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吸收热膨胀的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4250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23:49
一种可吸收热膨胀的吊装装置,属于透平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中心具有第一通孔的吊装支架,在吊装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有安装板;在吊装支架的顶部设置具有第二通孔的弹簧座,在弹簧座的上方设置具有第三通孔的压板,在弹簧座与压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拉杆的上端依次穿过吊装支架的第一通孔、弹簧座的第二通孔、弹簧及压板的第三通孔后与压紧螺母相连接;拉杆的下端设置在连杆上端的第一凹槽内,拉杆与连杆通过旋转轴和开口销相连接;在连杆的下方设置有管箍,管箍的上端设置在连杆下端的第二凹槽内,管箍与连杆通过第二螺栓相连接;旋转轴平行于管路或辅助元件的轴线方向设置,第二螺栓垂直于管路或辅助元件的轴线方向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透平机械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吸收热膨胀的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燃气轮机运行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热量,燃气轮机部件会出现径向和顺气流方向轴向热膨胀,而利用普通吊装装置固定在燃气轮机上的管路和辅助元件热膨胀量与燃气轮机不一致,长期运行后,因普通吊装装置无法吸收热膨胀量,会出现因膨胀力反复作用而造成的管路和辅助元件损坏,或吊装装置的吊架、吊钩断裂,固定失效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实现的可吸收热膨胀的吊装装置。该吊装装置可吸收多方向的热膨胀,能够可靠实现管路或辅助元件的安装固定;可有效解决燃气轮机机组由于热膨胀及振动导致的管路或辅助元件固定失效问题,可预防因热膨胀及振动外力造成的管路或辅助元件损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吸收热膨胀的吊装装置,包括中心具有第一通孔的吊装支架,在吊装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有安装板;在吊装支架的顶部设置具有第二通孔的弹簧座,在弹簧座的上方设置具有第三通孔的压板,在弹簧座与压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拉杆的上端依次穿过吊装支架的第一通孔、弹簧座的第二通孔、弹簧及压板的第三通孔后与压紧螺母相连接;拉杆的下端设置在连杆上端的第一凹槽内,拉杆与连杆通过旋转轴和开口销相连接;在连杆的下方设置有管箍,管箍的上端设置在连杆下端的第二凹槽内,管箍与连杆通过第二螺栓相连接;所述旋转轴平行于管路或辅助元件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螺栓垂直于管路或辅助元件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管箍由两个半圆形结构组成,两个半圆形结构的下端通过第三螺栓相连接。所述旋转轴替换为万向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可吸收热膨胀的吊装装置进行燃气轮机机组管路或辅助元件安装固定,可有效解决燃气轮机机组由于热膨胀及振动导致的管路或辅助元件固定失效问题,同时可预防因热膨胀及振动外力造成的管路或辅助元件损坏。另外,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实现。经厂内实际应用证明:本实用新型达到了预期效果,可靠实现了管路或辅助元件的安装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可吸收热膨胀的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图中:1-安装板,2-吊装支架,3-压板,4-弹簧,5-第一螺栓,6-螺母,7-弹簧垫圈,8-压紧螺母,9-拉杆,10-弹簧座,11-旋转轴,12-连杆,13-第二螺栓,14-管箍,15-开口销,16-第三螺栓,17-管路或辅助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吸收热膨胀的吊装装置,包括中心具有第一通孔的吊装支架2,在吊装支架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5、螺母6及弹簧垫圈7固定有安装板1;在吊装支架2的顶部焊接具有第二通孔的弹簧座10,在弹簧座10的上方设置具有第三通孔的压板3,在弹簧座10与压板3之间设置有弹簧4,拉杆9的上端依次穿过吊装支架2的第一通孔、弹簧座10的第二通孔、弹簧4及压板3的第三通孔后与压紧螺母8相连接;拉杆9的下端设置在连杆12上端的第一凹槽内,在拉杆9的下端设置有通孔,旋转轴11穿过第一凹槽和拉杆9下端的通孔后,与开口销15相连接;在连杆12的下方设置有管箍14,所述管箍14由两个半圆形结构组成,两个半圆形结构的上端设置在连杆12下端的第二凹槽内,与连杆12通过第二螺栓13相连接,两个半圆形结构的下端通过第三螺栓16相连接;所述旋转轴11平行于管路或辅助元件17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螺栓13垂直于管路或辅助元件17的轴线方向设置。将本技术的旋转轴11替换为万向节,本技术可吸收更为复杂的热膨胀。将本技术的管箍14替换为其他结构的被固定元件连接件,本技术可实现多种元件的固定。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两块安装板1固定在燃气轮机表面管路或辅助元件17附近,可通过焊接方式或螺栓连接方式固定。然后通过第一螺栓5、螺母6和弹簧垫圈7将吊装支架2固定在两块安装板1上。将管路或辅助元件17放置在管箍14的两个半圆形结构之间,并将两个半圆形结构对扣在管路或辅助元件17上,下端用第三螺栓16固定连接,上端插入连杆12下端的第二凹槽内,并用第二螺栓13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吊装装置通过连杆12上端的第一凹槽和旋转轴11实现垂直管路或辅助元件17轴线水平方向热膨胀的吸收,通过连杆12下端的第二凹槽和第二螺栓13实现沿管路或辅助元件17轴线方向热膨胀的吸收,通过拉杆9和弹簧4实现垂直管路或辅助元件17轴线竖直方向热膨胀的吸收。本技术不仅适用于热膨胀场合,还适用于振动较大场合的元件固定,例如在燃气轮机机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大振动,一些管路或辅助元件如采用普通固定方式,振动就会施加在管路或辅助元件上,并通过管路或辅助元件传播,长期运行后就会出现管路或辅助元件因振动而损坏的现象;如采用本技术的吊装装置,则不但可减少振动对管路或辅助元件的损坏,还能减少振动的传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吸收热膨胀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具有第一通孔的吊装支架,在吊装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有安装板;在吊装支架的顶部设置具有第二通孔的弹簧座,在弹簧座的上方设置具有第三通孔的压板,在弹簧座与压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拉杆的上端依次穿过吊装支架的第一通孔、弹簧座的第二通孔、弹簧及压板的第三通孔后与压紧螺母相连接;拉杆的下端设置在连杆上端的第一凹槽内,拉杆与连杆通过旋转轴和开口销相连接;在连杆的下方设置有管箍,管箍的上端设置在连杆下端的第二凹槽内,管箍与连杆通过第二螺栓相连接;所述旋转轴平行于管路或辅助元件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螺栓垂直于管路或辅助元件的轴线方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收热膨胀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具有第一通孔的吊装支架,在吊
装支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有安装板;在吊装支架的顶部设置具有第二通孔的弹簧
座,在弹簧座的上方设置具有第三通孔的压板,在弹簧座与压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拉杆的上
端依次穿过吊装支架的第一通孔、弹簧座的第二通孔、弹簧及压板的第三通孔后与压紧螺母
相连接;拉杆的下端设置在连杆上端的第一凹槽内,拉杆与连杆通过旋转轴和开口销相连接;
在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晓峰杨猛李旭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