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壳体,所述净化器壳体连接有净化器接口,所述净化器接口上设置有凸槽,净化器壳体连接有净化器接口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净化器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缓冲室,净化器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均连接到缓冲室出气端侧的进气管上,进气管内设置有选择挡板,所述选择挡板可活动的设置于缓冲室出气端侧的进气管内壁上,选择挡板的自由端位于第一过滤器进气口的下沿,所述选择挡板上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进气管内壁。采用该尾气净化装置,能够将汽车排气管道内的废气进行有效处理,以避免污染环境。(*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
本技术属于汽车环保
,涉及一种净化设备,尤其是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采用该尾气净化装置,能够将汽车排气管道内的废气进行有效处理,以避免污染环境。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倍受青睐的交通工具,然而随着汽车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给大气环境带来的危害也日益清晰起来;而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城市主要的空气污染源,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处理好汽车尾气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刻不容缓的问题;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尾气污染环境的问题,提供设计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以净化汽车尾气,保护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给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壳体,所述净化器壳体连接有净化器接口,所述净化器接口上设置有凸槽,净化器壳体连接有净化器接口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净化器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缓冲室,所述净化器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均连接到缓冲室出气端侧的进气管上,进气管内设置有选择挡板,所述选择挡板可活动的设置于缓冲室出气端侧的进气管内壁上,选择挡板的自由端位于第一过滤器进气口的下沿,所述选择挡板上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进气管内壁。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过滤器内设置有中轴,中轴通过轴承座固定,轴承座设置于净化器壳体上,中轴上设置有滤片安装筒,所述滤片安装筒上设置有网状滤片,网状滤片上设置有催化剂或者活性炭,所述第一过滤器内还设置有水槽,水槽内置有碱性溶液;尾气气流吹动网状滤片,使得网状滤片能够绕中轴转动,尾气被网状滤片上的催化剂所催化,或者被活性炭所吸附,网状滤片绕中轴转动时,会浸入水槽内的碱性溶液中,碱性溶液会将网状滤片上残留的催化后的物质、或者活性炭所吸附的物质进一步吸收处理,从而将汽车尾气变为环保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水槽上方设置有挡水板;通过在水槽的上方设置挡水板,能够避免水槽内的溶液溢出。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过滤器内设置有筛网,筛网内填装催化剂;第二过滤器内设置筛网,并在筛网内填装催化剂,使得经过第二过滤器的尾气被催化剂所催化或者吸收,转变为环保气体经排气管排出。 作为优选,所筛网倾斜的设置在第二过滤器内;筛网倾斜的设置在第二过滤器内,能够增加尾气与筛网的接触面积,提高对尾气的处理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净化器壳体上设置有悬挂钩;使得净化器壳体能够方便的悬挂在汽车上,不仅方便而且能够有效固定净化器,以避免其产生晃动。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室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气孔;通过隔板能够进一步缓冲尾气的流动速度,提高缓冲效果。 作为另一优选,所述筛网为弧形筛网;弧形筛网能够增加尾气与筛网的接触面积,提高对尾气的处理效果。