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2593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1 15:37
一种机床,是在安装在主轴上的刀具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工件之间相对移动并加工上述工件的机床(10),其中,具备:在上面上设置了工作台(15)的底座(12);从在底座(12)的后面左右中央部开口的切屑排出口(13a)朝向后方设置,将底座(12)内部的切屑向机外排出的切屑管道(53);沿一对上下导向件(28)进行上下移动,跨过切屑管道(53)的二叉形状的上下移动体(21),该一对上下导向件(28)在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在切屑管道(53)的左右两侧的底座(12)的后面上;和与上下导向件(28)平行地延伸设置,使上下移动体(21)沿上下导向件(28)移动的左右一对进给丝杠(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机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安装在主轴上的刀具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工件之间相对移动并加工工件的机床。
技术介绍
一般地在机床中,存在用于使主轴和工作台在X、Y、Z轴方向相对地移动的各种结构。与其结构相应地,适当地配置X、Y、Z轴的各移动体、导向件、进给驱动装置、切屑排出装置等。在专利文献1的机床中,在基台的后面上设置了在X、Y、Z轴方向移动的各移动体。而且,使上下移动体沿导轨在上下方向移动的进给机构被配置在基台的上方。此进给机构,具备相互平行地配置的作为一对上下进给丝杠的滚珠丝杠和个别地旋转驱动这些滚珠丝杠的一对进给马达。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759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的机床中,因为从基台的正面延伸到后面的排出孔被形成在基台上,所以进给丝杠被配置在基台的上方。因为在基台的上方必须确保上下移动体的移动空间,所以进给马达必须被安装在滚珠丝杠的上端。因此,成为重量比较大的进给马达被配置在比刀具高的位置的结果,机床的重心与将上下移动体的导轨与排出孔相比配置在上方一致地被设定在了高的位置。其结果,机床的稳定性受损,另外,机械的总高度变高,存在大型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将解决这样的以往技术的问题作为技术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与以往相比将重心设定在低的位置而实现高的稳定性的同时,能可靠地排出切屑的紧凑的机床。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床,其是在安装在主轴上的刀具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工件之间相对移动并加工上述工件的机床,其特征在于,具备:成为基台,在上面上设置了上述工作台的底座;从在上述底座的后面左右中央部开口的切屑排出口朝向后方设置,将上述底座内部的切屑向机外排出的切屑管道;沿一对上下导向件在上述底座的后面侧进行上下移动,跨过上述切屑管道的二叉形状的上下移动体,该一对上下导向件在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在上述切屑管道的左右两侧的上述底座的后面或者侧面上;和使上述上下移动体沿上述上下导向件移动的上下驱动组件。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从在底座的后面左右中央部开口的切屑排出口朝向后方设置将底座内部的切屑向机外排出的切屑管道,使跨过该切屑管道的二叉形状的上下移动体沿一对上下导向件进行上下移动,该一对上下导向件在下方向延伸设置在上述切屑管道的左右两侧的上述底座的后面或者侧面上,所以将切屑管道配置在底座的后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使切屑排出口及该切屑管道的截面积变大,切屑及加工液的排出变得有效且可靠。另外,通过将上下导向件延伸设置到切屑管道的左右两侧的低位置地将上下移动体的二叉形状的腿部的被导向部重叠,能降低机械的重心位置,且遍及上下的长的范围地对上下移动体进行导向支承,不会使机械大型化,使机械的稳定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概要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机床的构造的侧视图。图2是在图1的向视线2-2的方向看到的机床的后视图。图3是概要地表示与包围图1的机床的挡板一起表示的机床的外观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实施专利技术的方式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图1是概要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机床的构造的侧视图,图2是在图1的向视线2-2的方向看到的机床的后视图,图3是概要地表示与挡板一起表示的机床的外观的立体图。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安装在后述的主轴的前端的刀具的前端方向作为机床的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床10是作为一例具有XYZ的正交3轴向的直线移动轴和一个作为旋转进给轴的B轴的4轴卧式的多工序自动数字控制机床。