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74436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6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下料口,安装在运焦皮带上方,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上筒体与下筒体均为两端开口设置,上筒体的下端开口与下筒体的上端开口连接,下筒体与运焦皮带之间形成夹角。该下料口使料从下料通道出口到运焦皮带,能够经过下料口倾斜底面的缓冲,相对平缓的落到运焦皮带上,有效避免了对运焦皮带造成很大冲击,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运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料口
技术介绍
目前,备煤车间的运焦皮带每三个月需更换一次,每年耗损四条皮带,经技术工程师分析原因,除自身长度较短、工作量大外,皮带下料口垂直下料,对运焦皮带造成很大冲击,是运焦皮带磨损严重、更换频繁的主要原因。因此,现在亟需一种对运焦皮带冲击小的下料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下料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料口垂直下料导致运焦皮带磨损严重、更换频繁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下料口,安装在运焦皮带上方,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与所述下筒体均为两端开口设置,所述上筒体的下端开口与所述下筒体的上端开口连接,所述下筒体与所述运焦皮带之间形成夹角。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筒体与所述运焦皮带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0°。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筒体为竖直设置,所述上筒体位于下料通道出口的正下方。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筒体的下端开口与所述下筒体的上端开口大小相适配。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筒体的下端开口与所述下筒体的上端开口均呈矩形。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下料口由垂直下料,改为40°角倾斜下料,这样一来,料从下料通道出口到运焦皮带经过下料口倾斜底面的缓冲,相对平缓的落到运焦皮带上,有效避免了对运焦皮带造成很大冲击。改造后,只需定期拆卸更换下料口的下筒体即可,运焦皮带使用周期由3r>个月增加至8个月,每条皮带价值23000元,按每年节约2条皮带计算,每年可节约40770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下料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运焦皮带;2-上筒体;3-下筒体;4-下料通道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下料口,安装在运焦皮带1上方,包括上筒体2和下筒体3,上筒体2与下筒体3均为两端开口设置,上筒体2的下端开口与下筒体3的上端开口连接,下筒体3与运焦皮带1之间形成夹角,下筒体3与运焦皮带1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0°,上筒体2为竖直设置,上筒体2位于下料通道出口4的正下方,上筒体2的下端开口与下筒体3的上端开口大小相适配,上筒体2的下端开口与下筒体3的上端开口均呈矩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料口,安装在运焦皮带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与所述下筒体均为两端开口设置,所述上筒体的下端开口与所述下筒体的上端开口连接,所述下筒体与所述运焦皮带之间形成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口,安装在运焦皮带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筒体和下筒
体,所述上筒体与所述下筒体均为两端开口设置,所述上筒体的下端开口与所
述下筒体的上端开口连接,所述下筒体与所述运焦皮带之间形成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体与所述运焦
皮带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0°。
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立东徐玉海张学庆韩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华奥焦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