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臂随车起重机的防冲击型电磁卸荷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12618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5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直臂随车起重机的防冲击型电磁卸荷阀,阀体表面开设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一回油口和第二回油口,阀体内部设置有阀前油口、控制油口及阀后油口;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分别单向连通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至阀前油口的油路,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共同组成的单向阀组;阀前油口至阀后油口之间有两条油路,主油路为阀前油口经液控单向阀连通阀后油口,控制油路为阀前油口经第一阻尼孔、电磁换向阀、控制油口及第二阻尼孔连通阀后油口,阀后油口分别与第一回油口和第二回油口直接连通。有益效果是:外形尺寸小、通流能力大、成本低、换向冲击小、能耗低、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卸荷阀,尤其涉及一种直臂随车起重机的防冲击型电磁卸荷阀
技术介绍
直臂随车起重机是一种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多动作机械,通过吊臂的伸缩油缸把吊臂伸出或缩回,通过卷扬机构由钢丝绳提起货物,主要动作包括变幅、伸缩、卷扬及回转,具有快速、灵活、高效、便捷、集装卸运输合二为一的特点,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市政建设、煤矿工程、园林绿化与设备的吊装及运输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市场、技术的发展,随车起重机的起重能力不断提高,对其作业的安全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力矩限制系统对最大作业力矩及作业范围进行限制,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电磁卸荷阀是力矩限制系统的执行元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力矩限制系统的性能、效率及成本。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采用三个电磁换向阀对力矩增大操作(即一变幅下落、伸缩伸出及卷扬上升)进行限制,当随车起重机的作业能力超过力矩限制值时,三个电磁换向阀同时卸荷。但是该技术存在外形尺寸大、通流能力小、成本高、换向冲击大、能耗高及可靠性低等缺点,不适用于直臂随车起重机力矩限制系统的技术发展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臂随车起重机的防冲击型电磁卸荷阀,外形尺寸小、通流能力大、成本低、换向冲击小、能耗低、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臂随车起重机的防冲击型电磁卸荷阀,包括阀体、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电磁换向阀,阀体表面开设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一回油口和第二回油口,阀体内部设置有阀前油口、控制油口及阀后油口;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分别单向连通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至阀前油口的油路,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共同组成的单向阀组;阀前油口至阀后油口之间有两条油路,一条为主油路,另一条为控制油路,其中,主油路为阀前油口经液控单向阀连通阀后油口,控制油路为阀前油口经第一阻尼孔、电磁换向阀、控制油口及第二阻尼孔连通阀后油口,阀后油口分别与第一回油口和第二回油口直接连通。进一步的,电磁换向阀为两位两通常开型,锥阀结构。进一步的,液控单向阀为大流量型,锥阀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及第三单向阀共同组成的单向阀组,即可实现P1、P2及P3的三路油液向P4的单向流动,又防止P1、P2及P3相互干扰;液控单向阀与电磁换向阀均为锥阀结构,密封性能好,可防止泄漏导致液控单向阀的意外开启;单向阀组和液控单向阀为主油路,通流能力大,能够满足卸荷要求;只采用一个电磁换向阀控制信号油路,可选用小规格的元件,从而减少了控制元件数量,降低了控制元件规格,有利于减小外形尺寸、降低能耗、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第一阻尼孔与第二阻尼孔构成的阻尼孔元件组合,可增加换向时间,减小压力变化率,防止产生冲击;电磁卸荷阀为断电卸荷,可防止力矩限制系统出现故障时的意外动作,安全防护等级高;具有两个回油口,方便管路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直臂随车起重机电磁卸荷阀的液压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直臂随车起重机的防冲击型电磁卸荷阀的液压原理图