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开关、管路系统和空调机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21534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压力开关,包括管段和压力开关本体,管段与压力开关本体相连通,压力开关本体具有感压膜片,管段设有缓冲部,缓冲部用于缓冲管段中流体介质对感压膜片的冲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力开关,通过在管段设置缓冲部,缓冲流通在管段中的流体介质对压力开关的感压膜片的冲击,减少或避免感压膜片的永久性变形,提高压力开关的可靠性,延长压力开关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具有上述压力开关的管路系统和空调机组,由于压力开关的可靠性得到提高,管路系统和空调机组的可靠稳定运行也因此获得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开关、管路系统和空调机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力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压力开关、管路系统和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流体介质在管路中流通(例如,制冷剂在空调管路系统中流通),为控制流体介质在管路中的压力,管路往往设有压力开关。现有压力开关一般都是直接焊接在管路中,压力开关的感压膜片与流体介质直接接触,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压力缓冲机构,当管路中的流体介质压力突然升高或者降低时,流体介质所产生的压力变化,会对感压膜片产生较大冲击,致使感压膜片产生微小的永久性变形。当此类变形逐渐积累,感压膜片的动作值发生变化,会导致压力开关产生误动作,或者,在应当动作时,压力开关不动作,进而影响管路和机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压力开关,用于提高管路中压力开关可靠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管路系统和空调机组,用于保障管路系统和空调机组的可靠稳定运行。 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开关,包括管段和压力开关本体,所述管段与所述压力开关本体相连通,所述压力开关本体具有感压膜片,所述管段设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用于缓冲所述管段中流体介质对所述感压膜片的冲击。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部包括节流芯,所述节流芯具有通孔,流体介质穿过所述通孔流向所述压力开关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管段内的压力呈反比。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与所述感压膜片的厚度呈正比。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节流芯的中心部位。 进一步地,所述节流芯位于所述管段内部,所述管段的内壁上设有定位部,所述节流芯与所述定位部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为缩口,所述节流芯的两端与所述缩口抵接;或者,所述定位部为凸台,所述节流芯的两端与所述凸台抵接;或者,所述节流芯的外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定位部为缩口或凸台,所述缩口或凸台嵌入所述凹槽中。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管段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节流芯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节流芯螺接于所述管段中。 进一步地,所述节流芯与所述管段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节流芯与所述管段的管口的距离为10至15mm。 进一步地,所述节流芯与所述感压膜片的距离为70mm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节流芯的材料为耐腐蚀的金属材料,用于防止被流通在所述管段中的流体介质腐蚀。 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管路系统,包括管路,在所述管路上设有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开关。 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包括冷凝器和节流装置,所述冷凝器与节流装置通过制冷剂管路连接,在所述制冷剂管路上设有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开关。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开关,通过在管段设置缓冲部,缓冲流通在管段中的流体介质对压力开关的感压膜片的冲击,减少或避免感压膜片的永久性变形,提高压力开关的可靠性,延长压力开关的使用寿命。