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7272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0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体压缩机,在运转时气缸所产生的振动即使直接传达至壳体,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壳体所发生的振动(制振)。压缩机构部(4)的收纳于壳体(2)内的后侧块(25)的外周面压入至壳体内周面而固定,所述壳体(2)的外周面一体地形成有加强筋(10a、10b),所述加强筋(10a、10b)从各安装脚(9a、9b)延伸至压缩机构部(4)的后侧块(25)压入至壳体(2)内周面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于空调装置(例如搭载于车辆等中的空调装置)的气体压缩机。
技术介绍
例如,汽车等的车辆中设有调节车厢内温度的空调装置。这样的空调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冷却介质)循环的回路(loop)状的制冷剂循环(refrigerantcycle)系统,该制冷循环系统依次设置有蒸发器、气体压缩机、凝缩器、膨胀阀。所述空调装置的气体压缩机,将在蒸发器中所蒸发的气体状制冷剂(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并向凝缩器送出。作为这种气体压缩机,以往已知的有:叶轮(rotor)可旋转自如地轴支撑于具有大致椭圆状内周面的气缸内的叶片旋转式气体压缩机,其中,该叶轮的前端部滑动接触于该气缸的内周面,并具有伸缩(伸出与收纳)自如地设置的多枚叶片(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叶片旋转式气体压缩机具有压缩机构部(压缩机本体),该压缩机构部具有:叶轮,其能够与旋转轴一体旋转;气缸,其具有从外侧包围叶轮外周面的轮廓形状的内周面;多枚叶片,其由叶轮的外周面向气缸的内周面伸出自如;两个侧块(sideblock),其分别封住叶轮及气缸的两端,并将旋转轴的两侧可旋转地支撑着。该压缩机构部,通过相邻的两枚叶片伴随着叶轮的旋转,减少形成于叶轮外周面与气缸内周面之间的压缩室的容积,从而压缩导入至压缩室内的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并将经压缩成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向外部排出。该压缩机构部收纳于一端开口的壳体内,该壳体的一端侧的开口部由前端盖部(fronthead)封住。详细而言,压缩机构部的一端侧(与前端盖部相反侧)的侧块的外周面嵌合(压入)至壳体的内周面,该压缩机构部的另一端侧(前端盖部的一侧)的侧块的外侧面通过螺栓固定于该前端盖部内。(先前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955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所述叶片旋转式气体压缩机运转过程中,由于通过旋转轴(叶轮)的旋转在压缩室中压缩制冷剂气体时所生成的压缩反力等的激振力(excitingforce)周期性地传至气缸上,因此气缸会发生周期性的振动。因此,由于压缩机构部的一侧的侧块嵌合(压入)于壳体的内周面,因此发生于气缸上的振动通过该侧块直接传至壳体上,该壳体发生振动。因此,存在如下不良状况:当作为旋转驱动旋转轴(叶轮)的驱动源的车辆引擎设置在该气体压缩机附近时,将形成于该壳体的外周的安装脚利用螺栓等固定至安装有引擎的引擎支架上,因此壳体的振动借由该安装脚进而传递至引擎支架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如上课题而创造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转时气缸所发生的振动即使直接传达至壳体,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壳体的振动(制振)的气体压缩机。(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为:一种气体压缩机具有壳体、前端盖部、压缩机构部、固定部,所述壳体大致呈一端侧开口而另一端侧封闭的筒状;所述前端盖部安装成封住所述壳体的开口端面;所述压缩机构部的一端侧固定于所述前端盖部内,并且除所述一端侧以外的其他部分收纳于所述壳体内,伴随借助于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而旋转的旋转轴的旋转,将经压缩的高压的介质排出至外部;所述固定部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开口端面侧的外周面,并固定在外部的结构部件上;所述压缩机构部的收纳于所述壳体内的另一端侧的外周面以压入至所述壳体内周面方式固定。其中,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一体地形成有加强筋,该加强筋从所述固定部至少延伸至所述压缩机构部的另一端侧压入至所述壳体的内周面的位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为:所述旋转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保持于所述压缩机构部的中央部,所述固定部以向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分别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外周面的径向的对置位置上,所述加强筋分别从各固定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延伸而形成。(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压缩机中,由于壳体的外周面一体形成有加强筋,且该加强筋从固定部至少延伸至压缩机构部的另一端侧压入至壳体的内周面所达到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壳体的外周面的各固定部与压缩机构部的另一端侧之间的刚性。