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装配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安装板和安装棒;安装棒的直径小于所述轴承的内径,安装棒的长度为所述轴承的高度的m倍,其中,m为整数,且m≥1;安装板上设置有m个安装槽,安装槽的形状与所述轴承套的形状相匹配;安装时,将m个轴承全部套接在m个安装棒上,依次拿取m个所述轴承套与m个轴承进行装配,每装好一对就将装配有轴承的轴承套放置在安装板上的其中一个安装槽中,当安装板上的m个安装槽中全部放满装配有轴承的轴承套时,安装棒上的m个所述轴承全部装配完成。其确保了不会漏装轴承,避免了因轴承漏装而产生的设备故障等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装配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轴承装配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空调器的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轴承装配动作。轴承装配,指的是轴承与轴套的装配,目前,主要采用人工进行装配。传统的人工装配过程中,由于一般的轴承体积较小,而装配数量较多,经常会出现漏装轴承的情况。众所周知,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所以漏装轴承对设备来说是致命的,很容易因此而造成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在轴承装配过程中,防止漏装轴承的轴承装配装置及方法。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而提供的轴承装配装置,用于将轴承安装在轴承套中,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安装板和安装棒;所述安装棒的直径小于所述轴承的内径,所述安装棒的长度为所述轴承的高度的m倍,其中,m为整数,且m≥1;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m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形状与所述轴承套的形状相匹配;安装时,将m个所述轴承全部套接在所述安装棒上,依次拿取m个所述轴承套与m个所述轴承进行装配,每装好一对就将装配有轴承的轴承套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槽中,当所述安装板上的m个所述安装槽中全部放满所述装配有轴承的轴承套时,所述安装棒上的m个所述轴承全部装配完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棒的一端设置有握持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呈柱状,所述握持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轴承的内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m个所述安装槽均匀分布在所述安装板上。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轴承装配方法,用于将轴承安装在轴承套中,包括以下步骤:S100,设置安装棒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棒的直径小于所述轴承的内径,所述安装棒的长度为所述轴承的高度的m倍,其中,m为整数,且m≥1;所述安装板上设置m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形状与所述轴承套的形状相匹配;S200,将m个所述轴承全部套接在所述安装棒上,依次拿取m个所述轴承套与m个所述轴承进行装配,每装好一对就将装配有轴承的轴承套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槽中;S300,在所述安装板上的m个所述安装槽中全部放满所述装配有轴承的轴承套时,判断所述安装棒上的m个所述轴承是否全部装配完成,若判断为是,则结束装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300后,还包括以下步骤:S400,若判断为否,所述安装棒上还剩余n个所述轴承未安装,其中n为整数且n<m,则进一步检查所述安装板上的m个所述安装槽中放置的所述装配有轴承的轴承套,直至检查出n个漏装所述轴承的所述轴承套,对所述n个漏装所述轴承的所述轴承套重新进行装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轴承装配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相互配合使用的安装板和安装棒,使安装棒上所容纳的轴承的数量和安装板上所容纳的轴承套的数量相等,且均为m。装配时,将m个轴承全部套接在安装棒上,依次拿取m个轴承套与m个轴承进行装配,每装好一对就将装配有轴承的轴承套放置在安装板上的其中一个安装槽中,安装板上设置有m个安装槽,用于容纳m个轴承套。这样,当安装棒上穿套的m个轴承全部与轴承套装配完成后,安装板上的安装槽也全部放满。万一在安装板上的安装槽全部放满后,安装棒上还有剩余的未装配的轴承,则说明存在漏装,可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补正。这样,确保了不会漏装轴承,做到了防呆,避免了因轴承漏装而产生的设备故障等不良影响。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轴承装配装置及方法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轴承装配装置及方法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轴承装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轴承装配装置的另一使用状态图;图3为图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轴承装配装置中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轴承装配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轴承100,轴承套200,安装棒300,安装板400,握持部500,安装槽410。