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0319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单元,包括后壳、安装于后壳上的前壳以及夹设于前壳和后壳之间的主板。主板包括电路板以及平放设置于电路板正面的至少一个扁平电池;后壳对应至少一个扁平电池设置有一个拱起部,拱起部包括与至少一个扁平电池相对的内表面;内表面包括与至少一个扁平电池相抵的压合面、和朝远离至少一个扁平电池的方向内凹形成的凹陷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电路板和后壳之间的扁平电池,可减少电池在车载单元厚度上占用的空间,让产品做得更薄,同时,在后壳的内表面设置为扁平电池膨胀预留的凹陷部,可避免扁平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膨胀时对车载单元内的部件产生挤压,防止对其他部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单元
本技术涉及智能交通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单元。
技术介绍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1n,简称ETC)通过安装在收费车道上的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简称RSU)与安装在汽车前风挡玻璃上的车载单元(OnBoard Unit,简称0BU),按照符合国标GB/T20851-2007标准的专用短程通讯(DSRC)协议进行无线通讯,将具有通行功能的IC卡插入OBU卡槽,路侧单元通过车载单元对IC卡进行无线数据交换,实现不停车IC卡付费功能。 相关技术中的车载单元通常是用柱状电池,由于柱状电池本身的结构特点,使得车载单元的厚度会较厚,看得非常不美观,无法满足产品轻薄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车载单元。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车载单元,包括后壳、安装于所述后壳上的前壳以及夹设于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的主板; 所述主板包括电路板以及平放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正面的至少一个扁平电池; 所述后壳对应所述至少一个扁平电池设置有一个拱起部,所述拱起部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扁平电池相对的内表面; 所述内表面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扁平电池相抵的压合面、和朝远离所述至少一个扁平电池的方向内凹形成的凹陷部。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扁平电池包括软包电池,所述凹陷部与所述软包电池位置对应以为所述软包电池的留出膨胀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和所述软包电池之间设有软质的第一缓冲件。 优选地,所述内表面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软包电池的外缘整圈或局部位置进行侧向定位的若干骨位。 优选地,所述凹陷部设于所述内表面上与所述软包电池中部对应的位置,或设于所述内表面上与所述软包电池的周边对应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软包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的正面之间设有软质的第二缓冲件。 优选地,所述后壳包括与所述拱起部相连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上开设有安装太阳能板的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扁平电池还包括纽扣电池,所述纽扣电池与所述软包电池并排布置。 优选地,所述车载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正面的扁平状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包括设置在侧面的出声孔;所述后壳上设有与所述出声孔位置对应的出音孔,以使所述蜂鸣器的声音能由所述出音孔向外传递。 优选地,所述主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正面上的防拆开关,所述电路板包括由所述电路板的正面贯穿至背面的第一安装孔,所述防拆开关嵌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中,且底面与所述背面齐平; 所述拱起部上设有与所述防拆开关位置对应的开孔; 所述车载单元还包括穿设在所述开孔内的防拆导杆,所述防拆导杆一端与所述防拆开关对应配合,另一端由所述开孔伸出所述后壳外侧。 实施本技术的车载单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在电路板和后壳之间的扁平电池,可减少电池在车载单元厚度上占用的空间,让产品做得更薄,同时,在后壳的内表面设置为扁平电池膨胀预留的凹陷部,可避免扁平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膨胀时对车载单元内的部件产生挤压,防止对其他部件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车载单元在插卡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车载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车载单元正面朝上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A-A向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局部视图D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防拆开关与电路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第一插卡开关与电路板的装配立体示意图; 图8是IC卡插入插卡空间后与插卡开关接触之如的状态不意图; 图9是图1中的B-B向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显示屏支架、显示屏及电路板的组装示意图; 图11是显示屏支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12是图1中的C-C向剖面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的局部视图E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背馈式天线装置安装到电路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背馈式天线装置的侧向示意图; 