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其具有核部和3根以上的臂部,该臂部由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聚合链形成且该聚合链的一端与核部键合,该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的重均分子量Mw为100000以上,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为1.6以下。[式(1)中,R1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6以下的烷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以及含有该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润滑油添加剂及润滑油组合物。
技术介绍
以往,在润滑油的领域中,从节能性的观点出发对润滑油的改良进行了研究。特别是近年来,保护地球环境的趋向高,对润滑油的节能性改善效果的要求进一步增强。例如,在汽车发动机等的内燃机中使用的润滑油(也称为“内燃机用润滑油”或“发动机油”。)的情况下,作为改善省燃耗性的手段之一,已知通过向润滑油基础油添加粘度指数改进剂来提高润滑油的粘度指数的方法。另外,例如在汽车的变速机中使用的ATF、MTF、CVTF等润滑油(也称为“变速机用润滑油”或“驱动系统油”。)的情况下,作为改善省燃耗性的手段之一,可列举出将变速机用润滑油低粘度化来降低粘性阻力的方法。然而,将变速机用润滑油低粘度化时,有可能产生漏油、烧结等其它问题。因此,作为改善省燃耗性的其它方法,有使用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粘度指数改进剂来提高变速机用润滑油的粘度指数,维持高温区域下的粘度且抑制低温区域下的粘度增加。关于粘度指数改进剂,迄今为止提出了各种粘度指数改进剂的使用,特别是提出了很多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的使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7)。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4842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6237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6-145258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3-100099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302687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4-124080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5-1877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例如内燃机用润滑油中,使用上述现有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时,为了达成实用上充分的省燃耗性,在高剪切粘度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特别是省燃耗性的要求高的0W-20中,需要将150℃下的高剪切粘度维持在某种程度高的水平、另一方面降低100℃下的高剪切粘度。与此相对,利用现有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时,维持150℃下的高剪切粘度且降低100℃下的高剪切粘度是困难的。进而,最近除了省燃耗性之外,还要求燃耗持续性。对于燃耗持续性而言,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剪切稳定性的影响大,因此作为粘度指数改进剂,除了省燃耗性之外,期望剪切稳定性优异。然而,现有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在兼顾省燃耗性和剪切稳定性方面尚不充分。另外,例如变速机用润滑油中,作为省燃耗性变差的原因之一,可列举出位于驱动装置内的齿轮的传动时的摩擦损耗。因此,如果可以实现高剪切条件下粘性阻力低的润滑油,则可以降低摩擦损耗、可以进一步提高省燃耗性。然而,上述现有的粘度指数改进剂通过高粘度指数化来实现高温区域和低温区域的粘度特性的改善,在摩擦损耗降低效果方面还不充分。进而,由于驱动系统油几乎不会更换,因此要求省燃耗的持续性。对于省燃耗持续性而言,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剪切稳定性的影响大,因此作为粘度指数改进剂,除了摩擦损耗降低效果之外,期望剪切稳定性优异。然而,现有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在兼顾摩擦损耗降低效果和剪切稳定性方面尚不充分。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达成省燃耗性的粘度指数改进剂、以及含有该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润滑油添加剂及润滑油组合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可以维持150℃下的高剪切粘度且充分降低100℃下的高剪切粘度、并且显示出高剪切稳定性的粘度指数改进剂,以及含有该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润滑油添加剂及润滑油组合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对润滑油赋予充分的摩擦损耗降低效果、剪切稳定性优异的粘度指数改进剂,以及含有该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润滑油添加剂及润滑油组合物。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结果发现,具有特定的结构,重均分子量Mw、以及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满足特定条件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可以维持150℃下的高剪切粘度且充分降低100℃下的高剪切粘度,并且显示出高剪切稳定性,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以下称为“第一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其具有核部和3根以上的臂部,该臂部由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聚合链形成且该聚合链的一端与核部键合,该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的重均分子量Mw为100000以上,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为1.6以下。[式(1)中,R1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6以下的烷基。]另外,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结果发现,具有特定的结构,重均分子量、以及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满足特定条件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可以赋予摩擦损耗降低效果,剪切稳定性优异,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以下称为“第二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其具有核部和3根以上的臂部,该臂部由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聚合链形成且该聚合链的一端与核部键合,该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的重均分子量Mw不足100000,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为1.6以下。[式(1)中,R1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6以下的烷基。]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其含有选自上述第一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及第二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中的至少一种。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含有润滑油基础油、和选自上述第一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及第二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中的至少一种。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能够达成省燃耗性的粘度指数改进剂、以及含有该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润滑油添加剂及润滑油组合物。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能够维持150℃下的高剪切粘度且充分降低100℃下的高剪切粘度、并且显示出高剪切稳定性的粘度指数改进剂,以及含有该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润滑油添加剂及润滑油组合物。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能够对润滑油赋予充分的摩擦损耗降低效果、剪切稳定性优异的粘度指数改进剂,以及含有该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润滑油添加剂及润滑油组合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其具有核部和3根以上的臂部,该臂部由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聚合链形成且该聚合链的一端与所述核部键合,该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的重均分子量Mw为100000以上,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为1.6以下,式(1)中,R1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6以下的烷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7.24 JP 2012-163622;2012.07.24 JP 2012-163621.一种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其具有核部和3根以上的
臂部,该臂部由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聚合链形成且该聚合链的
一端与所述核部键合,该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的重均分子量
Mw为100000以上,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为1.6以下,
式(1)中,R1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36以下的烷基。
2.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井茂树,宫本大也,松田裕充,田川一生,高木彰,上野龙一,
申请(专利权)人: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