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路可移动接触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5119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可移动接触网。目前铁路电气化牵引区段的列车进入货物装卸线或入库检修基本利用内燃调机完成,有些分装卸线或检修车库实现了电化挂网,但大多为静止悬挂方式,允许行车速度低,移动段都较短,最长仅达150m左右,且接触网不停地改变几何形状,因此接触网疲劳严重、安全性差。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气化铁路可移动接触网,接触网采用链形悬挂方式,悬挂于可移动支架上;所述的可移动接触网的支架包括两端的锚段关节门架、在门架之间的多个由装有带曲柄滑块机构的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的支持装置构成;通过牵引电动机实现接触网的整体平移。因而接触网几何形状不会发生改变,允许行车速度高,接触网安全、可靠、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具体说是一种电气化铁路可移动接触网,是一种柔性接触网,采用平行四边形的四连杆机构水平移动方式,该方式下接触网采用链形悬挂方式,对基础要求宽松,且在移动过程中接触网几何形状不会发生改变,允许行车速度高。
技术介绍
目前铁路电气化牵引区段的列车进入货物装卸线或入库检修基本利用内燃调机完成,因而缺点如下1、该种作业方式用燃油作动力,因燃油不能充分燃烧、废气排入大气、所以不符合国家能源政策,不利于环保;2、需另购置调机、配专用停车线、内燃调机维护设施等、投资大;3、在电力牵引列车进入作业线前,要更换为内燃调机,作业后又要将内燃调机换为电力机车,因而作业效率低;4、燃油利用率低、专用维护设施、专用司机24小时值班,运行成本高。尽管部分装卸线或检修车库实现了电化挂网,但大多为静止方式,有少量检修车库采用了刚性水平旋转移动接触网,移动接触网悬挂于车库的墙壁上,它对路基基础的沉降要求高,在室外路基沉降很难达到要求,同时跨距小,一般为10m、投资较大,另外动力分散、同步性难保证,维护工作量大;在室外,目前有少量用于平交过道或装煤漏斗处,采用水平悬转或上翻方式,接触网为简单悬挂方式,允许行车速度低,移动段都较短,最长仅达150m左右,且在移动过程中接触网不停地改变几何形状,因此接触网疲劳严重、安全性差、寿命短、维护工作量大、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气化铁路可移动接触网,其对基础要求低,且在移动过程中接触网几何形状不会发生改变,允许行车速度高,接触网移动过程无疲劳、无损伤、安全、可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气化铁路可移动接触网,包括接触网,门架,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接触网采用链形悬挂方式,悬挂于可移动支架1上;所述的可移动接触网的支架1包括两端的锚段关节门架2、在门架之间的多个由装有带曲柄滑块机构的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的支持装置3构成;所述的可移动接触网的牵引电动机4通过牵引钢绳5连接多个实现接触网的整体平移的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6。上述的平移腕臂支持装置3包括支柱7、一个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6、挂架滑架8及滑轮14;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6的平行四边形的伸缩臂杆的一端设置在挂架滑架8上,其另一端上设置接触网挂件9;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6的上伸缩臂杆13与曲柄连杆10链接;腕臂装置下端的挂架滑架8下设置配重块12,并与牵引钢丝11连接。上述的两端的锚段关节门架2的横梁采用滑行轨式横梁,横梁的两端设置固定接触网15和移动接触网16,两者通过平行等高设置的过渡长线夹17连接;移动接触网的过渡长线夹17通过支撑绝缘子18悬吊在滑道上,并通过滑行轨式横梁上的定位滑轮19沿横梁方向移动;接触网、承力索上设置张力补偿装置20。上述的接触网挂件9上设置弹性悬挂定位器21,其定位本体22为一弓型弹簧板,其顶端设置于可顺线路方向自由滑动的底座滑槽23上,其两端分别设置定位线夹24。上述的用于保持接触线、承力索具有恒定的张力的张力补偿装置采用弹簧补偿器。上述的定位本体22的材料采用弹性好的弹簧钢板。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其优点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平移腕臂支持装置,其腕臂采用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水平移动方式,该方式下接触网采用链形悬挂方式,对基础要求宽松,移动段可达800m长,动力集中,且在移动过程中接触网几何形状不会发生改变,允许行车速度高,接触网移动过程无疲劳、无损伤、安全、可靠、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小、运行成本低。2、本专利技术采用带补偿行走装置的过渡段门架不仅满足移动/固定接触网间的衔接过渡要求,而且使受电弓滑过移动/固定接触导线时,过渡平滑,取流良好;安装于横梁上的补偿行走装置运行平稳,补偿装置采用弹簧补偿器,接触网张力恒定。