力据150KNm,单侧侧压速度80mm/S。 这些立辊机架中,El立辊侧压量占四个机架的总侧压量的60%左右,而E2立辊五道次轧制侧压量占20%左右,E3和E4立辊侧压量在20%左右。E1?E4立辊开口度均为600?2050mm。El立辊尺寸直径:1050?1100mm,高度:650mm ;E2立辊尺寸直径:1000?950mm,高度:455mm ;E3和E4立棍尺寸直径:880?830mm,高度:455mm。而产线乳制板还原料厚度220?250mm,其中90%坯料厚度为250mm。 上述这些立辊轧机在生产过程中,现场工人发现,生产出的带钢经常会出现带钢边部两侧点线状状缺陷,随着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边部点线状缺陷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因此,生产中经常有大批量带钢边部点线状缺陷被封锁,特别是在E1立辊使用寿命的中后期时这种现象尤其严重,大量封锁的带钢要么降级要么判废,损失巨大。 而为了降低产品因边部点线状缺陷封锁造成的损失,乳钢现场工人及管理人员采取了很多办法,一直不能彻底改变现状,最后只能根据该缺陷产生的概率与E1立辊使用时间寿命,将E1立辊使用周期从原来6周缩短到4周,情况才有所好转,但是还是不能满足现有产品质量要求,最短时将E1立辊使用周期降到2周更换一次,这样增加了许多非计划停机时间及人工成本。 通过跟踪分析,发现造成带钢边部点线状缺陷原因,是E1立辊是孔型设计,其目的是确保带钢边部组织要求,但是由于E1立辊孔型设计不合理,造成轧制过程中坯料受侧压挤压,两边会产生骨状凸起,凸起部分带钢因挤压太大直接与立辊孔型的顶面和底面接触,多次挤压接触会在E1立辊孔型顶面、侧面及底面产生粘铁结瘤,结瘤挤压坯料表面对机体有压痕拉伤,最后通过水平辊轧制产生点线状缺陷,从E1立辊孔型尺寸设计分析,现有技术下的辊孔型高度250mm,顶面和底面带一定斜度,而轧制的坯料厚度本身就是250mm,再加上侧压作用对孔型工作面恶化很快,产生的粘铁结瘤大到一定程度,会对坯料造成损伤,而且立辊经过水冷上面的结瘤也是很硬,有些结瘤很尖锐,对划伤机体坯料更是致命的,点线状缺陷产生的原因就是如此。 通过对El立辊从新辊使用到报废旧辊孔型进行测量,一般每次El立辊下机修磨,孔型尺寸是会增大点,但是到立辊报废时孔型最大变化量为270mm左右,所以新辊刚上机由于粘铁结瘤还没形成,边部点线状缺陷就少,旧立辊上机因孔型尺寸大,边部点线状缺陷会轻一点,根据跟踪结果分析带钢边部点线状缺陷,完全是产生在El孔型立辊工作面上,因此,要想彻底消除这种质量缺陷,就要从El立辊孔型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下的立辊由于其结构上的原因造成的带钢因挤压太大直接与立辊孔型的顶面和底面接触,多次挤压接触会在El立辊孔型顶面、侧面及底面产生粘铁结瘤,结瘤挤压坯料表面对机体有压痕拉伤,最后通过水平辊轧制产生点线状缺陷的问题,本技术通过重新设计的立辊结构,不改变立辊本体结构,也不影响立辊使用寿命,且在产线不改变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能消除带钢表面点线状缺陷的立辊,该立辊能防止挤压立辊顶端面,使得立辊各工作端面产生的缺陷减少,即使端面有粘结缺陷也不会再次传到带钢表面。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 一种能消除带钢表面点线状缺陷的立辊,包括立辊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立辊本体共有两根,呈左右对称且等高度式的设置; 所述的立辊本体设置有从上而下的中间通孔,将一立辊传动轴通过中间通孔置入该立辊本体并贯通,并在立辊本体下部设置有与立辊传动轴连接的立辊底座框架; 所述的立辊本体的侧面的辊身上开设有呈倒梯形的立辊工作面,带钢则置于两根立辊的立辊工作面之间,并与立辊工作面接触,进行轧制作业。 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能消除带钢表面点线状缺陷的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辊本体的立辊工作面包括立辊上端面、立辊侧压工作面和立辊下端面,其中立辊上端面为20?25°的内斜面,立辊侧压工作面为一垂直面,其整体长度为290?310mm,而立辊下端面为-20?-25°的内斜面。 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能消除带钢表面点线状缺陷的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辊上端面与立辊下端面的长度和大小均对应相等,斜度则为相互镜像对称。 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能消除带钢表面点线状缺陷的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棍侧压工作面作为直接与带钢接触的工作面,其整体长度应大于带钢的厚度40?60mm,且与带钢接触后,带钢与立辊上端面、立辊下端面的距离相等,即带钢上下各预留20?30mm空间ο 本技术的一种能消除带钢表面点线状缺陷的立辊,该立辊主要的立辊工作面是立辊侧压工作面,所以整个结构没有发生大变化,使用周期强度和寿命都与原来相同,对应250mm厚度的板坯,将立辊侧压工作面扩大到290?310mm,带钢上下各预留20?30mm空间,由于相同大小的侧压量,哪怕产生的骨状凸起,其高度最大也最多到270?280mm左右,不会挤压到立辊上端面和立辊下端面,所以立辊的各工作端面产生缺陷极少,而即使端面有粘结缺陷也不会再次传到带钢表面,这样就达到了控制带钢边部表面的点线状缺陷的目的。 使用本技术的一种能消除带钢表面点线状缺陷的立辊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的一种能消除带钢表面点线状缺陷的立辊,通过其设计的立辊工作面,能有效地防止带钢因挤压太大直接与立辊孔型的顶面和底面接触,产生粘铁结瘤,挤压坯料表面对机体有压痕拉伤,水平辊轧制产生点线状缺陷的问题。 2.本技术的一种能消除带钢表面点线状缺陷的立辊,不改变立辊本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消除带钢表面点线状缺陷的立辊,包括立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辊本体(1)共有两根,呈左右对称且等高度式的设置;所述的立辊本体(1)设置有从上而下的中间通孔,将一立辊传动轴(2)通过中间通孔置入该立辊本体并贯通,并在立辊本体下部设置有与立辊传动轴连接的立辊底座框架(3);所述的立辊本体(1)的侧面的辊身上开设有呈倒梯形的立辊工作面(A),带钢(4)则置于两根立辊的立辊工作面之间,并与立辊工作面(A)接触,进行轧制作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明胡锴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