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华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治理河道底泥修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7225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9 14:00
一种污水治理河道底泥修复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污水治理河道底泥修复材料,主要包括:由煤粉和/或燕麦杆和/或杉木和/或椴木等物质制成的基材材料,附着于基材载体上的复合菌群,其中复合菌群主要包括:酵母菌和/或乳酸菌和/或光合成细菌和/或线状菌和/或曲菌,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溶液,聚丙烯酰胺的浓度控制在1~2mg/l,投加量与载体体积比在0.8∶1~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属于污水治理领域。
技术介绍
在河道、湖泊、水库等大型水体的水质净化过程中,对被污染的底泥的处理是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清淤,即采用截流、挖底泥的方式,这种方法虽可以去除底泥污染物,但工程量大、需人员多、费用高,挖出的底泥还会形成二次污染,而且这种方法用于水质治理时,水体也只能维持一定时间的清洁,随着污染物的进入,新的污染又会沉淀下来形成底泥。在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中,有采用砂石作滤床,利用砂石颗粒之间的空隙截流一些大颗粒的有机悬浮物质,但是颗粒较小的有机悬浮物质很难去除,那些水溶性的有机物质就根本无法去除;而且砂石滤床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必须进行反冲洗,其中截流的大颗粒悬浮物质又会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利用污水治理河道底泥修复材料,主要包括:由煤粉和/或燕麦杆和/或杉木和/或椴木等物质制成的基材材料,附着于基材载体上的复合菌群,其中复合菌群主要包括:酵母菌和/或乳酸菌和/或光合成细菌和/或线状菌和/或曲菌,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溶液,聚丙烯酰胺的浓度控制在I?2mg/l,投加量与载体体积比在0.8:1?1:1。 修复工艺具体如下:①先把基材粉碎到一定粒径大小的颗粒,煤粉颗粒为1-50目和/或燕麦杆为宽度小于2_的薄片和/或杉木和/或椴木成2_以下粒径的颗粒,混合后进行活化处理,形成具有多孔的基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为微生物的着床提供更多的吸附表面;②把经活化处理过的基材均匀地投加到河道中,其投加量为底泥覆盖程度达到申Icm以上,当基材完全沉淀于河床上以后,向水中均匀地投加菌种,根据水体污染状况,菌液投加量控制在10mg/l浓度,然后进行充氧曝气,5-6天后,有大量的微生物在这些载体上生长繁殖,最后加入絮凝剂,或者把已经有复合菌群着床的载体基材投入河底Icm以上厚,进行充氧曝气2?3天,再加入絮凝剂,逐步在河道底泥上形成一层Icm以上的无机化固定层。 当载体基材与微生物一起或分批投加到水中时,首先与水体接触,在不断沉降过程中使水体得到生物降解,待微生物进一步扩散到河底时就不断附着于载体基材上大量繁殖生长,微生物不断深入底泥,并使其得到生物降解。利用微生物使污染底泥得到降解,根据微生物生存条件,微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的营养源,各营养源之间需保持一定比例(一般土壤微生物需C: N为50-80: I)。本专利技术的基材中煤粉、燕麦杆、杉木、椴木各自所含的碳氮比不同,根据水体污染情况采用不同比例混合可达到不同碳氮比的载体基材,制成的载体基材碳氮比在250: I以上。这样,生长于其上的微生物生存有足够的碳源但缺少氮源,微生物处于氮饥饿状态时,附着在基材上的微生物便大量吞噬水中与底泥中的氮和其他营养物质以合成自身,这样,底泥中的氮源和其他有机质不断被消耗而使底泥无机化。