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污水及河道水环境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86936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0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散户污水及河道水环境净化系统,属于水处理系统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净化系统包含:入水口,净化体,水体富集系统以及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水体富集系统相连,所述出水口与水体富集系统相连,所述净化体与水体富集系统相连;所述净化体的主体由下至上包含混凝土、沸石和秸秆混合物、种植土、以及植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集中收集污水在河道进行多次循环净化,2.净化的污水可二次运用比如可以浇灌农田等,3.在河道进行大规模多次污水净化可以解决大水量和洪峰后污水水位提高后过滤的问题,4.进行景观美化处理运用可吸收水中有害矿物质的植物来提高环境美观度,5.利用当地秸秆、砂石为主要基质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系统,特别是散户污水及河道水环境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本技术现有技术是张亮技术的农户污水分散式土地处理系统,此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1.只针对分散个体农户进行一次净化处理没有整体净化系统。2.无法二次循环利用。3.无法大规模集中净化相对比较局限。4.过于理性化缺乏美观性。5.没有利用到当地现有物质资源比如秸秆、沙土、石头等基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现有技术中的主要问题有:(1)解决了只针对个体农户进行处理,(2)可二次循化利用,(3)大规模河道整合是净化处理,(4)解决缺乏美观性,(5)利用当地物质资源作为基质解决造价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散户污水及河道水环境净化系统,所述散户污水及河道水环境净化系统包含:入水口,净化体,水体富集系统以及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水体富集系统相连,所述出水口与水体富集系统相连,所述净化体与水体富集系统相连;所述净化体的主体由下至上包含混凝土、沸石和秸秆混合物、种植土、以及植被。优选地,所述水体富集系统包含集水井。优选地,所述集水井的下部设置有秸秆包;所述集水井的上部为可打开式井盖。优选地,河道的两旁设置有阶梯式凹槽;所述阶梯式凹槽中设置有沸石。优选地,所述水体富集系统包含洪峰通水口。优选地,所述净化体为阶梯状,净化体主体从下至上由混凝土、沸石和秸秆混合物、种植土、以及植被构成;主体旁的第一阶梯设置有沸
石和秸秆混合物。优选地,所述散户污水及河道水环境净化系统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净化体以及三个或三个以上水体富集系统。优选地,所述散户污水及河道水环境净化系统下部设置有防腐铁质过滤网。与现有农村生活污水净化系统方案相比,本技术的农村污水河道净化系统的优势主要有:1.不止针对分散个体农户进行一次净化就为止而是集中收集在河道进行多次循环净化,2.使得到净化的污水可二次运用比如可以浇灌农田等,3.在河道进行大规模多次污水净化可以解决大水量和洪峰后污水水位提高后过滤的问题,4.进行景观美化处理运用可吸收水中有害矿物质的植物来提高河道及周边环境的美化,5.利用当地秸秆、砂石为主要基质节省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河道吸附过滤装置剖面图;图2为两排水道净化体断面图;图3为三排水道净化体断面图;图4为净化体桥洞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地面、2-入水口、3-集水井、4-可打开式井盖、5-出水口、6-河道、7-秸秆包、8-素土、9-混凝土、10-沸石和秸秆混合物、11-种植土、12-植被、13-混凝土盖、14-洪峰通水口、15-防腐铁质过滤网、16-水面、17-渗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净化体从下至上由素土8、混凝土9、沸石和秸秆混合物10、种植土11、以及植被12构成;所述净化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净化体连通的水体富集系统,所述水体富集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位于所述净化体的两侧的集水井3构成;一个集水井3的一侧与入水口2相连,另一侧与所述净化体相连;另一个集水井3的一侧与出水口5相连,另一侧与所述净化体相连;入水口2和出水口5海拔低于地面1;出水口5的出水端朝向河道6。所述集水井3的井盖为可开式井盖4。所述集水井3的下部设置有秸秆包7。所述河道6的两旁设置有阶梯式凹槽;所述阶梯式凹槽中设置有沸石。污水通过地下水道通过入水口2进入集水井3。通过植被12和底层的沸石和秸秆混合物10进行过滤吸附后进入另一个集水井3通过秸秆包7进行秸秆吸附后达到一定水位自行流入河道6中。在污水流入河道6的过程中通过阶梯式凹槽再次进行二次过滤,其中沸石为主要基质。污水最终进入河道6内。实施例2如图2所示,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为净化系统由两组所述净化体构成。每个所述净化体从下至上由混凝土9、沸石和秸秆混合物10、种植土11、以及植被12构成;其中混凝土9位于水面16以下。所述净化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净化体连通的水体富集系统,所述水体富集系统为洪峰通水口14。当水势突涨,大量洪水可以通过洪峰通水口14流入河道6。反之,小量水流可以通过入水口2流入河道6。实施例3如图3所示,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为净化系统由三组所述净化体构成,位于两边的所述净化体向中间所述净化体的方向倾斜。每个所述净化体从下至上由混凝土9、沸石和秸秆混合物10、种植土11、以及植被
12构成;其中混凝土9位于水面16以下。所述净化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净化体连通的水体富集系统,所述水体富集系统为洪峰通水口14;防腐铁质过滤网位于所述河堤的下部。当雨季河道洪峰时水位上升可由专门洪峰通水口通过,平时则由底层由铁网拦截沸石为基质的河道经过。当水势突涨,大量洪水可以通过洪峰通水口14流入河道6。反之,小量水流可以通过入水口2流入河道6。实施例3如图4所示,净化体还可以设置为阶梯状,净化体主体从下至上由混凝土9、沸石和秸秆混合物10、种植土11、以及植被12构成;主体旁的第一阶梯设置有沸石和秸秆混合物10;入水口2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阶梯的一侧并位于水面16以下。渗水口17位于净化体主体下部,离地高度不高于第一阶梯,以实现令第一阶梯内的过滤水渗入净化体主体进行二次过滤,以及实现令净化主体内的水通过渗水口17渗入河道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散户污水及河道水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户污水及河道水环境净化系统包含:入水口,净化体,水体富集系统以及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水体富集系统相连,所述出水口与水体富集系统相连,所述净化体与水体富集系统相连;所述净化体的主体由下至上包含混凝土、沸石和秸秆混合物、种植土、以及植被。

【技术特征摘要】
1.散户污水及河道水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户污水及河道水环境净化系统包含:入水口,净化体,水体富集系统以及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水体富集系统相连,所述出水口与水体富集系统相连,所述净化体与水体富集系统相连;所述净化体的主体由下至上包含混凝土、沸石和秸秆混合物、种植土、以及植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户污水及河道水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富集系统包含集水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户污水及河道水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的下部设置有秸秆包;所述集水井的上部为可打开式井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户污水及河道水环境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河道的两旁设置有阶梯式凹槽;所述阶梯式凹槽中设置有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舒畅潘一宁安泽宸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民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