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延峰专利>正文

汽车遮阳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525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置式汽车遮阳棚,它由活动软棚或固定硬棚(A)和支柱(B)组成。当棚(A)为活动软棚时,它和支柱(B)可随时从车身(C)上拆下;当棚(A)为固定硬棚时,它和支柱(B)永久地装在车身(C)的顶上。使用时棚(A)由依附在车身(C)的支柱(B)支起,使棚(A)与车身(C)保持一散热空间,从而达到遮阳散热的目的。(*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遮阳棚本技术属于汽车防护、防晒用品,可用于车辆野外遮阳、防尘,尤其适合小型乘座车整车及大型车的驾驶室在户外停留时使用。当前,由于室内停车场数量有限,外出办事的汽车大都只能进入简易型露天车场或临时停放在路边。在夏天,由于太阳光的强烈照射,露天停放的汽车其室内温度很快上升并超过外界温度。为了避免太阳的直晒,人们在太阳伞的启发下,给汽车也装上了遮阳装置。如中国专利号为93224887,94209546,94218984,94239463均是利用上述原理公开了装在车顶上的软或硬质遮阳棚(伞),它们属较典型例子。其中,后三种有一个共同特点是:支撑棚的支柱(架)固定不动,这样即使棚(伞)能部分或全部收拢在车顶上,对车辆的行使还是有影响的。这种影响在车辆高速行驶时更甚。而第一种属于支柱(架)活动型,在使用完毕,棚和架均可拆下拿走,它不存在以上缺点,但是它的支柱(架)结构复杂,拆、装不方便,特别是当车身较高时操作更难。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特别是不影响汽车运动性能,又适合各型号车安装使用的遮阳棚。为了解决上述任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根据不同车型,在其顶上装上一块被多根支柱支撑的活动或固定遮阳棚。使用时,各支柱以车身为依托,共同将遮阳棚水平支起,使棚的底面与车顶保持一距离,以达到遮阳、通风散热的目的。-->上述所说的棚可以是一个可充气的扁长方体袋子,而支柱则可以是可充气的杆状气柱。各气柱的一端与袋子的一面紧蜜相连,且连接面上开有通孔,气柱的另一端固定有多个塑胶吸盘或内藏一个永磁铁,在袋子或任一气柱上装有可充、排气的气门。充气后,袋子成了被气柱支起的遮阳棚。当然,棚也可以是一块软质遮阳布,遮阳布的四角各装一个挂耳,而支柱则有软质可充气气柱和可拆除或可折叠在车身上的硬质支柱。气柱的一端与软质布的一面紧密相连,另一端固定多个塑胶吸盘或内装入一个永磁铁,各气柱间以气管沿布面连通,在任一气柱上装一个可充、排气的气门。而硬质支柱的一端带有一个挂勾,另一端临时或永久固定在车身的前、后保险杠上。使用时,遮阳布通过挂耳挂在硬质支柱的挂勾上,而气柱则被充气后形成托垫,顶住遮阳布及车顶,使棚布更加稳固。此外,棚也可以是扁长方体可充气袋子或软质遮阳布,而支撑棚的支柱可利用车身上原有的突出部位,和一些固定在棚上的气柱或装在车身上可拆除或可折叠的硬质支柱。最后,该遮阳棚还可以选用块状硬质材料,而支柱则使用金属或工程塑料。由于硬质材料做成的棚不便临时拆、装,所以,这种棚只能永久装在车顶上。其中一种是当棚不用时可折叠在车顶上的永久活动型;另一种是当棚不用时也不能折叠的永久固定型。以上几种方式均能使棚与车顶之间形成一个空气流动的通路,且均能挡住绝大部分直射阳光。所以,都能达到遮阳、降温的目的。尤其是前三种方式,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对原车不需改动或仅需极小改动即可,所以,容易被车主作为附属设施配备,因而易于推广;而后两种方式一般须在车辆出厂前安装(出厂后安装也可,但要对车辆做较大的改动),实施推广有一定难度。但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新型节能电动车的出现,它最-->终定能作为一种行业标准被厂家和消费者接受。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1-1-7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示意图,其中: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轴测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F-F剖视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G-G剖视图,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H-H剖视图,图1-6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仰放腑视图,图1-7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I-I剖视图;图2-1-2-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示意图,其中:图2-1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轴测图,图2-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2-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J-J剖视图,图2-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K-K剖视图,图2-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仰放腑视图;图3-1-3-2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示意图,其中:图3-1是本技术实施例3一种可能的轴测图,图3-2是本技术