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刚体列车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512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刚体列车线及其制造方法,其具备与集电靴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轨和固定有该滑动接触轨的轨座,滑动接触轨包括中央片和从中央片的两侧弯曲延伸的侧片,所述轨座具有嵌入并铆接固定所述侧片的安装槽,中央片的宽度W1与侧片的宽度W2的比率W1/W2是3.0以上,该中央片实质上在宽度方向上整个面与轨座接触,这样能提高滑动接触轨与轨座的接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被地下铁和单轨铁路等利用的复合刚体列车线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在具备被集电靴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轨和铆接固定有该滑动接触轨的轨座的复合刚体列车线中,能提高滑动接触轨与轨座贴紧性的复合刚体列车线。
技术介绍
作为刚体列车线知道有把不锈钢的滑动接触轨铆接固定在铝合金轨座上的结构(例如特开昭61-143233号公报)。如图4(A)所示,该滑动接触轨1是断面匚形状的长材料,其包括有水平面状并且与集电靴接触的中央片11和从该中央片11两侧弯曲延伸的侧片12。另一方面如图4(B)所示,轨座2包括被固定在单轨铁路等线路结构体侧上的安装片21、安装有滑动接触轨的台座片22和连结两边21、22的连结片23。该台座片22的上面形成有安装槽24,把滑动接触轨1向轨座2上安装时,把侧片12嵌入该安装槽24中。然后在该状态下,把滑动接触轨1从上部向台座片22按压,同时从两侧把台座片22向安装槽24的槽宽度变窄的方向压缩,而把滑动接触轨1铆接固定在轨座2上。但如图5所示,以上这样得到的刚体列车线中,滑动接触轨1的中央片11向上方突出那样地弯曲,在中央片11与轨座2的台座片22之间出现间隙G1。这是由于由滑动接触轨1与轨座2的制作公差而在滑动接触轨1的侧片12内侧与台座片22的安装槽24之间形成有间隙G2[图4(B)],在把台座片22从两侧进行压缩时,滑动接触轨1在宽度方向上也被压缩,则中央片11就向上方(从台座片22离开的方向)鼓起弯曲的缘故。把滑动接触轨1向轨座2上铆接固定时,把该轨1的中央片11从上部向台座片侧按压而被压接的,但在滑动接触轨1中残留有使中央片11弯曲的应力。因此,在铆接固定工序结束,而从该上部把按压解除了时,则滑动接触轨1的中央片11就向上方鼓起弯曲而形成间隙G1。若在滑动接触轨的中央片11与轨座的台座片22之间出现间隙G1,则产生下面的问题。(1)滑动接触轨与轨座的接触电阻变大。刚体列车线是作为电力供给路而被利用的,但若在滑动接触轨的中央片与轨座的台座片之间出现间隙,则滑动接触轨与轨座的接触电阻变大,而作为电力供给路是不理想的,这点是明确的。(2)地下铁和单轨铁路等走行车辆的集电效率下降。走行车辆的集电靴是滑动接触在滑动接触轨的中央片上。这时若中央片是弯曲的,则集电靴与中央片的接触面积变小而招致集电效率下降。(3)滑动接触轨的寿命变短若滑动接触轨的中央片向上方鼓起弯曲,则集电靴仅接触在中央片表面的一部分上而使该中央片局部偏磨损。其结果是滑动接触轨的寿命变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开发的,其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滑动接触轨与轨座接合性的复合刚体列车线。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滑动接触轨具有高平面性地固定在轨座上的复合刚体列车线。且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滑动接触轨的中央片与轨座的台座片之间不产生间隙,把滑动接触轨铆接固定在轨座上的复合刚体列车线的制造方法。在大型复合刚体列车线中,特别是使用宽度宽的滑动接触轨的复合刚体列车线的情况下,在滑动接触轨的中央片与轨座的台座片之间容易产生间隙,本专利技术是根据上述的见解而开发的,是通过使用预先在中央片上设置了翘曲的滑动接触轨来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刚体列车线具备与集电靴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轨和固定有该滑动接触轨的轨座的复合刚体列车线。该滑动接触轨包括中央片和从中央片的两侧弯曲延伸的侧片。所述轨座具有嵌入并铆接固定所述侧片的安装槽。所述中央片的宽度W1与侧片的宽度W2的比率W1/W2是3.0以上,该中央片实质上在宽度方向上整个面与轨座接触。中央片的宽度W1与侧片的宽度W2的比率W1/W2是3.0以上的滑动接触轨中,中央片的宽度宽而侧片的宽度窄。把这种滑动接触轨向轨座上铆接固定时,通过向轨座宽度方向的压缩而与相对中央片把侧片进一步弯曲相比较,中央片如图5所示那样容易弯曲,容易产生同图所示的间隙G1。因此即使在使用这种宽度宽的滑动接触轨的情况下,通过后述那样使用预先在宽度方向上具有翘曲的滑动接触轨,就也能得到该中央片实质上在宽度方向上是整个面接触在轨座上的复合刚体列车线。该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刚体列车线最好是单独地或是复合地具备以下(A)~(C)的结构。