;图3为图2中的电磁卸荷阀的阀体主视图;图4为图2中的电磁卸荷阀的阀体仰视图;图中:1、第一单向阀,2、第二单向阀,3、第三单向阀,4、第一阻尼孔,5、电磁换向阀,6、液控单向阀,7、第二阻尼孔,8、阀体,P1、第一油口,P2、第二油口,P3、第三油口,P4、阀前油口,P5、控制油口,T、阀后油口,T1、第一回油口,T2、第二回油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至图4所示,本直臂随车起重机的防冲击型电磁卸荷阀,包括阀体8、第一单向阀1、第二单向阀2、第三单向阀3和电磁换向阀5,阀体8表面开设有第一油口P1、第二油口P2、第三油口P3、第一回油口T1和第二回油口T2,阀体8内部设置有阀前油口P4、控制油口P5及阀后油口T;第一单向阀1、第二单向阀2、第三单向阀3分别单向连通第一油口P1、第二油口P2、第三油口P3至阀前油口P4的油路,第一单向阀1、第二单向阀2和第三单向阀3共同组成的单向阀组,可实现第一油口P1、第二油口P2及第三油口P3的三路油液向阀前油口P4的单向流动,防止第一油口P1、第二油口P2及第三油口P3相互干扰;阀前油口P4至阀后油口T之间有两条油路,一条为主油路,另一条为控制油路,其中,主油路为阀前油口P4经液控单向阀6连通阀后油口T,控制油路为阀前油口P4经第一阻尼孔4、电磁换向阀5、控制油口P5及第二阻尼孔7连通阀后油口T,阀后油口T分别与第一回油口T1和第二回油口T2直接连通,实现与液压油箱的连通。卸荷阀共有保压状态、卸荷状态及过渡状态三种工作状态。液控单向阀6为大流量液控单向阀,其控制口与控制油口P5直接连通。电磁换向阀5为两位两通常开电磁阀换向阀,作为电磁卸荷阀的控制元件,其作用是控制控制油口P5的压力值,实现控制油路的通断控制,进而开启或关闭液控单向阀6,实现主油路的保压、卸荷功能。液控单向阀6与电磁换向阀5均为锥阀结构,密封性能好,可防止泄漏导致液控单向阀6的意外开启。第一油口P1、第二油口P2及第三油口P3分别连通一变油缸小腔、伸缩油缸大腔及卷扬马达上升腔。当电磁换向阀5断电时,电磁换向阀5工作在右位。此时,阀前油口P4至阀后油口T的控制油路连通,第一油口P1、第二油口P2或第三油口P3的油液经单向阀组、阀前油口P4、第一阻尼孔4、电磁换向阀5、控制油口P5、第二阻尼孔7、阀后油口T及第一回油口T1、第二回油口T2回油箱。第二阻尼孔7的等效直径为0.5~1.0mm,在第二阻尼孔7的作用下,控制油口P5建立一定的压力值,此压力值超过液控单向阀6的开启压力,液控单向阀6开启。此时,主油路连通,第一油口P1、第二油口P2及第三油口P3的油液流经单向阀组、阀前油口P4、液控单向阀6、阀后油口T及第一回油口T1、第二回油口T2回油箱。第一油口P1、第二油口P2及第三油口P3油口低压卸荷,电磁卸荷阀进入卸荷状态,一变油缸小腔、伸缩油缸大腔及卷扬马达上升腔与油箱连通,无法建立压力,限制了一变幅下落、伸缩伸出及卷扬上升这三个动作,从而实现了安全保护的目的。当电磁换向阀5通电时,电磁换向阀5工作在左位。阀前油口P4至阀后油口T的控制油路截止,液控单向阀6的控制口经控制油口P5、第二阻尼孔7、阀后油口T及第一回油口T1、第二回油口T2回油箱。控制油口P5的压力值接近为零,低于液控单向阀6的开启压力,液控单向阀6关闭。此时,主油路关闭,第一油口P1、第二油口P2及第三油口P3可建立工作压力,第一单向阀1、组成的单向阀组可保证第一油口P1、第二油口P2及第三油口P3相互不串油。第一油口P1、第二油口P2及第三油口P3保持工作压力,电磁卸荷阀进入保压状态,一变油缸小腔、伸缩油缸大腔及卷扬马达上升腔可建立压力,实现一变幅下落、伸缩伸及卷扬上升这三个正常动作。当电磁换向阀5换向,液控单向阀6打开或关闭时,第一油口P1、第二油口P2及第三油口P3的压力急剧变化,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直臂随车起重机的防冲击型电磁卸荷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臂随车起重机的防冲击型电磁卸荷阀,包括阀体(8)、第一单向阀(1)、第二单向阀(2)、第三单向阀(3)和电磁换向阀(5),其特征在于,阀体(8)表面开设有第一油口(P1)、第二油口(P2)、第三油口(P3)、第一回油口(T1)和第二回油口(T2),阀体(8)内部设置有阀前油口(P4)、控制油口(P5)及阀后油口(T);第一单向阀(1)、第二单向阀(2)、第三单向阀(3)分别单向连通第一油口(P1)、第二油口(P2)、第三油口(P3)至阀前油口(P4)的油路,第一单向阀(1)、第二单向阀(2)和第三单向阀(3)共同组成的单向阀组;阀前油口(P4)至阀后油口(T)之间有两条油路,一条为主油路,另一条为控制油路,其中,主油路为阀前油口(P4)经液控单向阀(6)连通阀后油口(T),控制油路为阀前油口(P4)经第一阻尼孔(4)、电磁换向阀(5)、控制油口(P5)及第二阻尼孔(7)连通阀后油口(T),阀后油口(T)分别与第一回油口(T1)和第二回油口(T2)直接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臂随车起重机的防冲击型电磁卸荷阀,包括阀体(8)、第一单向阀(1)、第二单向阀(2)、第三单向阀(3)和电磁换向阀(5),其特征在于,阀体(8)表面开设有第一油口(P1)、第二油口(P2)、第三油口(P3)、第一回油口(T1)和第二回油口(T2),阀体(8)内部设置有阀前油口(P4)、控制油口(P5)及阀后油口(T);
第一单向阀(1)、第二单向阀(2)、第三单向阀(3)分别单向连通第一油口(P1)、第二油口(P2)、第三油口(P3)至阀前油口(P4)的油路,第一单向阀(1)、第二单向阀(2)和第三单向阀(3)共同组成的单向阀组;
阀前油口(P4)至阀后油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满军程磊陈磊陈志伟林小波韩文超满珍商晓恒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