实施例3另一种可能的轴测图;图4-1-4-5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示意图,其中:图4-1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轴测图,图4-2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棚折叠在车顶示意图,图4-3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主视图,-->图4-4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L-L剖视图,图4-5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M-M剖视图;图5-1-5-5是本技术实施例5的示意图,其中:图5-1是本技术实施例5的轴测图,图5-2是本技术实施例5活动顶棚揭开时示意图,图5-3是本技术实施例5的主视图,图5-4是本技术实施例5的N-N剖视图,图5-5是本技术实施例5的O-O剖视图。实施例1:按图1-1,1-4所示结构,先用不透气的布或高强度薄膜按各型号车的顶做一个可充气的袋子[1](图中袋子[1]仅遮住车的中部,制作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大一些),袋子[1]被充气后可展成一顶扁长方体的遮阳棚[A]。袋子[1]充气后的厚度以60毫米为宜,在它的任一角装有一个能充、排气的气门[2],该气门[2]是一种多用途气门,即既可以通过它向袋子[1]充气,而袋子[1]的气也可以由它排出;同时,它还设置了一个溢气口,当袋子[1]内的气压过高时,气体会自动从该溢气口逸出。袋子[1]的内部按图1-5、1-7在两底固定一些“M”字型加强筋[3],以便使袋子[1]充气后不至于变形(胀肚)。同时,为了美观,可按图1-1,1-2在袋子[1]的四周加装一圈波浪形装饰裙边[4],而且制作时有意让袋子的上底面比下底面小一些,这样能使袋子[1]充气定型后其四周的水平视如图1-2为等腰梯形。按图1-1,1-2,1-7用与袋子[1]相同的材料做一些圆柱体可充气的气柱[5],气柱[5]的直径取60毫米为宜。各气柱[5]的长短按其在棚[A]的位置及车顶的形状决定,一般最短的取110毫米为好,这样能保证被支起的棚[A]的底距车顶最近处不小于110毫米,以利通-->风。将气柱[5]的一圆形端面按图1-4所示与袋子[1]的下底牢固粘合,同时,在粘合面上开一个通孔[6],这样各气柱[5]均与袋子[1]连通,充气时袋子[1]就成了各气柱[5]的气路。气柱[5]的另一端密封,且根据它与车身[E]的接触面的情况做成圆形或椭圆形,也就是,当接触面为平面时做成圆形,为斜面时做成椭圆形。然后,按图1-7在气柱[5]的这个端面外固定2-3个塑胶吸盘[7]或在端面内藏入一块永磁铁[8],即接触面为玻璃时只能用塑胶吸盘[7],若为平整的金属面,则可以任选塑胶吸盘[7]或永磁铁[8],否则应选永磁铁[8]。气柱[5]被充气后即成了支撑棚[A]的支柱[B]。另外,还可以在袋子[1]的四周固定一些带子(图中未画出),这样在使用中若有必要可通过带子拴住车身[E]的突出部位,使顶棚更加稳固。制作时应始终保证各粘合处有良好的气密性。使用时,先将袋子[1]按有气柱的一面朝下置于车顶上,然后通过气门[2]给袋子[1]和气柱[5]充气,当它们被充得充分胀起时即可停止充气,最后移动气柱[5],使袋子[1]遮住车顶,并使塑胶吸盘[7]或永磁铁[8]吸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遮阳棚,它包括一个顶棚[A]和多根以车身[E]为依托,将顶棚[A]支起的支柱[B],顶棚[A]被支柱[B]支起时与车身[E]的顶部保持一定的距离,其特征在于:顶棚[A]是可充气的扁长方体袋子[1],支柱[B]是一些可充气的气柱[5],支柱[5]的一端与袋子[1]的一外底面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遮阳棚,它包括一个顶棚[A]和多根以车身[E]为依托,将顶棚[A]支起的支柱[B],顶棚[A]被支柱[B]支起时与车身[E]的顶部保持一定的距离,其特征在于:顶棚[A]是可充气的扁长方体袋子[1],支柱[B]是一些可充气的气柱[5],支柱[5]的一端与袋子[1]的一外底面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棚,其特征在于:袋子[1]的任一角上装有可充、排气的气门[2],袋子[1]内部的两底面上固定有用来牵拉两底面的“M”字型加强筋[3],气柱[5]与袋子[1]的连接面上开有通气孔[6],气柱[5]的自由端的端面外装有塑胶吸盘[7]或在端面内装一永磁铁[8]。3.一种汽车遮阳棚,它包括一个顶棚[A]和多根以车身[E]为依托,将顶棚[A]支起的支柱[B],顶棚[A]被支柱[B]支起时与车身[E]的顶部保持一定的距离,其特征在于:顶棚[A]是一种软质遮阳布[9],遮阳布[9]的四角各有一个挂耳[16],支柱[B]是一种装在车身[E]的可拆除或可折叠在车身[E]的硬质支柱[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阳棚,其特征在于:遮阳布[9]中部的底面上还有一些可充气的气柱[10],气柱[10]的一端与遮阳布[9]相连,另一端装有塑胶吸盘[13]或永磁铁[14],各气柱[10]间有气管[11]连通,在任一气柱[10]上装有一个可充、排气的气门[12]。5.一种汽车遮阳棚,它包括一个顶棚[A]和多根以车身[E]为依托,将顶棚[A]支起的支柱[B],顶棚[A]被支柱[B]支起时与车身[E]的顶部保持一定的距离,其特征在于:顶棚[A]是一种可充气的扁长方体袋子[18]或是多层软质遮阳布[19],支柱[B]是车身[E]顶上的一些突起部位[20]和一些装在车身[E]上的可拆除或可折叠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延峰崔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崔延峰崔海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