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08640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单元,包括后壳、安装于后壳上的前壳以及夹设于前壳和后壳之间的主板。主板包括电路板以及安装于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电路板的背面与前壳一道界定出一个插卡空间;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设置于电路板的背面,且位于插卡空间的周缘;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的触发端子伸入到插卡空间中。本使用新型将插卡开关设置在插卡空间的周缘,让插卡开关的触发端子伸入到插卡空间中,可以让插卡空间内的IC卡直接与电路板表面贴合,避免了插卡开关在车载单元厚度上占用空间,让车载单元做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交通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单元
技术介绍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通过安装在收费车道上的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简称RSU)与安装在汽车前风挡玻璃上的车载单元(On Board Unit,简称OBU),按照符合国标GB/T20851-2007标准的专用短程通讯(DSRC)协议进行无线通讯,将具有通行功能的IC卡插入OBU卡槽,路侧单元通过车载单元对IC卡进行无线数据交换,实现不停车IC卡付费功能。相关技术中的车载单元中,用于识别IC卡是否插入到车载单元内的插卡开关往往是焊接贴片于电路板表面上,与容置IC卡的插卡空间相对设置,插卡开关本身的厚度直接影响车载单元整机的厚度。插卡开关的触发弹片伸入到插卡空间内,IC卡的背面抵压触发弹片使插卡开关接通。由于插卡开关本身的厚度较厚,会占用车载单元厚度上的空间,从而增加了车载单元的总体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车载单元。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车载单元,包括后壳、安装于所述后壳上的前壳以及夹设于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的主板;所述主板包括电路板以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所述电路板的背面与所述前壳一道界定出一个插卡空间;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背面,且位于所述插卡空间的周缘;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的触发端子伸入到所述插卡空间中。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的厚度与所述插卡空间的厚度相当,或大于所述插卡空间的厚度。优选地,所述前壳上设有与所述插卡空间相连通的插入口,所述插卡空间包括与所述插入口相对的底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包括设置于所述插卡空间的底端的第二插卡开关。优选地,所述插卡空间包括两相对的侧边,所述侧边与所述IC卡的插拔方向相平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设置在所述插卡空间的至少一个侧边上的第二插卡开关。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包括一对第二插卡开关,所述一对第二插卡开关分别设置于所述插卡空间的两相对侧边。优选地,所述一对第二插卡开关设置在所述侧边上靠近所述底端的位置。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由所述电路板的正面贯穿至背面的第一安装孔,所述防拆开关嵌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中,且底面与所述背面齐平。优选地,所述前壳上设有与所述插卡空间相连通的插入口,所述插卡空间包括两相对的侧边,所述侧边与所述IC卡的插拔方向相平行;所述前壳包括与主板相对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在与至少一个所述侧边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夹持机构,以将插入所述插卡空间的IC卡侧向夹持。优选地,所述前壳上设有与所述插卡空间相连通的插入口,所述插卡空间包括两相对的侧边,所述侧边与所述IC卡的插拔方向相平行;所述前壳包括与主板相对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在与至少一个所述侧边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导向机构,以限定所述IC卡插入所述插卡空间的插入方向。优选地,所述第一表面设有若干防磨骨,所述防磨骨由所述插入口向内延伸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插卡空间相对的区域。实施本技术的车载单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使用新型将插卡开关设置在插卡空间的周缘,让插卡开关的触发端子伸入到插卡空间中,可以让插卡空间内的IC卡直接与电路板表面贴合,避免了插卡开关在车载单元厚度上占用空间,让车载单元做薄。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车载单元在插卡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车载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车载单元正面朝上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A-A向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局部视图D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防拆开关与电路板的装配示意图;图7是第一插卡开关与电路板的装配立体示意图;图8是IC卡插入插卡空间后与插卡开关接触之前的状态示意图;图9是图1中的B-B向剖面示意图;图10是显示屏支架、显示屏及电路板的组装示意图;图11是显示屏支架的立体结构图;图12是图1中的C-C向剖面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的局部视图E的放大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背馈式天线装置安装到电路板的正面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背馈式天线装置的侧向示意图;图16是图14中背馈式天线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17是其他实施例中的背馈式天线装置安装到电路板的正面示意图;图18是图17中背馈式天线装置安装到电路板的侧向示意图;图19是图17中背馈式天线装置安装到电路板的分解示意图;图20是后壳与扁平电池的组装示意图;图21是后壳、软包电池、电路板的组装状态剖面示意图;图22是IC卡插入到前壳后的立体示意图;图23是前壳的立体示意图;图24是图12中的局部视图F的放大示意图;图25是图12中的局部视图G的放大示意图;图26是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二插卡开关在电路板上的安装示意图;图27是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二插卡开关在电路板上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3所示出了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车载单元,该车载单元可用于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其可包括主板10、前壳20、后壳30、面板40、显示屏支架50、显示屏60、扁平电池70以及太阳能板80。前壳20和后壳30相互配合,主板10夹设于前壳20和后壳30之间,面板40安装于前壳20的外表面,显示屏支架50安装在主板10上,显示屏60安装在显示屏支架50上,扁平电池70夹设在后壳30和主板10之间,太阳能板80设置在后壳30上。再如图2及图3所示,主板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电路板11、安装在电路板11的正面11a的防拆开关12、第一插卡开关13、蜂鸣器14、数据接口15、安装在电路板11背面11b的指示灯16,以及设置在电路板11上的背馈式天线装置18。电路板11的厚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在0.8~1mm之间,其正面11a与后壳30相对,电路板11的背面11b与前壳20相对,数据接口15位于电路板11的正面11a边缘,显示屏支架50安装在电路板11的背面11b。电路板11包括由其正面11a贯穿至背面11b的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单元,包括后壳(30)、安装于所述后壳(30)上的前壳(20)以及夹设于所述前壳(20)和后壳(30)之间的主板(10);所述主板(10)包括电路板(11)以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11)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17);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1)的背面(11b)与所述前壳(20)一道界定出一个插卡空间;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17)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1)的背面(11b),且位于所述插卡空间的周缘;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17)的触发端子伸入到所述插卡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单元,包括后壳(30)、安装于所述后壳(30)上的前壳(20)以及夹设于所述前壳(20)和后壳(30)之间的主板(10);所述主板(10)包括电路板(11)以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11)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17);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11)的背面(11b)与所述前壳(20)一道界定出一个插卡空间;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17)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1)的背面(11b),且位于所述插卡空间的周缘;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17)的触发端子伸入到所述插卡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17)的厚度与所述插卡空间的厚度相当,或大于所述插卡空间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20)上设有与所述插卡空间相连通的插入口(21),所述插卡空间包括与所述插入口(21)相对的底端(21d),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17)包括设置于所述插卡空间的底端(21d)的第二插卡开关(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卡空间包括两相对的侧边(21c),所述侧边(21c)与所述IC卡(90)的插拔方向相平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17)设置在所述插卡空间的至少一个侧边(21c)上的第二插卡开关(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插卡开关(17)包括一对第二插卡开关(17),所述一对第二插卡开关(17)分别设置于所述插卡空间的两相对侧边(21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阴庆国祝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