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阳专利>正文

一种可自动卸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88666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可自动卸料的方法,可以完成料箱内物料的卸料,从而实现了对本车内的粉状、颗粒状或粉状与颗粒状混合的物料向其它设备的自动卸料,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将物料先卸下来然后转运,减少了中间的卸料转运环节,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除了实现本矿车内的物料自动卸料外,相邻矿车内的物料也能完成从一个矿车自动卸至到下一个矿车内,能实现多辆矿车的物料接力连续输送和自动卸料,从而形成自动卸料矿车组,特别对于场所狭小、转场不方便的多辆矿车作业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适用于场地狭小的地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状和/或颗粒状混合物料的运输机械,具体是指。
技术介绍
在粉状、颗粒状或其混合物料的运输卸料过程中,目前使用的卸料方式有翻转式卸料、侧卸式卸料、箱底卸料、一端举升式卸料、或将物料装在一定的容器内或包装袋内,将容器或包装袋从车箱内搬出实现卸料。其中,翻转式卸料即通常说的翻斗车,目前的箱柜式双桥运输车基本上都采用翻转式卸料方式,卸料时,利用液压机构将车厢从前端往后翻转一定的倾角即可实现卸料;侧卸式卸料主要是将料箱侧面打开,以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将料卸下;箱底卸料时利用物料自身的重力作用,采用在车体下方设置容器或者物料存放体的方式,将车厢运输到指定位置后,将箱底的卸料口打开,利用物料自身的重力下落并装入容器中,主要应用于固定卸料地点的情况,比如化工厂等原料的运输;袋装或容器装卸的方式适用于常规的存放、转运,例如袋装水泥、粮食等的运输。 以上几种输送卸料方式,当所运送的物料需进一步的作业时,不能实现自动将所运输的物料直接、连续地输送到作业设备中,需要增加中间环节,即先将物料卸至施工场地,再通过人工或设备将物料输送到施工设备中,这样增加了施工的中间环节,增加了施工成本和施工难度,占用了施工场地,不利于实现连续作业,当作业空间狭小时不利于施工组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目前的矿车在狭小场地中定点卸料及输送的难题,可减少中间转运的环节、自动卸料,达到简化施工组织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矿车的行走底盘上安装有料箱,料箱整体呈长方体,其上部开口或者部分开口,开口处于水平位置,其底部沿其行驶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使得料箱的深度在行走底盘的移动方向上呈连续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即料箱的开口到底部的距离在沿行走底盘的轴线方向呈逐渐增加或减少的趋势;(B)通过在料箱底部安装的螺旋输送器,可以将料箱底部的物料向高处输送并从螺旋输送器的顶部排出;(C)在料箱的一端安装有圆筒,物料经过圆筒后延伸出料箱,并从圆筒的出料口排出; 其中,所述料箱整体呈长方体,其底部沿行走底盘的运动方向倾斜,在深度小的料箱一端设置有圆筒,圆筒内部与料箱连通,在所述料箱的底部安装有螺旋输送器,螺旋输送器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料箱的侧壁和圆筒的端面上,在圆筒的末端设置有出料口。 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步骤(A)中,每辆矿车包括行走底盘,行走底盘为目前常用的运输类车辆的底盘,可以是轨道式运输车,也可以是轮胎式运输车;行走底盘上安装有料箱,料箱整体呈长方体,其上部开口或者部分开口,开口处于水平位置,其底部沿其行驶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使得料箱的深度在行走底盘的移动方向上呈连续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即料箱的开口到底部的距离在沿行走底盘的轴线方向呈逐渐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在所述步骤(B)、(C)中,通过在料箱底部安装的螺旋输送器,可以将料箱底部的物料向高处输送并从螺旋输送器的顶部排出,在料箱的一端安装有圆筒,物料经过圆筒后延伸出料箱,并从圆筒的出料口排出,如此,就可以完成料箱内物料的卸料,从而实现了对本车内的粉状、颗粒状或粉状与颗粒状混合的物料向其它设备输送和自动卸料,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将物料先卸下来然后转运,减少了中间的卸料转运环节,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能实现多辆运输车的物料接力连续输送和自动卸料,对于场所狭小、转场不方便的作业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适用于场地狭小的地方。 所述螺旋输送器通过减速器与电机连接。具体地讲,螺旋输送器由电机提供动力,电机的输出端经过减速器调速后传递给螺旋输送器的主轴,用于将料箱内的物料传输至出料口。 在所述料箱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料箱内部连通的进料斗,进料斗的水平高度低于出料口的水平高度,在料箱内侧安装有将料箱与进料斗分隔的挡板。进一步讲,为了实现相邻两个矿车之间的物料传递,在料箱上与出料口相对的一端设置进料斗,进料斗的水平高度低于出料口的高度,两个相邻的矿车配对工作时,一个矿车的进料斗位于另一个矿车的出料口下方,如此,在多个矿车需要卸料的时候,可以实现接力连续输料和卸料,而不用倒车、换车式的间歇卸料,在进料斗位置的料箱内安装有挡板,挡板的上方悬挂在料箱上,也可以通过铰链连接等方式安装在料箱内侧,其尺寸大于进料斗与料箱之间的开口,当物料从进料斗进入的时候,在物料的冲击力和重力作用下,挡板能够自动打开,使得物料进入到料箱内,当料箱内的物料高于进料口时,物料将限制挡板的开度,避免物料从进料斗漏出。 