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晓进专利>正文

汽车安全逃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170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安全逃离装置,由汽车的内壳、外壳、销钉、金属支架、保险门扣及滑道组成,其特征是:金属支架、销钉、车厢内外壳依次连接,保险门扣和车厢外壳相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安全逃离装置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逃离装置,尤其是遇车相撞时驾驶员和乘员能逃离事故车的一种机械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汽车安全保险装置是采用气囊来保护乘员,但只能保护前排坐位的正负驾驶员,由于车遇险时撞击的物体不同,气囊打开时的保护效果也就不同,产生的保护效果有限。(英国王妃戴安娜车险丧命就是汽车撞击立交桥的护栏右侧时,气囊保护装置没有打开,而汽囊保护装置的保险要求是正面撞击)。实用效果不够理想,使用范围较窄,发生车险时不能保证驾驶员或其它乘员的生命安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销钉组合装置来解决汽车遇撞击而脱离的技术问题。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汽车的前端部分(保险杠)设有撞击力传递的金属支架与车厢相接触。其独到之处是:当汽车遇险时,撞击力大于销钉的配合力及车尾保险扣的保险应力时,汽车的内壳会向撞击力相反的方向运动(后退或称弹射),脱离事故车,达到乘员安全的目的。而且,在车厢的底部还设有三角型滑道。当汽车遇险时,车厢能顺着滑道滑出车体。本技术的优点是:1.采用销钉组合装置,可以均力支撑车厢,固定相对位置。2.采用三角滑道装置,可以起导向作用。3.采用金属支架传递撞击力,可以保证不占有车头内的机器安装空间。如(图1-1)所示,当汽车撞击物体时,保险杠(7)将撞击力传递给金属支架(6)。当撞击力大于金属支架所能承受的力,金属支架(6)向后运动,并瞬间撞击销钉(4)[接触面(5)撞击(4)],车厢内壳上的四处销钉(4)受力的作用脱离车外壳又传递给内壳车厢的底部的滑道(11),并击毁后门销钉保险扣,车厢滑出(或称弹射)外壳,达到逃离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1-1为主视图,图1-2为俯视图,图1-3为右视图或剖视图B-B,图1-4为剖视图A-A)。图2是本技术结构图,(图2-1是金属支架和内壳的示意图,图2-2是车厢的滑道的剖视图C-C,图2-3是金属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销钉与车厢外壳,内壳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中的1是汽车内壳,2是汽车外壳,3是后车门,4是销钉,5是支架接触面,6是金属支架。图(1-2)中的1是汽车内壳,2是汽车外壳,3是后车门,4是销钉,5是支架接触面,6是金属支架。7是汽车前保险杠,8是汽车门的保险门扣。图(1-3)中的8是汽车向门的保险门扣,9是门铰链。图(1-4)中的1是汽车内壳,2是汽车外壳,4是销钉。图(2-1)中的1是汽车内壳,2是汽车外壳,7是保险杠。图(2-2)中的1是汽车内壳,2是汽车外壳,10是车厢的滑道阳面,11是滑造的阴面。图(2-3)中的1是汽车内壳,2是汽车外壳,4是销钉,5是支架接触面,7是汽车前保险杠。图(2-4)中的1是汽车内壳,2是汽车外壳,4是销钉,12是汽车外壳销钉孔。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1)中,车厢内壳(1)通过滑道(10)和(11)与车外壳(2)相连接。车后门(3)通过铰链(9)与车外壳(2)相连接。金属支架(6)与车前保险杠(7)及金属支架接触面(5)依次相连接,车后门和(8)与车外壳(2)为活动连接。图(1-2)中,与图(1-1)内容相同。图(1-3)中车后门(3)通过铰链(9)与车外壳(2)为活动连接,弹簧门扣(8)与车外壳(2)为活动连接。图(1-4)中汽车内壳(1)通过滑道(10)和(11)同汽车外壳(2)和相接触,销钉(4)通过车厢内壳(1)同车外壳(2)相连接。图(2-1)(2-2)中的汽车内壳(1)通过滑道(10)和(11)与汽车外壳(2)为活动连接。图(2-3)中的汽车金属支架(6)与保险杠(7)和金属支架接触面(5)相连接,销钉(4)通过汽车内壳(1)和汽车外壳(2)相连(活动连接)。图(2-4)中的汽车内壳(1)通过销钉(4)和车厢外壳(2)为活动连接,(12)为车厢外壳销钉孔。本技术的亮点是采用内壳整体逃离方式,从而保护车内所有乘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此装置是目前摆脱汽车安全逃离的一种有效机械装置。它可以与电子装置配合,形成遥控弹射装置;还可以与汽动装置配合使用,形成手动或脚动(接触或控制)弹射装置;还可以与液压装置配合使用,形成液动升降控制装置等,能有效提高技术的功能和可靠性。-->本技术汽车安全逃离装置由于设计独特,创意性强,符合机械传动原理,具有实用性和可实施性,有着推广价值和使用价值,有着广泛的市场开发潜力,是汽车目前乃至今后汽车逃离逃生的方式方法之一,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它不仅适合于出租车,私家小汽车,还适合中巴、大巴等公共汽车……。注:1.保险扣是利用汽车遇强大撞击力时强行击毁保险扣达到弹射作用。(门扣为标准件,面包车后门已用,已知技术)2.销钉(四个2对)和保险扣平常保持静止状态和接触,能保证车辆正常行驶和使用。3.汽车安全逃离装置是一种弹射装置,也适合于其它汽车种类使用。(如邮车、囚车、运钞车等)。4.汽车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包括刹车,车辆都是重心向前倾动,销钉始终保持静配合,不会因车运动而退出,但乘员要求系好安全带。背景资料:1.本专利技术取决于2003年5月24日,我校(武汉大学)“华软”公司奔驰面包车在京珠高速公路上发生追尾事故,车内七名乘员全部死亡的事情于2003年5月25日晚上所专利技术《汽车安全逃离(生)装置》。见《楚天都市报2003.6.24报道(京珠高速昨发惨烈车祸)一文》。2.车辆猛如虎,自从有汽车专利技术并投入使用一百年来,共死亡人口达4000万人之多,比两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还多,因此萌发改变这次状况而创作。3.笑星乐桑(西藏人)和笑星牛振华(汉族人)都是因车祸而丧生。(如果车内设有安全逃离装置,恐怕悲剧就不会发生。)4.其余资料见复印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安全逃离装置,由汽车的内壳、外壳、销钉、金属支架、保险门扣及滑道组成,其特征是:金属支架、销钉、车厢内外壳依次连接,保险门扣和车厢外壳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逃离装置,其特征是:汽车前保险杠与金属支架相连,金属支架与销钉接触面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逃离装置,其特征是:销钉通过车厢外壳销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进
申请(专利权)人:王晓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