将机床10的左右方向(与图1的纸面垂直方向)定义为X轴,将上下方向定义为Y轴,将前后方向(在图1中为左右方向)定义为Z轴。B轴是将与Y轴平行的铅直轴线作为中心的旋转进给轴。作为机床10,也可以代替4轴卧式多工序自动数字控制机床,例如使用5轴机、立式多工序自动数字控制机床、铣床、放电加工机等。机床10,具备作为被支承在工厂等的地板面上的基台的底座12。底座12具备空心角柱状的底座主体13和从底座主体13的后面在Z轴方向向后方突出的左右一对侧壁14。底座12由作为支承构件的可调节高度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校平垫铁支承。更详细地讲,底座12,由配置在底座主体13的前侧中央部的一个前校平垫铁11a和配置在一对侧壁14的各个的后端部的后校平垫铁11b支承。在底座主体13的上面上配置工作台15。工作台15,由装入底座主体13内的B轴伺服马达15a,绕与Y轴平行地延伸的旋转轴线地在B轴方向进行旋转进给。在工作台15上固定双面角铁16。双面角铁16,具有用于安装工件W的相互背靠背配置的安装面16a、16b。机床10,具备在底座主体13的后面中沿Y轴在上下方向进行直线往返移动的上下移动体21。在上下移动体21的上面上,安装了沿X轴在左右方向进行直线往返移动的左右移动体23。在左右移动体23上安装了沿Z轴在前后方向进行直线往返移动的前后移动体24。在前后移动体24上,以与Z轴平行的旋转轴线O为中心安装了可旋转地支承主轴26的主轴头25。刀具27以与被固定在双面角铁16的一方的安装面上的工件W相向的方式可装卸地安装在主轴26的前端。在底座主体13的后面上,安装了在Y轴方向(铅直方向)延伸的作为左右一对上下导向件的Y轴导轨28,在Y轴导轨28的外侧,安装了在Y轴方向延伸设置的作为一对上下进给丝杠的Y轴滚珠丝杠35。另外,在底座主体13的后面上设置了托架31。在本实施方式中,托架31,以从侧壁14的内侧面突出的方式与侧壁14一体地形成。在托架31上安装作为上下进给马达的Y轴伺服马达30。在托架31上,在Y轴方向形成了从托架31的上面向下面贯通的贯通孔32,Y轴伺服马达30,以其输出轴30a通过贯通穴32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被安装在托架31的下面上。输出轴30a,经联轴器34与Y轴滚珠丝杠35的下端连结。Y轴滚珠丝杠35,与后校平垫铁11b尽可能靠近地配置。上下移动体21,具备在Y轴方向相互离开并呈二叉状地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腿部22。在上下移动体21上安装了Y轴导向块29,上下移动体21,经Y轴导向块29沿Y轴导轨28可滑动地支承在Y轴导轨28上。如从图2可理解的那样,Y轴导向块29,在将上下移动体21安装在底座主体13的后面上时,被配置成Y轴导轨28与一对腿部22重叠。更详细地讲,在上下移动体21上,相对于一对Y轴导轨28的各个配设了上下一对Y轴导向块29,在各对的Y轴导向块29中,至少一方的导向块被配置在一对腿部22的各个上。在上下移动体21上还安装了与Y轴滚珠丝杠35卡合的螺母36。如果Y轴伺服马达30进行旋转,则上下移动体21与该Y轴伺服马达30的旋转方向及旋转量相应地在上下方向被驱动。另外,Y轴伺服马达30及Y轴滚珠丝杠35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上下驱动组件。Y轴滚珠丝杠35只要至少有左右任一根即可。另外,上下移动体21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只要有收纳导向块29的最小限度的宽度即可,最好仅使螺母36的部分向左右突出而实现轻量化。在上下移动体21的上面上,安装了在X轴方向延伸的作为一对左右导向件的X轴导轨37和在该一对X轴导轨37之间在X轴方向延伸的作为左右进给丝杠的X轴滚珠丝杠41。在左右移动体23上安装了X轴导向块38,左右移动体23经X轴导向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床,是在安装在主轴上的刀具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工件之间相对移动并加工上述工件的机床,其特征在于,具备:成为基台,在上面上设置了上述工作台的底座;从在上述底座的后面左右中央部开口的切屑排出口朝向后方设置,将上述底座内部的切屑向机外排出的切屑管道;沿一对上下导向件在上述底座的后面侧进行上下移动,跨过上述切屑管道的二叉形状的上下移动体,该一对上下导向件在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在上述切屑管道的左右两侧的上述底座的后面或者侧面上;和使上述上下移动体沿上述上下导向件移动的上下驱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机床,是在安装在主轴上的刀具和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工件之间相对移动并加工上述工件的机床,其特征在于,具备:成为基台,在上面上设置了上述工作台的底座;从在上述底座的后面左右中央部开口的切屑排出口朝向后方设置,将上述底座内部的切屑向机外排出的切屑管道;沿一对上下导向件在上述底座的后面侧进行上下移动,跨过上述切屑管道的二叉形状的上下移动体,该一对上下导向件在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在上述切屑管道的左右两侧的上述底座的后面上或者侧面后方;和使上述上下移动体沿上述上下导向件移动的上下驱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池伸二真弓一矢小林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野铣床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