同时对水体进行曝气让微生物与表层底泥在好氧条件下充分反应,使之无机化,微生物逐步深入底泥深处,使深层底泥也得到分解并无机化,当固定层达Icm以上时,即可把上层水体与底泥有效隔离开来,微生物继续不断地深入底泥,使氮源不断降解,水中的难以处理的磷酸根离子、各种重金属离子以及各种大分子难分解的有机物均被无机层覆盖而不能释放到水中,在实际应用中可分批投加基材和微生物,经多次投加修复材料使得底泥无机化程度增加,无机化层越来越厚,这样,在河道底泥之上已形成了一层无机化的固定层,内源污染得到了完全控制。 本专利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在河流、湖泊、水库等大型水体治理过程中用底泥无机化的方法使水体与底泥隔离后,在水体治理过程中对水体进行充氧曝气而引起的水体流动都不会使底泥掀起而影响水质,解决了底泥污染源对上层水体水质的影响的问题,同时也省去了清淤的繁重劳动,节省资金,无二次污染,是解决底泥污染的高效、洁净的新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情况再进一步提供实例:例:取泥水量之和为0.lm3,其中底泥厚约0.15m,取近底泥处泥水混合物,沉淀后取上清液测定=CODcr为38.3mg/l,氨氮含量(NH3-N)为10.5mg/l,B0D5为14.7ppm。载体基材采用30?50目的煤粉和宽度小于2mm的燕麦杆,以质量比8:2的比例混合,并在经活化处理后,投加的量达到Icm以上的厚度,1-2小时后投加适量的菌液,投入后水体内菌液浓度在10mg/l左右,经一个星期的充氧曝气后(曝气量1.3升空气/分钟),微生物已有大量着床,加入lmg/1的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使基材成型,投加量与基材体积相同。同样取泥水交接面的水进行测定:此时水体CODcr已降至13.6mg/l,氨氮(NH3-N)降至0.4mg/l, BOD5降至4.2mg/l,水质从原来的劣于V类水提高到III类水。二个月以后,CODcr保持在1mg/I左右,氨氮(NH3-N)在0.3mg/l左右,更重要的是底泥泥层有明显的下降,从原来的15cm降至12-10cm,底泥的减少量在3?5cm,表层底泥已呈明显的无机化状态,表层以下约Icm厚的底泥呈现灰白色,表层的底泥形成了质密的整体,阻止了覆盖于其下的底泥污染物向水中的扩散,在不断充氧条件下,严重淤积的底泥经无机化后可使其厚度下降1/3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治理河道底泥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修复的方法为: ①基材由煤粉和/或燕麦杆和/或杉木和/或椴木制成,采用30~50目的煤粉和宽度 小于2mm的燕麦杆,以质量比8∶2的比例混合,或者采用10~30目的煤粉、2mm 以下粒径的杉木和椴木以质量比7∶2∶1的比例混合制成载体基材,先把基材粉碎到一定粒径大小的颗粒,煤粉颗粒为1‑50目和/或燕麦杆为宽度小 于2mm的薄片和/或杉木和/或椴木成2mm以下粒径的颗粒,混合后进行活化处理, 形成具有多孔的基材;②把经活化处理过的基材均匀地投加到河道中,其投加量为底泥覆盖程度达到 1cm以上,当基材完全沉淀于河床上以后,向水中均匀地投加菌种,然后进行充氧曝 气,5‑6天后,有大量的微生物在这些载体上生长繁殖,最后加入絮凝剂,或者把已 经有复合菌群着床的载体基材投入河底1cm以上厚,进行充氧曝气2‑3天,再加入絮 凝剂,在河道底泥上形成一层1cm以上的无机化固定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治理河道底泥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修复的方法为:①基材由煤粉和/或燕麦杆和/或杉木和/或锻木制成,米用30?50目的煤粉和宽度小于2mm的燕麦杆,以质量比8: 2的比例混合,或者采用10?30目的煤粉、2mm以下粒径的杉木和椴木以质量比7: 2:1的比例混合制成载体基材,先把基材粉碎到一定粒径大小的颗粒,煤粉颗粒为1-50目和/或燕麦杆为宽度小于2mm的薄片和/或杉木和/或椴木成2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华
申请(专利权)人:蒋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