图16是图14中背馈式天线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7是其他实施例中的背馈式天线装置安装到电路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背馈式天线装置安装到电路板的侧向示意图; 图19是图17中背馈式天线装置安装到电路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20是后壳与扁平电池的组装示意图; 图21是后壳、软包电池、电路板的组装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22是IC卡插入到前壳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23是前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24是图12中的局部视图F的放大示意图; 图25是图12中的局部视图G的放大示意图; 图26是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二插卡开关在电路板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27是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二插卡开关在电路板上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出了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车载单元,该车载单元可用于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其可包括主板10、前壳20、后壳30、面板40、显不屏支架50、显不屏60、扁平电池70以及太阳能板80。前壳20和后壳30相互配合,主板10夹设于前壳20和后壳30之间,面板40安装于前壳20的外表面,显不屏支架50安装在主板10上,显不屏60安装在显示屏支架50上,扁平电池70夹设在后壳30和主板10之间,太阳能板80设置在后壳30上。 再如图2及图3所示,主板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电路板11、安装在电路板11的正面Ila的防拆开关12、第一插卡开关13、蜂鸣器14、数据接口 15、安装在电路板11背面Ilb的指示灯16,以及设置在电路板11上的背馈式天线装置18。电路板11的厚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在0.8?Imm之间,其正面Ila与后壳30相对,电路板11的背面Ilb与前壳20相对,数据接口 15位于电路板11的正面Ila边缘,显示屏支架50安装在电路板11的背面lib。电路板11包括由其正面Ila贯穿至背面Ilb的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2,该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2分别供防拆开关12和第一插卡开关13嵌置于其中。 如图4至图6所示,防拆开关12包括底座121、盖体122、第一开关引脚123、第二开关引脚124、开关弹片125、接触弹片126以及传动件127。防拆开关12嵌置于第一安装孔111中,且底面与电路板11的背面Ilb齐平或低于电路板11的背面11b,即底面不突出于背面lib。底座121和盖体122相互配合,底座121上包括可嵌入到第一安装孔111内的第一凸台1211,第一开关引脚123、第二开关引脚124设置在底座121上,并焊接于电路板11的正面Ila上。将防拆开关12由电路板11的正面Ila安装,并嵌入到电路板11内,减少防拆开关12在车载单元的厚度上占用空间,让车载单元做得更薄。 接触弹片126包括两相对端和设于两相对端之间的一个弹性臂1261,接触弹片126的一端与第一开关引脚123相连接,另一端的端部与第二开关引脚124位置对应,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壳(30)、安装于所述后壳(30)上的前壳(20)以及夹设于所述前壳(20)和后壳(30)之间的主板(10);所述主板(10)包括电路板(11)以及平放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1)正面(11a)的至少一个扁平电池(70);所述后壳(30)对应所述至少一个扁平电池(70)设置有一个拱起部(34),所述拱起部(34)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扁平电池(70)相对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扁平电池(70)相抵的压合面(342)、和朝远离所述至少一个扁平电池(70)的方向内凹形成的凹陷部(3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壳(30)、安装于所述后壳(30)上的前壳(20)以及夹设于所述前壳(20)和后壳(30)之间的主板(10); 所述主板(10)包括电路板(11)以及平放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1)正面(Ila)的至少一个扁平电池(70); 所述后壳(30)对应所述至少一个扁平电池(70)设置有一个拱起部(34),所述拱起部(34)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扁平电池(70)相对的内表面; 所述内表面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扁平电池(70)相抵的压合面(342)、和朝远离所述至少一个扁平电池(70)的方向内凹形成的凹陷部(3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扁平电池(70)包括软包电池(71),所述凹陷部(343 )与所述软包电池(71)位置对应以为所述软包电池(71)的留出膨胀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的边缘和所述软包电池(71)之间设有软质的第一缓冲件(34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软包电池(71)的外缘整圈或局部位置进行侧向定位的若干骨位(34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343)设于所述内表面上与所述软包电池(71)中部对应的位置,或设于所述内表面上与所述软包电池(71)的周边对应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池(71)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阴庆国祝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