从而,由于加强筋,能够直接抑制气体压缩机运转时来自于压缩机构部的振动的传递,因此压缩机构部的振动即使直接传达至壳体上,也能够有效地抑制壳体的振动(制振)。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体压缩机(叶片旋转式气体压缩机)的外观的图。图2为该气体压缩机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显示该气体压缩机的壳体侧的剖面形状的图。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压缩机(气体压缩机);2壳体;3前端盖部;4压缩机构部;5电磁离合器;9a、9b安装脚(固定部);10a、10b加强筋;20旋转轴;21叶轮;22气缸;23叶片;24前侧块;25后侧块;28油分离部;29压缩室;C后侧块压入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依照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图1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体压缩机(叶片旋转式气体压缩机)的外观的图;图2为该压缩机的立体分解图。(压缩机1的整体构成)图示的压缩机1,例如,其作为利用制冷剂的汽化热进行冷却的空气调和系统(下称,空调系统)的一部分构成,并且与作为该空调系统的其他的构成部件的凝缩器、膨胀阀、蒸发器等(均未图示)一同设置于制冷剂循环路径上。此外,作为这种空调系统,例如可以举出对车辆(汽车等)的车室内温度进行调节的空调装置。压缩机1对由空调系统的蒸发器导入的气体状制冷剂(即,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并将该经压缩的制冷剂气体提供给空调系统的凝缩器。凝缩器对经压缩的制冷剂气体进行液化,并在高压下将液状制冷剂送出至膨胀阀。并且,在高压下为液状的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被低压化,并被送出至蒸发器。低压的液状制冷剂在蒸发器中从周围空气吸热而气化,通过与这种汽化热的热交换,将蒸发器周围的空气冷却。如图1及图2所示,压缩机1包括:大致为圆筒状的金属制的壳体2,其一端侧(图1、图2的左侧)为开口而另一端侧封闭;金属制的前端盖部(fronthead)3,其用于封住该壳体2的一端侧的开口;压缩机构部4,其收纳于壳体2内;电磁离合器(magneticclutch)5,其用于将来自于驱动源的车辆(汽车)的引擎(未图示)的驱动力传递给压缩机构部4。前端盖部3,其形成为封住壳体2的开口端面的盖状,通过多个螺栓6固定于壳体2的一端侧的开口端部周围。前端盖部3具有用于由空调系统的蒸发器(未图示)吸入低压的制冷剂气体的吸入口7;壳体2具有用于向空调系统的凝缩器(未图示)排出在压缩机构部4中经压缩成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的排出口8。在壳体2的开口端部附近的外周面的径向的对置位置上形成有安装脚9a、9b,其用于将壳体2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有车辆引擎的引擎支架(未图示)上。此外,如图1及图3所示,安装脚9a、9b与壳体2的外周面之间,一体形成有加强筋(rib)10a、10b。作为本专利技术特征所在的加强筋10a、10b在后详述。另外,图3是显示压缩机1的壳体2侧的剖面形状的图。如图4所示,压缩机构部4包括:大致为圆柱状的叶轮(rotor)21,其与旋转轴20一体旋转;气缸22,其具有将叶轮21从其外周面21a的外侧包围的大致呈椭圆状的内周面22a;五枚板状的叶片23,其从叶轮21的外周面21a向气缸22的内周面22a伸出自如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气体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压缩机,具有壳体、前端盖部、压缩机构部、固定部,所述壳体大致呈一端侧开口而另一端侧封闭的筒状;所述前端盖部安装成封住所述壳体的开口端面;所述压缩机构部的一端侧固定于所述前端盖部内,并且除所述一端侧以外的其他部分收纳于所述壳体内,伴随借助于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而旋转的旋转轴的旋转,将经压缩的高压的介质排出至外部;所述固定部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开口端面侧的外周面,并固定在外部的结构部件上;所述压缩机构部的收纳于所述壳体内的另一端侧的外周面以压入至所述壳体内周面的方式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一体地形成有加强筋,该加强筋从所述固定部至少延伸至所述压缩机构部的另一端侧压入至所述壳体内周面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8.27 JP 2013-1754421.一种气体压缩机,具有壳体、前端盖部、压缩机构部、固定部,所述壳体大致呈一端侧开口而另一端侧封闭的筒状;所述前端盖部安装成封住所述壳体的开口端面;所述压缩机构部的一端侧固定于所述前端盖部内,并且除所述一端侧以外的其他部分收纳于所述壳体内,伴随借助于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而旋转的旋转轴的旋转,将经压缩的高压的介质排出至外部;所述固定部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开口端面侧的外周面,并固定在外部的结构部件上;所述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桥泰央田尻政义佐藤敬太
申请(专利权)人:卡森尼可关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