所述进料斗位于螺旋输送器正上方。进一步讲,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通过将进料斗设置在螺旋输送器正上方的结构形式,可以使得输入的物料可以直接落到螺旋输送器上直接传输,提高传输效率,避免螺旋输送器空转。 所述料箱底部向下凹陷形成U形槽,所述螺旋输送器位于该U形槽内。进一步讲,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料箱内物料的移动,料箱的底部采用U形槽的设计结构,用于安装水平螺旋输送器,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不断向U形槽内移动,并在水平螺旋输送器的推动下输出,如此,可以避免料箱内的物料存在死角,保证物料全部输出。 所述行走底盘为轨道式底盘,在其两端设置有缓冲碰头。当采用行走底盘的时候,在行走底盘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缓冲碰头,用于缓冲两个相邻矿车之间的碰撞。 其工作方式为:一组通过三环链联接的矿车组达到需要作业的场所时,处于矿车组右端的矿车先通电,在电机的动力作用下,通过减速器减速后带动螺旋输送器工作,将要卸出的颗粒状、粉状或其混合物通过出料口卸至下工序作业设备上,当第一辆矿车内的物料快卸完时,启动第二辆矿车卸料,第二辆矿车的出料口对准第一辆矿车的进料斗,在物料重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将挡板打开,物料自动进入第一辆矿车的料箱内,这样依次进行,第三辆、第四辆等矿车组就能实现连续自动卸料至需要进一步作业的设备中,当矿车组在行走时,料箱内的挡板因受箱内的物料压力而密封住仓口,物料不会撒落,因此在卸料、装料过程不需要人为开、闭。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可以完成料箱内物料的卸料,从而实现了对本车内的粉状、颗粒状或粉状与颗粒状混合的物料向其它设备的自动卸料,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将物料先卸下来然后转运,减少了中间的卸料转运环节,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2本专利技术,除了实现本矿车内的物料自动卸料外,相邻矿车内的物料也能完成从一个矿车自动卸至到下一个矿车内,能实现多辆矿车的物料接力连续输送和自动卸料,从而形成自动卸料矿车组,特别对于场所狭小、转场不方便的多辆矿车作业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适用于场地狭小的地方。 【附图说明】 图1为矿车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矿车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行走底盘,2-料箱,3-圆筒,4-螺旋输送器,5-出料口,6-减速器,7-电机,8-进料斗,9-缓冲碰头,10-三环链,11-支架,12-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 如图1至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A)在矿车的行走底盘I上安装有料箱2,料箱2整体呈长方体,其上部开口或者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动卸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 在矿车的行走底盘(1)上安装有料箱(2),料箱(2)整体呈长方体,其上部开口或者部分开口,开口处于水平位置,其底部沿其行驶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使得料箱(2)的深度在行走底盘(1)的移动方向上呈连续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即料箱(2)的开口到底部的距离在沿行走底盘(1)的轴线方向呈逐渐增加或减少的趋势; (B) 通过在料箱(2)底部安装的螺旋输送器(4),可以将料箱(2)底部的物料向高处输送并从螺旋输送器(1)的顶部排出;(C)在料箱(2)的一端安装有圆筒(3),物料经过圆筒(3)后延伸出料箱(2),并从圆筒(3)的出料口排出;其中,所述料箱(2)整体呈长方体,其底部沿行走底盘(1)的运动方向倾斜,在深度小的料箱(2)一端设置有圆筒(3),圆筒(3)内部与料箱(2)连通,在所述料箱(2)的底部安装有螺旋输送器(4),螺旋输送器(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料箱(2)的侧壁和圆筒(3)的端面上,在圆筒(3)的末端设置有出料口(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卸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矿车的行走底盘(1)上安装有料箱(2),料箱(2)整体呈长方体,其上部开口或者部分开口,开口处于水平位置,其底部沿其行驶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使得料箱(2)的深度在行走底盘(1)的移动方向上呈连续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即料箱(2)的开口到底部的距离在沿行走底盘(1)的轴线方向呈逐渐增加或减少的趋势; (B)通过在料箱(2)底部安装的螺旋输送器(4 ),可以将料箱(2 )底部的物料向高处输送并从螺旋输送器(1)的顶部排出; (C)在料箱(2)的一端安装有圆筒(3),物料经过圆筒(3)后延伸出料箱(2),并从圆筒(3)的出料口排出; 其中,所述料箱(2)整体呈长方体,其底部沿行走底盘(1)的运动方向倾斜,在深度小的料箱(2 ) 一端设置有圆筒(3 ),圆筒(3 )内部与料箱(2 )连通,在所述料箱(2 )的底部安装有螺旋输送器(4),螺旋输送器(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料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阳
申请(专利权)人:何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