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和后侧车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57897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和后侧车门。防污条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沿后侧车门的后轮缘边沿设置在车门内板上,第一本体的顶端具有导向部以使污物沿导向部被排出车外。由于第一本体的顶端具有导向部,因而当车门上部沿门缝线向下进入的雨水、砂石、泥水等污物进入侧围与车门内板的间隙内时,污物会在导向部的导向作用下被排出车外、不会堆积滞留在第一本体的顶端,从而避免了污物难以清理的问题,进而保证了车内环境质量、有效避免车身漆面脱落、有效避免钣金被腐蚀、降低了车辆的维修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防污条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工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和后侧车门
技术介绍
防污条主要用于填充车门与侧围之间的缝隙,以效防止外部飞溅沙石、泥水、污物等直接飞入车门与侧围之间的缝隙造成车身漆面脱落,从而引起钣金腐蚀等问题。同时,防污条也能起到初步降噪、隔离噪音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在汽车轮罩位置处设置的防污条的顶端仅进行简单的硫化处理,从而将断面堵死。在使用过程中,当车门上部沿门缝线向下进入的雨水、砂石、泥水等污物进入侧围与车门的间隙内时,污物会在防污条的顶端堆积,从而造成车内环境质量难以保证、污物难以清理、车身漆面易脱落、钣金易被腐蚀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和后侧车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污条顶端易堆积污物而导致车内环境质量难以保证、污物难以清理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沿后侧车门的后轮缘边沿设置在车门内板上,第一本体的顶端具有导向部以使污物沿导向部被排出车外。进一步地,导向部为第一本体的顶端的折弯段,折弯段具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的靠近车门内板内侧的一端高于导向斜面的靠近车门内板边缘侧的一端。进一步地,防污条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置在第一本体的顶端且朝向车门内板一侧设置。进一步地,连接部为卡扣,卡扣与车门内板卡接。进一步地,第一本体具有相间隔设置的:第一中空气囊,第一中空气囊沿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中空气囊,第二中空气囊沿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进一步地,第一中空气囊靠近侧围一侧设置,且第一中空气囊的朝向侧围的一侧具有可压缩变形的抵接外壁。进一步地,第一本体还具有密封凸沿,密封凸沿位于第二中空气囊的靠近车门内板的边缘的一侧,且密封凸沿与车门内板的边缘之间形成打胶空间。进一步地,防污条还包括第二本体,第二本体沿后侧车门的下裙板边缘设置在车门内板上,第二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一本体的末端连接。进一步地,第二本体具有:第三中空气囊,第三中空气囊沿第二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卡接凸沿,第一卡接凸沿位于第三中空气囊的第一侧,且第一卡接凸沿沿第二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卡接凸沿,第二卡接凸沿的横截面为T形,第二卡接凸沿位于第三中空气囊的第二侧,且第二卡接凸沿沿第二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后侧车门,包括车门内板和防污条,防污条设置在车门内板上,防污条是上述的防污条。本技术中的第一本体沿后侧车门的后轮缘边沿设置在车门内板上,第一本体的顶端具有导向部以使污物沿导向部被排出车外。由于第一本体的顶端具有导向部,因而当车门上部沿门缝线向下进入的雨水、砂石、泥水等污物进入侧围与车门内板的间隙内时,污物会在导向部的导向作用下被排出车外、不会堆积滞留在第一本体的顶端,从而避免了污物难以清理的问题,进而保证了车内环境质量、有效避免车身漆面脱落、有效避免钣金被腐蚀、降低了车辆的维修成本。同时,本技术中的防污条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防污条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车门与轮罩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图2中A-A向视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图2中B-B向视图;以及图5示意性示出了图2中C-C向视图。图中附图标记:10、第一本体;11、折弯段;11a、导向斜面;12、第一中空气囊;12a、抵接外壁;13、第二中空气囊;14、密封凸沿;14a、打胶空间;15、护板;20、车门内板;30、侧围;40、连接部;50、第二本体;51、第三中空气囊;52、第一卡接凸沿;53、第二卡接凸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作为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如图1至图5所示,防污条包括第一本体10,第一本体10沿后侧车门的后轮缘边沿设置在车门内板20上,第一本体10的顶端具有导向部以使污物沿导向部被排出车外。由于第一本体10的顶端具有导向部,因而当车门上部沿门缝线向下进入的雨水、砂石、泥水等污物进入侧围30与车门内板20的间隙内时,污物会在导向部的导向作用下被排出车外、不会堆积滞留在第一本体10的顶端,从而避免了污物难以清理的问题,进而保证了车内环境质量、有效避免车身漆面脱落、有效避免钣金被腐蚀、降低了车辆的维修成本。同时,本技术中的防污条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如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导向部为第一本体10的顶端的折弯段11,折弯段11具有导向斜面11a,导向斜面11a的靠近车门内板20内侧的一端高于导向斜面11a的靠近车门内板20边缘侧的一端。由于导向部为第一本体10的顶端的折弯段11,因而折弯段11更易与车门内板20靠近车窗位置处的结构相适应,从而有效增加了第一本体10的顶端处的承接面积。由于折弯段11具有导向斜面11a,且导向斜面11a的靠近车门内板20内侧的一端高于导向斜面11a的靠近车门内板20边缘侧的一端,因而当沿门缝线向下进入的雨水、砂石、泥水等污物落到导向斜面11a上时,污物会在导向斜面11a的作用下向侧围30一侧滑动,从而使污物更易被排出车外。本技术中的防污条还包括连接部40,连接部40设置在第一本体10的顶端且朝向车门内板20一侧设置。由于设置有连接部40,因而保证了防污条与车门内板2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如图1和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连接部40为卡扣,卡扣与车门内板20卡接。由于防污条通过卡扣与车门内板20卡接,因而保证了防污条与车门内板20之间的拆装可靠性,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防污条进行检修和更换。当然,防污条还可以与车门内板20粘接。优选地,卡扣为多个,多个卡扣沿第一本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一个未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40为滑轨,车门内板20具有与滑轨配合的滑槽。如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本体10还包括护板15,护板15设置在折弯段11处,且护板15与折弯段11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连接部40设置在护板15上,且朝向安装空间内侧。本技术中的第一本体10具有相间隔设置的第一中空气囊12和第二中空气囊13,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和后侧车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10),所述第一本体(10)沿后侧车门的后轮缘边沿设置在车门内板(20)上,所述第一本体(10)的顶端具有导向部以使污物沿所述导向部被排出车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10),所述第一本体(10)沿
后侧车门的后轮缘边沿设置在车门内板(20)上,所述第一本体(10)的顶端具有导向部
以使污物沿所述导向部被排出车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为所述第一本体(10)的顶端的
折弯段(11),所述折弯段(11)具有导向斜面(11a),所述导向斜面(11a)的靠近所述
车门内板(20)内侧的一端高于所述导向斜面(11a)的靠近所述车门内板(20)边缘侧
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条还包括连接部(40),所述连接
部(40)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10)的顶端且朝向所述车门内板(20)一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0)为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
车门内板(20)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0)具有相间隔设置的:
第一中空气囊(12),所述第一中空气囊(12)沿所述第一本体(10)的长度方向延
伸;
第二中空气囊(13),所述第二中空气囊(13)沿所述第一本体(10)的长度方向延
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空气囊(12)靠近侧围(30)一
侧设置,且所述第一中空气囊(12)的朝向所述侧围(30)的一侧具有可压缩变形的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瑞孙凤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