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混合机下料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5796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4:00
一种新型混合机下料口,包括螺栓、圆铁板、尼龙板、硅胶皮、尼龙圈、外铁圈;圆铁板、尼龙板自上而下依次覆盖在外铁圈的顶部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外铁圈上,尼龙圈设置在外铁圈的内表面,硅胶皮设置在尼龙板和外铁圈顶部之间。由于设置了硅胶皮,使用时料浆与硅胶皮形成反弹共振,防止了料浆在下料口内的结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料口,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混合机下料口
技术介绍
现有的混合机下料口顶部为光滑表面的圆板,在料浆的混合过程中,由于料浆的流动性比较差,并且在重力的作用下料浆容易堆积在一起形成结块,造成料浆混合效果差,流动不畅,甚至形成结块堵塞,从而影响到下料的连续性,有时甚至需要停机,工人手动将结块铲除。因此,现有的混合机下料口存在掉块量多、生产不连续、效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结块、生产连续、效率高的混合机下料口。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混合机下料口,包括螺栓、圆铁板、尼龙板、硅胶皮、尼龙圈、外铁圈;圆铁板、尼龙板自上而下依次覆盖在外铁圈的顶部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外铁圈上,尼龙圈设置在外铁圈的内表面,硅胶皮设置在尼龙板和外铁圈顶部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尼龙板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共振腔。所述共振腔的横截面形状为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或半圆形或长方形或其他几何形状。进一步的,所述硅胶皮的厚度为1mm-5mm,优选2mm。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提高混合效果,防止料浆在下料口顶部和内部结块,所述尼龙板和尼龙圈的表面均经过抛光处理以减小阻力。本技术的混合机下料口通过在尼龙板和外铁圈之间设置硅胶皮,在料浆的混合过程中会形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避免了料浆在下料口内形成结块,使得料浆混合效果好、下料顺畅无结块,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混合下料口的外部结构图;图2是图1A-A向剖视图;图3是图2的I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混合机下料口,包括螺栓1、圆铁板2、尼龙板3、硅胶皮4、尼龙圈5、外铁圈6;圆铁板2、尼龙板3自上而下依次覆盖在外铁圈6的顶部并通过螺栓1固定在外铁圈6上,尼龙圈5设置在外铁圈6的内表面,硅胶皮4设置在尼龙板3和外铁圈6顶部之间。尼龙板3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共振腔,共振腔的横截面形状为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或半圆形或长方形或其他几何形状,在共振腔的下部设置有2mm厚的硅胶皮。为了更好的提高混合效果,防止料浆在下料口顶部和内部结块,尼龙板和尼龙圈的表面均经过抛光处理以减小阻力。混合工作时,当混合机内料浆进入下料口,光滑的尼龙板不容易让料浆结块,而喷涌的料浆充斥在下料口中,从图3可以看出,料浆与硅胶皮形成反弹共振,硅胶皮做如图3箭头方向的振动,恰好将料浆向下拍打,阻止了料浆在下料口内的结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混合机下料口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混合机下料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1)、圆铁板(2)、尼龙板(3)、硅胶皮(4)、尼龙圈(5)、外铁圈(6);圆铁板(2)、尼龙板(3)自上而下依次覆盖在外铁圈(6)的顶部并通过螺栓(1)固定在外铁圈(6)上,尼龙圈(5)设置在外铁圈(6)的内表面,硅胶皮(4)设置在尼龙板(3)和外铁圈(6)顶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混合机下料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1)、圆铁板(2)、尼龙板(3)、硅胶皮(4)、尼龙圈(5)、外铁圈(6);圆铁板(2)、尼龙板(3)自上而下依次覆盖在外铁圈(6)的顶部并通过螺栓(1)固定在外铁圈(6)上,尼龙圈(5)设置在外铁圈(6)的内表面,硅胶皮(4)设置在尼龙板(3)和外铁圈(6)顶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合机下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板(3)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共振腔。 
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峰周继明梁云飞彭中银刘伟向青昌徐衔刘晨王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北新建材有限公司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