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振云专利>正文

车用能量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494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车用能量回收装置,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的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摩擦片,该摩擦片的下方置有离合器的摩擦盘,离合器的活塞置于摩擦片的上方,摩擦盘及摩擦盘的传动轴上设有油路驱动活塞;摩擦盘的传动轴内油路活动连接有进液管,活塞的上、下分别被密封垫圈、垫片、弹簧、夹片夹持在进液管上;进液管接驱动油缸的油压管,离合器的摩擦盘的传动轴带动齿轮加速箱的输入轴,齿轮加速箱的输出轴带动电机。其优点是:它可实现车辆减速时浪费的能量的回收利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能量的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频繁减速和制动,在减速或制动过程中,能量主要是转化为车辆制动器摩擦片的摩擦热能散失了。全球有数以亿计的车辆,每年车辆在减速过程中从制动器摩擦片上所散失的能量是巨大的,将该部分能量加以回收利用是一个尚未开发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用能量回收装置,它可以大量回收车辆减速过程中所散失的能量,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是车用能量回收装置,由主动轮、从动轮、摩摩擦片、离合器、进液管、驱动油缸、齿轮加速箱、电机组成,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的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摩擦片,该摩擦片的下方置有离合器的摩擦盘,离合器的活塞置于摩擦片的上方,摩擦盘及摩擦盘的传动轴上设有油路驱动活塞;摩擦盘的传动轴内油路中活动连接有进液管,活塞的上、下分别被密封垫圈、垫片、弹簧、夹片夹持在进液管上;进液管接驱动油缸的油压管,离合器的摩擦盘的传动轴带动齿轮加速箱的输入轴,齿轮加速箱的输出轴带动电机。所述主动轮、从动轮为二个相啮合的锥齿轮。所述主动轮、从动轮均为齿轮,主动轮链条带动从动轮转动。所述驱动油缸采用汽车制动系统的制动主缸。所述驱动油缸的活塞固定连接在汽车制动系统的推杆上。所述进液管与摩擦盘的传动轴之间装有轴承。本技术的突出效果是当用力踏下制动系统的制动踏板时,制动系统的推杆会推动驱动油缸的活塞向前运动,此时离合器活塞在液压的作用下伸出,将摩擦片与摩擦盘压在一起,从而带动摩擦盘的传动轴转动,摩擦盘带动齿轮加速箱工作,齿轮加速箱带动电机发电。电机发的电能接充电器,给电池充电,从而做到车辆减速时,部分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实现车辆减速时浪费的能量的回收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离合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3,车用能量回收装置,由主动轮2、从动轮3、摩摩擦片4、离合器5、进液管6、驱动油缸7、齿轮加速箱8、电机9组成,在车辆的汽车后桥半轴1上装有主动轮2,主动轮2带动附动轮3转动,附动轮3的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摩擦片4,该摩擦片4的下方置有离合器5的摩擦盘51,离合器5的活塞52置于摩擦片4的上方,摩擦盘51及摩擦盘的传动轴511上设有油路53驱动活塞52;摩擦盘的传动轴511内油路53中活动连接有进液管6,活塞63的上、下分别被密封垫圈62、垫片61、弹簧64、夹片65夹持在进液管6上;进液管6接驱动油缸7的油压管71,离合器5的摩擦盘的传动轴51带动齿轮加速箱8的输入轴81,齿轮加速箱8的输出轴82带动电机9。主动轮2、附动轮3为二个相啮合的锥齿轮。驱动油缸7的活塞72固定连接在汽车制动系统10的推杆101上。进液管6与摩擦盘51的传动轴511之间装有轴承11。在摩擦盘51的传动轴511上固定齿轮12,齿轮加速箱8的输入轴上固定与齿轮12相啮合的齿轮13,传动轴511通过齿轮带动齿轮加速箱8工作。工作原理当用力踏下汽车制动系统10的制动踏板102时,制动系统10的推杆101会推动驱动油缸7的活塞向前运动,此时离合器5的活塞52在液压的作用下伸出,将摩擦片4与摩擦盘54压在一起,从而带动摩擦盘51的传动轴511转动,摩擦盘51带动齿轮加速箱8工作,齿轮加速箱8带动电机9发电。电机9发的电能接充电器,给电池充电,从而做到车辆减速时,部分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实现车辆减速时浪费的能量的回收利用。进液管6上固定有垫片61、密封垫圈62、活塞63,活塞63的上、下分别被密封垫圈62、垫片61、弹簧64、夹片65夹持着,这样当传动轴511转动时,进液管6保持不动,但驱动油缸7中的油仍可通过油路53驱动活塞52压紧、松开。汽车的制动系统10是通过驾驶员踩制动踏板102,引起推杆101推动制动主缸活塞,通过制动主缸油压传动使汽车减速或车轮停止转动,本技术固定在汽车后桥半轴外套管上,它体积并不是很大,在汽车减速或制动时,除了制动系统正常工作外,只是在汽车后桥半轴上增加了一个阻力,该阻力即是要求汽车后桥半轴1带动主动轮引发本技术进行工作而发电,将所发的电能通过充电的方法储存起来。由于汽车在减速或制动时,汽车后桥半轴的转速都不是很大,所以本技术采用了齿轮加速箱8来加速主动轮1产生的初始转动,从而实现让发电机9发电,该发电机9可以采用小型发电机。实施例2,见图4,驱动油缸7采用汽车制动系统10的制动主缸7。其余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只需要将进液管6通过导管接在汽车制动系统10的制动主缸的油管71上,这样即可使本技术工作。实施例3,见图5,驱动油缸7采用汽车制动系统10的制动主缸7,主动轮2、附动轮3均为齿轮,主动轮2链条带动附动轮3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用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主动轮(2)、从动轮(3)、摩摩擦片(4)、离合器(5)、进液管(6)、驱动油缸(7)、齿轮加速箱(8)、电机(9)组成,主动轮(2)带动从动轮(3)转动,从动轮(3)的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摩擦片(4),该摩擦片(4)的下方置有离合器5的摩擦盘(51),离合器(5)的活塞(52)置于摩擦片(4)的上方,摩擦盘(51)及摩擦盘的传动轴(511)上设有油路(53)驱动活塞(52);摩擦盘的传动轴(511)内油路(53)中活动连接有进液管(6),活塞(63)的上、下分别被密封垫圈(62)、垫片(61)、弹簧(64)、夹片(65)夹持在进液管(6)上;进液管(6)接驱动油缸(7)的油压管(71),离合器(5)的摩擦盘的传动轴(511)带动齿轮加速箱(8)的输入轴(81),齿轮加速箱(8)的输出轴(82)带动电机(9)。

【技术特征摘要】
1.车用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主动轮(2)、从动轮(3)、摩摩擦片(4)、离合器(5)、进液管(6)、驱动油缸(7)、齿轮加速箱(8)、电机(9)组成,主动轮(2)带动从动轮(3)转动,从动轮(3)的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摩擦片(4),该摩擦片(4)的下方置有离合器5的摩擦盘(51),离合器(5)的活塞(52)置于摩擦片(4)的上方,摩擦盘(51)及摩擦盘的传动轴(511)上设有油路(53)驱动活塞(52);摩擦盘的传动轴(511)内油路(53)中活动连接有进液管(6),活塞(63)的上、下分别被密封垫圈(62)、垫片(61)、弹簧(64)、夹片(65)夹持在进液管(6)上;进液管(6)接驱动油缸(7)的油压管(71),离合器(5)的摩擦盘的传动轴(511)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振云
申请(专利权)人:唐振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