3、本专利技术采用弹性悬挂定位器,不仅能够定位接触导线,还可对接触导线起悬挂作用,能够用于平行移动的接触网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气化铁路可移动接触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气化铁路可移动接触网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平移腕臂支持装置的伸展状态的工作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平移腕臂支持装置的收缩状态的工作示意图;图5是平移腕臂支持结构的组合腕臂结构原理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门架正视结构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门架侧视结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门架内侧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接触线弹性悬挂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如下1-可移动支架、 2-锚段关节门架、3-平移腕臂支持装置、4-牵引电动机、 5-牵引钢绳、6-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 7-支柱、8-挂架滑架、 9-接触网挂件、 10-曲柄连杆、 11-牵引钢丝、12-配重块、 13-上伸缩臂杆、 14-滑轮、 15-固定接触网、16-移动接触网、 17-过渡长线夹、 18-支撑绝缘子、19-定位滑轮、20-张力补偿装置、21-弹性悬挂定位器、 22-定位本体、23-底座滑槽、24-定位线夹。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的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气化铁路可移动接触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俯视图;电气化铁路可移动接触网采用柔性简单链形悬挂全补偿接触网结构;其由装有带曲柄滑块机构的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的平移腕臂支持装置3、锚段带补偿行走装置的过渡段门架2、滑车式张力弹簧补偿装置20、弹性悬挂定位器21等构成;接触网的整体平移由安装在牵引动力架上的电动机4通过牵引钢绳5驱动。按照单列机车总体最大长度确定装卸作业区范围,本专利技术取780m,侧面限界符合GB1462标准建限“2”的规定。平直线杆间跨距60m×13跨=780m,12根伸缩臂杆、两个门架。如需增加或缩短装卸作业区长度,增减中间伸缩臂杆即可。本专利技术通过牵引绳集中驱动实现接触网整体移动,动力部分设在移动网中间部位的动力架上,由一台6.3t(功率3.5kW)电机提供动力。需装卸作业时由调度指挥中心遥控电机反转放松钢丝绳,各臂杆腕臂及门架行车靠重力收回至接触网支柱侧,反之,电机正转带动并联钢丝绳联动12根伸缩臂杆及两端门架上的移动网下锚补偿行车,做同步平行移动,接触网回到行车轨道上方,各臂杆及行车配重,总重量不超过2t。参见图3、图4、图5,图3为本专利技术平移腕臂支持装置的收缩状态的工作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平移腕臂支持装置的伸展状态的工作示意图;7平移腕臂支持装置3包括支柱7、一个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6、挂架滑架8及滑轮14;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6的平行四边形的伸缩臂杆的一端设置在挂架滑架8上,其另一端上设置接触网挂件9,挂件上设置承力索和接触线定位器;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6的上伸缩臂杆13与曲柄连杆10链接;腕臂装置下端的挂架滑架8下设置配重块12,并与牵引钢丝11连接。在牵引钢丝绳拉力作用下,悬挂于挂架的接触导线位于铁路中心,供机车通过时取流,当牵引钢丝绳缓慢放松张力时,配重块缓慢下降并通过挂架滑架、滑轮等部件作用带动腕臂结构回缩至支柱侧;相反,牵引钢丝绳在受拉力时通过提升配重块使得挂架平行移动至铁路中心。为了实现接触网的平稳移动,在滑架上设置配重块12,牵引钢丝11通过滑轮与滑槽内的滑架连接。可平移接触网采用带曲柄滑块机构的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结构,移动接触网悬挂于平行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气化铁路可移动接触网,包括接触网,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网采用链形悬挂方式,悬挂于可移动支架(1)上;所述的可移动接触网的支架(1)包括两端的锚段关节门架(2)、在门架之间的多个由装有带曲柄滑块机构的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的支持装置(3)构成;所述的可移动接触网的牵引电动机(4)通过牵引钢绳(5)连接多个实现接触网的整体平移的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化铁路可移动接触网,包括接触网,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网采用链形悬挂方式,悬挂于可移动支架(1)上;所述的可移动接触网的支架(1)包括两端的锚段关节门架(2)、在门架之间的多个由装有带曲柄滑块机构的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的支持装置(3)构成;所述的可移动接触网的牵引电动机(4)通过牵引钢绳(5)连接多个实现接触网的整体平移的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化铁路可移动接触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移腕臂支持装置(3)包括支柱(7)、一个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6)、挂架滑架(8)及滑轮(14);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6)的平行四边形的伸缩臂杆的一端设置在挂架滑架(8)上,其另一端上设置接触网挂件(9);平行四边形组合腕臂(6)的上伸缩臂杆(13)与曲柄连杆(10)链接;腕臂装置下端的挂架滑架(8)下设置配重块(12),并与牵引钢丝(1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吉健陈志隋延民田志军王玉环熊敏强余杨武寇宗乾李晋宫衍圣何廷文刘长利万一农韩佳栋宋颖曹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