(A)把比率W1/W2设定为是5.0以上若该比率W1/W2是5.0以上,则就是使用中央片的宽度相对于侧片的宽度非常宽的滑动接触轨的情况。把这种大型滑动接触轨向轨座上铆接固定时中央片更加容易弯曲,而容易形成图5的间隙G1。通过后述那样使用预先在宽度方向上具有翘曲的滑动接触轨,则即使使用比率W1/W2是5.0以上的宽度宽的滑动接触轨时,也能得到滑动接触轨的中央片贴紧在轨座上的复合刚体列车线。(B)把滑动接触轨的厚度设定在5.0mm以上。若滑动接触轨的厚度厚,则把该轨向轨座上铆接固定时,侧片相对于中央片难于弯曲。随之是如图5所示容易中央片弯曲而在与轨座之间产生间隙G1。因此,使用滑动接触轨的厚度是5.0mm以上的滑动接触轨时能使滑动接触轨与轨座之间没有间隙,而在降低两者的接触电阻和提高走行车辆的集电效率的点上是有效的。(C)把轨座设定为是铝或是铝合金的,把滑动接触轨设定为是不锈钢的。由于铝或铝合金在导电性和成型性上优良,所以作为刚体列车线的轨座是合适的材料。由于滑动接触轨与集电靴滑动接触,所以需要有导电性,并且还被要求有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因此作为满足该要件的材料不锈钢是合适的。本专利技术复合刚体列车线的制造方法是包括准备滑动接触轨的第一准备工序、准备轨座的第二准备工序、把滑动接触轨固定在轨座上的安装工序的复合刚体列车线的制造方法。该第一准备工序中准备的滑动接触轨包括具有宽度方向中间低而两侧高的翘曲的中央片和从中央片的两侧弯曲延伸的侧片。且第二准备工序中准备的轨座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工序是把滑动接触轨的侧片嵌入在轨座的安装槽内,并一边把所述翘曲按住地按压滑动接触轨的中央片,一边向安装槽的槽宽度变窄的方向铆接轨座,而把滑动接触轨固定在轨座上。根据该制造方法,在把滑动接触轨向轨座上铆接固定时,即使在宽度方向压缩滑动接触轨,也在该滑动接触轨上,预先设置中央片的中间低而两侧高的翘曲。因此,即使在铆接后解除了把滑动接触轨的中央片向轨座上按压的力,也能抑制中央片的中间变高而两侧变低的滑动接触轨弯曲,能防止在该轨的中央片与轨座之间出现间隙。该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刚体列车线制造方法中,所述滑动接触轨的翘曲幅度最好按下面的次序决定。(1)准备除了在宽度方向上没有翘曲这点之外与所述滑动接触轨相同的比较用滑动接触轨。(2)把该比较用滑动接触轨的侧片嵌入在与上述同样的轨座的安装槽内,并一边按压比较用滑动接触轨的中央片一边向安装槽的槽宽度变窄的方向铆接轨座,这样来把比较用滑动接触轨固定在轨座上。(3)把解除了对中央片的按压时,在比较用滑动接触轨的中央片与轨座之间形成的间隙间隔作为所述翘曲幅度的基准。即,与图4所示的滑动接触轨1同样地使用没有翘曲的比较用滑动接触轨,把该轨铆接固定在轨座上时,在比较用滑动接触轨与轨座之间形成的间隙作为基准来决定滑动接触轨的翘曲幅度。只要把具有这种翘曲幅度的滑动接触轨以中央片被按压成平板状地铆接固定在轨座上,则就能即使在该按压被解除后,在中央片与轨座之间也不形成间隙。例如可以把滑动接触轨的翘曲幅度设定成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刚体列车线,其具备与集电靴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轨和固定有该滑动接触轨的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接触轨包括:中央片和从中央片的两侧弯曲延伸的侧片,所述轨座具有嵌入并铆接固定所述侧片的安装槽,所述中央片的宽度W1 与侧片的宽度W2的比率W1/W2是3.0以上,该中央片实质上在宽度方向上整个面与轨座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11-24 338648/051.一种复合刚体列车线,其具备与集电靴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轨和固定有该滑动接触轨的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接触轨包括中央片和从中央片的两侧弯曲延伸的侧片,所述轨座具有嵌入并铆接固定所述侧片的安装槽,所述中央片的宽度W1与侧片的宽度W2的比率W1/W2是3.0以上,该中央片实质上在宽度方向上整个面与轨座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刚体列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比率W1/W2是5.0以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刚体列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接触轨的厚度是5.0mm以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刚体列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座由铝或铝合金构成,所述滑动接触轨由不锈钢构成。5.一种复合刚体列车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准备滑动接触轨的第一准备工序、准备轨座的第二准备工序、把滑动接触轨固定在轨座上的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山裕之奥刚司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