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座油孔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298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3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轴承座油孔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和钻机,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水平的转盘,转盘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可作间歇式旋转,所述转盘的上方设有分别用于装夹钻头和丝锥的第一钻机和第二钻机,所述转盘上至少安装有一个可拆卸夹具,当可拆卸夹具旋转至两钻机下方时,转盘停止转动,钻机开始进给工作,直至钻机工作完毕退刀后转盘再次旋转;所述可拆卸夹具设有气动夹持机构,可拆卸夹具在卸料工位和上料工位停止旋转而进行卸料和上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在同一台设备上一次装夹工件后就能完成钻孔和螺纹攻丝,不需要重新装夹定位,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人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座油孔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轴承座加工机械,特别涉及一种轴承座油孔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轴承座油孔在轴承座的使用过程中能方便对轴承座进行添加润滑油,减少轴承座磨损,延长轴承座的使用寿命。轴承座上的油孔上设有内螺纹,以安装堵塞油孔的堵头,目前,市场上没有专门针对轴承座油孔进行加工的设备,传统加工轴承座油孔大多是通过两台钻床来对轴承座油孔进行加工,在一台钻床上钻孔,再在另一台钻床上用丝锥加工内螺纹,需要进行两次装夹,加工效率低,还要加工件在两台设备间流转。并且在加工过程中大多数是通过平口钳对轴承座进行固定,但是,因为平口钳对于轴承座固定不是很牢固,在油孔加工过程中轴承座容易晃动,影响轴承座的加工甚至导致轴承的磨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座油孔加工设备,它结构简单,能在同一台设备上一次装夹工件后就能完成钻孔和螺纹攻丝,不需要重新装夹定位,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人工。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座油孔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和钻机,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水平的转盘,转盘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可作间歇式旋转,所述转盘的上方设有分别用于装夹钻头和丝锥的第一钻机和第二钻机,所述转盘上至少安装有一个可拆卸夹具,当可拆卸夹具旋转至两钻机下方时,转盘停止转动,钻机开始进给工作,直至钻机工作完毕退刀后转盘再次旋转;所述可拆卸夹具为气动或液压夹具,可拆卸夹具在卸料工位停止旋转进行卸料。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为步进电机,所述转盘为圆盘,所述转盘表面等角度地设有4-8个可拆卸夹具,动力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转盘相连,针对不同的轴承座,能方便固定进行油孔加工,同时多个夹具的设置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钻机包括钻孔动力机构、进给机构和刀具夹持机构,所述夹持钻头的第一钻机的旋转速度和工作进给速度高于夹持丝锥的第二钻机的旋转速度和工作进给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夹具包括第一轴承座夹具和第二轴承座夹具,所述第一轴承座夹具与第二轴承座夹具间隔分布于转盘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夹具为第一轴承座夹具,所述第一轴承座夹具包括底板、定位座以及夹持机构,所述底板通过支板支承所述定位座以及夹持机构,所述定位座由三块相互垂直的定位板组成,所述定位座的定位底板与支板斜向连接,所述定位座与支板的夹角非90度。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立柱、翘板以及第一气缸,所述立柱位于定位座后方且与所述定位底板相垂直,立柱上部与翘板铰接相连,所述翘板伸出立柱前后端,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工作时与翅板后端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夹具为第二轴承座夹具,所述第二轴承座夹具包括安装座、气缸支架以及第二气缸,所述安装座和气缸支架均呈L形,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横板和第一竖板,所述气缸支架包括第二横板以及第二竖板,所述第二横板安装在第一横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竖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通第二竖板内外侧,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第二竖板的外侧,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活塞杆伸出通孔,所述第二活塞杆伸出端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第一竖板内侧面上设有放置工件的承托定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定位结构包括承托块和调节块,所述第一竖板设有通槽,所述通槽贯通第一竖板前后端,所述承托块通过螺栓安装在通槽上,所述调节块设有调节螺孔,所述螺孔安装有调节螺栓,所述螺孔与所述承托块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的左、右两侧和后侧设有围板,围板安装在机架上,在左、右两侧围板上设置有带玻璃的观察窗;所述第一钻机和第二钻机位于转盘的后上方两侧,在两钻机之间是设有操作按钮的控制箱,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在机架上设有转盘,所述转盘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可作间歇式旋转,所述转盘设有多个可拆卸的夹具,可以同时进行多个轴承座油孔的加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所述转盘的上方设有分别用于装夹钻头和丝锥的第一钻机和第二钻机,能方便的对轴承座进行油孔钻孔以及攻丝加工,减少了传统通过钻床或者铣床复杂的加工程序,大大提闻了生广效率。 2.