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轴承装配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轴承装配装置,用于将轴承100安装在轴承套200中,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安装板400和安装棒300,所述安装棒300的直径小于所述轴承100的内径,所述安装棒300的长度为所述轴承100的高度的m倍,其中,m为整数,且m≥1,即安装棒300上最多容纳m个轴承100,将m个轴承100穿在安装棒300上后,整个安装棒300已经穿满,不能再穿更多的轴承100。所述安装板400上设置有m个安装槽410,所述安装槽410的形状与所述轴承套200的形状相匹配,这样,可以防止将轴承100嵌套在轴承套200的内部装配成一对后,放置在安装板400上时轴承套200从安装板400上滚落。装配时,将m个轴承100全部套接在安装棒300上,依次拿取m个轴承套200与m个轴承100进行装配,每装好一对就将装配有轴承100的轴承套200放置在安装板400上的其中一个安装槽410中,当安装板400上的m个安装槽410中全部放满装配有轴承100的轴承套200时,对应安装棒300上的m个轴承100也全部装配完成。需要说明的是,轴承装配时,将轴承嵌套在轴承套的内部,轴承与轴承套为一一对应关系。由于安装棒上所容纳的轴承的数量和安装板上所容纳的轴承套的数量相等,所以,如果每个轴承套内部均确实安装有一个轴承,当安装棒上的所有轴承均安装完成后,安装板上的安装槽也刚好被放满。本专利技术的轴承装配装置,通过设置相互配合使用的安装板和安装棒,使安装棒上所容纳的轴承的数量和安装板上所容纳的轴承套的数量相等,这样,当安装棒上穿套的轴承全部与轴承套装配完成后,安装板上的安装槽也全部放满。万一在安装板上的安装槽全部放满后,安装棒上还有剩余的未装配的轴承,则说明存在漏装,可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补正。这样,确保了不会漏装轴承,做到了防呆,避免了因轴承漏装而产生的设备故障等不良影响,降低了生产成本。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棒300的一端设置有握持部500,方便使用。握持部可以为一把手或其他任意一种方便人手把持的部件。优选地,所述握持部500呈柱状,所述握持部500的直径大于所述轴承100的内径。握持部在方便人手把持的同时,还应方便将轴承穿套在安装棒上,握持部呈柱状,一方面方便人手把持,另一方面,便于制造加工。而且,其直径大于所述轴承的内径,这样在穿套轴承时,避免了将轴承穿套在握持部端,而影响装配的准确性。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m个所述安装槽410均匀分布在所述安装板400上,这样一方面方便操作者取放轴承套,也便于在发现漏装后,进行排查,提升安装板的利用效率。相应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轴承装配方法,用于将轴承安装在轴承套中,包括以下步骤:S100,设置安装棒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棒的直径小于所述轴承的内径,所述安装棒的长度为所述轴承的高度的m倍,其中,m为整数,且m≥1;所述安装板上设置m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形状与所述轴承套的形状相匹配。安装棒上最多容纳m个轴承,将m个轴承穿在安装棒上后,整个安装棒已经穿满,不能再穿更多的轴承。安装槽可以防止将轴承嵌套在轴承套的内部装配成一对后,放置在安装板上时轴承套从安装板上滚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装配装置,用于将轴承安装在轴承套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安装板和安装棒;所述安装棒的直径小于所述轴承的内径,所述安装棒的长度为所述轴承的高度的m倍,其中,m为整数,且m≥1;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m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形状与所述轴承套的形状相匹配;安装时,将m个所述轴承全部套接在所述安装棒上,依次拿取m个所述轴承套与m个所述轴承进行装配,每装好一对就将装配有轴承的轴承套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槽中,当所述安装板上的m个所述安装槽中全部放满所述装配有轴承的轴承套时,所述安装棒上的m个所述轴承全部装配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装配方法,用于将轴承安装在轴承套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设置安装棒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棒的直径小于所述轴承的内径,所述安装棒的长度为所述轴承的高度的m倍,其中,m为整数,且m≥1;所述安装板上设置m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形状与所述轴承套的形状相匹配;S200,将m个所述轴承全部套接在所述安装棒上,依次拿取m个所述轴承套与m个所述轴承进行装配,每装好一对就将装配有轴承的轴承套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槽中;S300,在所述安装板上的m个所述安装槽中全部放满所述装配有轴承的轴承套时,判断所述安装棒上的m个所述轴承是否全部装配完成,若判断为是,则结束装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辉,王大波,吕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