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净化器接口上设置的凸槽,与汽车消声器的消声器接口内的凹槽配合,以将本尾气净化器与汽车消声器连接; 进气管上设置缓冲室能够缓冲尾气气流,降低尾气流动速度,以使尾气被充分催化吸收; 通过设置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能够使得两个过滤器同时对尾气进行处理,当尾气气流过大时,将冲开选择挡板,部分尾气进入第二过滤器,被第二过滤器所吸收处理,当尾气气流较小时,选择挡板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回位,尾气全部进入第一过滤器,经第一过滤器进行处理吸收,以实现对尾气的充分催化吸收; 此外,本技术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消声器,2-消声器接口,3-尾气出气管,4-凹槽,5-净化器接口,6_凸槽,7-壳体,8-轴承座,9-悬挂钩,10-排气管,11-进气管,12-缓冲室,13-隔板,14-通气孔,15-第一过滤器,16-第二过滤器,17-选择挡板,18-弹簧,19-筛网,20-水槽,21-挡水板,22-滤片安装筒,23-网状滤片,24-中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壳体7,所述净化器壳体7连接有净化器接口 5,所述净化器接口 5上设置有凸槽6,净化器壳体7连接有净化器接口 5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11,净化器壳体7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管10,所述进气管11上设置有缓冲室12,所述净化器壳体7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器15和第二过滤器16,所述第一过滤器15和第二过滤器16均连接到缓冲室12出气端侧的进气管11上,进气管11内设置有选择挡板17,所述选择挡板17可活动的设置于缓冲室12出气端侧的进气管11内壁上,选择挡板17的自由端位于第一过滤器15进气口的下沿,所述选择挡板17上设置有弹簧18,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于进气管11内壁。 通过净化器接口 5上设置的凸槽6,与汽车消声器I的消声器接口 2内的凹槽4配合,以将本尾气净化器与汽车消声器连接; 净化器的进气管11与消声器I内的尾气出气管3连接; 进气管11上设置缓冲室12能够缓冲尾气气流,降低尾气流动速度,以使尾气被充分催化吸收; 通过设置第一过滤器15和第二过滤器16,能够使得两个过滤器同时对尾气进行处理,当尾气气流过大时,将冲开选择挡板17,部分尾气进入第二过滤器16,被第二过滤器16所吸收处理,当尾气气流较小时,选择挡板17在弹簧18弹力的作用下回位,尾气全部进入第一过滤器15,经第一过滤器15进行处理吸收,以实现对尾气的充分催化吸收。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器15内设置有中轴24,中轴24通过轴承座8固定,轴承座8设置于净化器壳体7上,中轴24上设置有滤片安装筒22,所述滤片安装筒22上设置有网状滤片23,网状滤片23上设置有催化剂或者活性炭,所述第一过滤器15内还设置有水槽20,水槽20内置有碱性溶液;尾气气流吹动网状滤片23,使得网状滤片23能够绕中轴24转动,尾气被网状滤片23上的催化剂所催化,或者被活性炭所吸附,网状滤片23绕中轴24转动时,会浸入水槽20内的碱性溶液中,碱性溶液会将网状滤片23上残留的催化后的物质、或者活性炭所吸附的物质进一步吸收处理,从而将汽车尾气变为环保气体通过排气管10排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槽20上方设置有挡水板21 ;通过在水槽20的上方设置挡水板21,能够避免水槽20内的溶液溢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器16内设置有筛网19,筛网19内填装催化剂;第二过滤器16内设置筛网19,并在筛网19内填装催化剂,使得经过第二过滤器16的尾气被催化剂所催化或者吸收,转变为环保气体经排气管排出。 本实施例中,所筛网19倾斜的设置在第二过滤器16内;筛网19倾斜的设置在第二过滤器16内,能够增加尾气与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壳体,所述净化器壳体连接有净化器接口,所述净化器接口上设置有凸槽,净化器壳体连接有净化器接口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净化器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缓冲室,所述净化器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均连接到缓冲室出气端侧的进气管上,进气管内设置有选择挡板,所述选择挡板可活动的设置于缓冲室出气端侧的进气管内壁上,选择挡板的自由端位于第一过滤器进气口的下沿,所述选择挡板上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进气管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壳体,所述净化器壳体连接有净化器接口,所述净化器接口上设置有凸槽,净化器壳体连接有净化器接口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净化器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缓冲室,所述净化器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均连接到缓冲室出气端侧的进气管上,进气管内设置有选择挡板,所述选择挡板可活动的设置于缓冲室出气端侧的进气管内壁上,选择挡板的自由端位于第一过滤器进气口的下沿,所述选择挡板上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进气管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内设置有中轴,中轴通过轴承座固定,轴承座设置于净化器壳体上,中轴上设置有滤片安装筒,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张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