所述转盘可同时安装有第一轴承座夹具和第二轴承座夹具,所述第一轴承座夹具与第二轴承座夹具在转盘表面上间隔分布,针对需要加工轴承座的型号或产量不同,能灵活地使用一台加工设备加工出两种不同类型的轴承座,更好地利用设备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当然,产量较大时,所述转盘也可全部安装为第一轴承座夹具或第二轴承座夹具,提高生产效率。 3.第一轴承座夹具用于加工本领域常用的Ω形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夹具设有底板,所述底板能方便夹具进行安装拆卸,所述底板通过支板支承所述定位座以及夹持机构,所述定位座的定位底板和气缸底板与支板斜向连接,所述定位座和气缸底板与支板的夹角非90度,使整个夹具呈倾斜状将轴承座夹紧,使轴承座的油孔加工位置垂直线上,方便对轴承座油孔进行加工,同时减少轴承座的磨损损坏;另外,所述翘板通过销轴安装在立柱的凹槽上,加工过程中,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下,使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顶住翘板一端,使翘板另一端紧紧压住轴承座,方便轴承座油孔加工,同时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4.第二轴承座夹具用于加工本领域常用的方形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夹具设有承托定位结构,在加工过程中,根据轴承座的大小可沿通槽方便调节承托块的高度,所述调节块设有调节螺栓,在工作时,先通过调节螺栓调节好轴承座的油孔加工位置,有效的提高轴承座油孔的加工效率;所述第二气缸与轴承座位于同一轴线,在加工过程中,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活塞杆带动固定板向轴承座推进并压紧轴承座,使轴承座牢固的固定在夹具上,方便对轴承座进行油孔加工,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轴承座的磨损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第一轴承座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夹持机构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技术第二轴承座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承托定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第一轴承座夹具装夹的Ω形轴承座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第二轴承座夹具装夹的方形轴承座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轴承座油孔加工设备,包括机架I和钻机6,所述机架I上安装有水平的转盘3,转盘3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可作间歇式旋转,动力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转盘3相连,转盘3间歇式旋转是在转过相同角度后停止旋转,停留相同时间后再次转动,这种间歇式旋转转盘3及其动力装置和传动机构在机加工设备中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所述动力装置为步进电机(未图示),所述转盘3为圆盘,所述转盘3表面等角度地设有4-8个可拆卸夹具5,针对不同的轴承座,能方便固定进行油孔加工,同时多个夹具的设置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所述转盘3上至少安装有一个可拆卸夹具5,当可拆卸夹具5旋转至两钻机6下方时,转盘3停止转动,钻机6开始进给工作,直至钻机6工作完毕退刀后转盘3再次旋转,所述可拆卸夹具5为气动夹具,设有气动夹持机构,可拆卸夹具5在卸料工位和上料工位停止旋转而进行卸料和上料。 所述转盘3的上方设有分别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座油孔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和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水平的转盘,转盘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可作间歇式旋转,所述转盘的上方设有分别用于装夹钻头和丝锥的第一钻机和第二钻机,所述转盘上至少安装有一个可拆卸夹具,当可拆卸夹具旋转至两钻机下方时,转盘停止转动,钻机开始进给工作,直至钻机工作完毕退刀后转盘再次旋转;所述可拆卸夹具为气动或液压夹具,可拆卸夹具在卸料工位停止旋转进行卸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座油孔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和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水平的转盘,转盘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可作间歇式旋转,所述转盘的上方设有分别用于装夹钻头和丝锥的第一钻机和第二钻机,所述转盘上至少安装有一个可拆卸夹具,当可拆卸夹具旋转至两钻机下方时,转盘停止转动,钻机开始进给工作,直至钻机工作完毕退刀后转盘再次旋转;所述可拆卸夹具为气动或液压夹具,可拆卸夹具在卸料工位停止旋转进行卸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座油孔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步进电机,所述转盘为圆盘,所述转盘表面等角度地设有4-8个可拆卸夹具,动力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转盘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座油孔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机包括钻孔动力机构、进给机构和刀具夹持机构,所述夹持钻头的第一钻机的旋转速度和工作进给速度高于夹持丝锥的第二钻机的旋转速度和工作进给速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座油孔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夹具包括第一轴承座夹具和第二轴承座夹具,所述第一轴承座夹具与第二轴承座夹具间隔分布于转盘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座油孔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夹具为第一轴承座夹具,所述第一轴承座夹具包括底板、定位座以及夹持机构,所述底板通过支板支承所述定位座以及夹持机构,所述定位座由三块相互垂直的定位板组成,所述定位座的定位底板与支板斜向连接,所述定位座与支板的夹角非90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天津陈燕周
申请(专利权)人:泛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