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PEEK管内壁上化学镀银制备管内固相微萃取涂层的技术。
技术介绍
固相微萃取出现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因其成本低廉、富集能力强、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以及便于现场分析和仪器联用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药物及生化等样品中痕量组分的富集分析。固相微萃取材料根据其形式分为固相微萃取纤维和管内固相微萃取管两大类,固相微萃取纤维常与气相色谱联用,虽然可以实现高灵敏检测,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离线操作存在较大的人为误差,解吸过程不好掌控,还会因为每次脱附不彻底,造成记忆效应,干扰检测,并且难以满足热不稳定性和难挥发性目标分析物的检测。固相微萃取纤维与液相色谱联用可以分析热不稳定性和难挥发性目标分析物,但需要价格昂贵的专用接口,且难以实现在线联用。管内固相微萃取易与液相色谱联用实现在线富集分析,克服了上述缺点,使得样品的萃取、解吸、进样实现自动化,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实验误差,提高了分析重现性。管内固相微萃取常用内壁修饰萃取涂层的石英毛细管,因石英毛细管机械强度差导致其使用寿命短,萃取过程和洗脱过程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内固相微萃取用镀银PEEK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适当长度和内径的PEEK管,依次用稀盐酸、水、甲醇冲洗以除去内表面的杂质,注入化学镀银反应溶液,镀银反应溶液由银氨溶液与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合而成,反应完毕,依次用水、甲醇冲洗,氮气吹干后,加热老化,重复化学镀银过程以获得合适厚度的银镀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内固相微萃取用镀银PEEK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适当长度和内径的PEEK管,依次用稀盐酸、水、甲醇冲洗以除去内表面的杂质,注入化学镀银反应溶液,镀银反应溶液由银氨溶液与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合而成,反应完毕,依次用水、甲醇冲洗,氮气吹干后,加热老化,重复化学镀银过程以获得合适厚度的银镀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EEK管的长度为20-60厘米,内径为0.1-0.5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敏,冯娟娟,罗川南,步亚南,王俊凯,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