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压力开关的管路系统和空调机组,由于压力开关的可靠性得到提高,管路系统和空调机组的可靠稳定运行也因此获得保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专利技术压力开关的剖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压力开关的立体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节流芯的立体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管段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管段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管段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管段,2、压力开关本体,3、节流芯,4、通孔,5、管口,6、感压膜片,7、缩口,8、凸台,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开关包括管段1,在管段I的一端设有压力开关本体2,压力开关本体2与管段I相连通,压力开关本体2具有感压膜片6,在管段I的另一端设有缓冲部,该缓冲部用于缓冲管段I中流体介质对感压膜片6的冲击,减少或避免感压膜片6的永久性变形,进而提高压力开关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3所示,缓冲部包括节流芯3,节流芯3具有通孔4,流体介质穿过通孔4流向压力开关本体2。通过节流芯3的节流缓冲作用,流体介质对感压膜片6的冲击受到抑制。 优选地,通孔4的横截面积与管段I内的压力呈反比,通孔4的横截面积与感压膜片6的厚度呈正比,即当管段I内的压力越大,通孔4的横截面积越小;当感压膜片6的厚度越厚,通孔4的横截面积越大。如此设计,可使节流芯3获得较佳的节流缓冲效果,同时不影响压力开关的灵敏度。 优选地,通孔4的数量为多个,例如2、3或4个,且这些通孔4均设置在节流芯3的中心部位。这样设计即便部分通孔4因故堵塞后,流体介质也能顺畅流过通过节流芯3,并流向压力开关本体2,保证压力开关正常工作。 优选地,节流芯3位于管段I内部,管段I的内壁上设有定位部,节流芯3与定位部相抵接。以下给出几种具体定位固定方式: 第一种方式,如图4所示,定位部为缩口 7,节流芯3的两端与缩口 7抵接。具体地,先将节流芯3放置在管段I中,然后在管段I上制作缩口 7,缩口 7限制节流芯3在管段I内活动。 第二种方式,如图5所示,定位部为凸台8,节流芯3的两端与凸台8抵接。具体地,先将节流芯3放置在管段I中,然后沿管段I内径方向,向内冲压出凸起状结构,即在管段I的内壁上形成凸台8,凸台8限制节流芯3在管段I内活动。在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凸台8呈点状凸起结构,当然根据需要,凸台8的形状,不限于点状凸起,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三角形,四边形、椭圆形等形状。 第三种方式,如图6所示,节流芯3的外壁上设有凹槽9,定位部为缩口 7或凸台8,缩口 7或凸台8嵌入凹槽9中。具体地,先将节流芯3放置在管段I中,然后在管段I上制作缩口 7或凸台8,缩口 7或凸台8恰好嵌入凹槽9中,其中,缩口 7或凸台8与凹槽9的形状相适应,如此便可限制节流芯3在管段I内活动。 第四种方式,在管段I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节流芯3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节流芯3螺接于管段I中。 以上4种固定定位方式,结构简单,稳定可靠,进而压力开关的组装得到简化。 优选地,节流芯3与管段I还可以一体成型,省去节流芯3与管段I的装配工序,保证节流芯3与管段I连接的可靠性。 优选地,节流芯3与管段I的管口 5的距离为10至15mm,一方面,距离管口 5较近,便于节流芯3安装,也便于节流芯3检验;另一方面,留出压力开关的管口 5与管路的焊接空间,延缓焊接产生的热量使管段I热胀,避免节流芯3与管段I的固定定位产生松动。 优选地,节流芯3与感压膜片6的距离为70mm以上,一方面,可延缓压力开关与管路焊接热量的传递速度,保证压力开关本体2的安全;另一方面,留出空间包扎湿布,湿布用于冷却管段1,可进一步延缓焊接热量的传递速度。 优选地,节流芯3的材料为耐腐蚀的金属材料,例如节流芯3采用铜合金材料制成,耐腐蚀金属材料可保证节流芯3的硬度和强度,同时防止被流通在管段I中的流体介质腐蚀。 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开关,通过在管段I设置缓冲部,具体地,在缓冲部包括节流芯3,节流芯3起到节流缓冲的作用,缓冲流通在管段I中的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开关,包括管段(1)和压力开关本体(2),所述管段(1)与所述压力开关本体(2)相连通,所述压力开关本体(2)具有感压膜片(6),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段(1)设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用于缓冲所述管段(1)中流体介质对所述感压膜片(6)的冲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开关,包括管段(I)和压力开关本体(2),所述管段(I)与所述压力开关本体(2 )相连通,所述压力开关本体(2 )具有感压膜片(6 ),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段(I)设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用于缓冲所述管段(I)中流体介质对所述感压膜片(6)的冲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包括节流芯(3),所述节流芯(3 )具有通孔(4 ),流体介质穿过所述通孔(4 )流向所述压力开关本体(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管段(O内的压力呈反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的横截面积与所述感压膜片(6)的厚度呈正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通孔(4)设置在所述节流芯(3)的中心部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芯(3)位于所述管段(I)内部,所述管段(I)的内壁上设有定位部,所述节流芯(3)与所述定位部相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缩口(7),所述节流芯(3)的两端与所述缩口(7)抵接; 或者,所述定位部为凸台(8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辰龙吕锦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