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汽车由驱动向制动减速过渡瞬间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1855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由驱动向制动减速过渡瞬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整车控制器为载体,通过包括整车控制器、电机及其控制器、电池及其管理单元、离合器及其控制器等组成的控制系统来实现控制的;在制动过程中,离合器分离后首先由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电机驱动,当电机驱动扭矩上升到预定的最大值之后,让电机逐渐降低驱动扭矩,并由驱动扭矩平滑过渡到发电制动扭矩直至达到所需的制动扭矩要求,从而使整车平稳减速。实现混合动力车辆由发动机驱动向电机发电回收制动转换瞬间能够平滑地变化扭矩,从而达到良好的整车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由驱动向制动减速过渡瞬间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具有并联混合动力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中。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开发低排放、低油耗的新型汽车成为当今汽车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避免了纯电动汽车在蓄电池技术和能源基础设施上的不足,是当前问题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已成为当今国际汽车研究开发的热点。利用电机发电回收制动能量是混合动力汽车节能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在车辆由发动机驱动行驶工况向电机发电回收制动能量工况转换瞬间,会出现很大的驱动/制动力变化,使车内乘员的身体前后晃动,降低了整车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由驱动向制动减速过渡瞬间的控制方法,使车辆由发动机的驱动力向电机发电回收制动力的转换瞬间能够平滑地变化,从而达到良好的整车乘坐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由驱动向制动减速过渡瞬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方法是以整车控制器为载体,通过包括整车控制器、电机及其控制器、电池及其管理单元、离合器及其控制器等组成的控制系统来实现控制的;在制动过程中,整车控制器首先指令离合器控制器分离离合器,然后通过电机控制器使电机驱动,当达到所要求的电机驱动扭矩后,再让电机逐渐降低驱动扭矩,并由驱动扭矩转变成制动(发电)扭矩,直至平滑地达到需求的制动扭矩,从而使整车平稳减速。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实现了使车辆由发动机驱动向电机发电回收制动的转换瞬间能够平滑地变化,从而达到良好的整车乘坐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2种典型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结构示意图;1-发动机、2-离合器、3-电机、4-变速器、5-主减速器、6-车轮、7-动力电池图2是发动机驱动行驶工况向电机发电回收制动能量工况转换瞬间的扭矩变化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发动机驱动行驶工况向电机发电回收制动能量工况转换瞬间的扭矩变化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1a、1b是2种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由发动机1、离合器2、电机3、变速器4、主减速器5、车轮6、动力电池7组成;图1a中的电机3与变速器4和主减速器5相连,位于主减速器5和变速器4之间;图1b中的电机3与变速器4和离合器2相连,位于离合器2与变速器之间。如图2所示,发动机驱动行驶工况向电机发电回收制动能量工况转换瞬间的扭矩变化的现有技术的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并联混合动力系统构成的混合动力汽车中,为提高制动能量的回收,在车辆行驶期间当加速踏板关闭时,离合器迅速分离,电机发电回收减速能量,由此产生图2所示瞬间很大的扭矩变化,使乘员产生不舒适感。如图3所示,驾驶员在时刻①开始松开加速踏板,于时刻②加速踏板被完全关闭,同时整车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让离合器开始分离、电机驱动扭矩开始上升,在时刻③离合器完全分离、电机驱动扭矩上升到最大,最大值约等于保持车辆等速行驶所需扭矩,由整车控制器根据车辆行驶阻力和相关参数计算得出。其后电机驱动扭矩开始逐渐下降,直至平滑过渡到预定的电机制动(发电)扭矩要求,从而使整车平稳减速。电机扭矩降低速率按约1秒的时间达到预定的制动扭矩计算得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由驱动向制动减速过渡瞬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方法是以整车控制器为载体,通过包括整车控制器、电机及其控制器、电池及其管理单元、离合器及其控制器等组成的控制系统来实现控制的;在制动过程中,离合器分离后首先由整车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电机驱动,当电机驱动扭矩上升到预定的最大值之后,让电机逐渐降低驱动扭矩,并由驱动扭矩平滑过渡到发电制动扭矩直至达到所需的制动扭矩要求,从而使整车平稳减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由驱动向制动减速过渡瞬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方法是以整车控制器为载体,通过包括整车控制器、电机及其控制器、电池及其管理单元、离合器及其控制器等组成的控制系统来实现控制的;在制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强陈树星于永坤朱彦文江国华市川耕司吉見秀和松下昌弘龍見哲治伊藤伸一大屋勝則荒川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