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0959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单元,包括发射电路端口、接收电路端口和唤醒电路端口,以及天线、收发控制电路、射频隔离电路,所述天线、收发控制电路通过所述射频隔离电路与所述发射电路端口、接收电路端口和唤醒电路端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天线的车载单元,使电路得到合理布局,器件和走线互相干扰减低;并且发射、接收、唤醒单元端口之间进行了有效地隔离,从而可以减少或者避免了发射、接收、唤醒单元端口之间的相互干扰,满足了产品电磁兼容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不停车收费系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车载単元。
技术介绍
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该系统是通过一般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与在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的微波专用短程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 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不需停车而能交纳路桥费的目的。其中,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载电子标签称为车载単元(On Board Unit,简称0BU),安装在收费站ー侧的读写设备称为路侧单元(Road Side Unit,简称RSU),ETC系统进行收费工作吋,路侧单元识别车辆上的车载单元,计算通行费用,并自动从车辆用户的专用账户中扣除通行费。ETC終端设备车载单元(OBU)和路侧单元(RSU)以微波专用短程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交换,实现移动车载设备和路侧设备之间安全可靠的信息交換。车载单元(OBU)的无线技术平台主要包含无线接收、发射、唤醒和PLL(锁相环)频率源电路。现有的车载单元(OBU) 一般采用如图I和图2示出的双天线方案。如图I所示,
技术介绍
ー的车载单元(OBU) 100,包括第一天线111、第二天线112、发射匹配电路121、接收匹配电路122、唤醒匹配电路123,以及RF信号处理单元130、串ロ140。其中,RF信号处理单元130包括发射电路131、接收电路132、唤醒电路133、PLL频率源电路134、控制电路135。控制电路135控制RF信号处理单元130的发射、接收、唤醒等工作,PPL频率源134提供给发射电路131、接收电路132工作所需的频率源。RF信号处理单元130可以通过串ロ 140与外界进行信令交互。发射电路131和接收电路132,分别通过发射匹配电路121和接收匹配电路122,与第二天线112连接,即发射电路131和接收电路132共用第二天线112 ;唤醒电路133,通过唤醒匹配电路123,与第一天线111连接,即唤醒 电路133単独使用第一天线111。如图2所示,
技术介绍
ニ的车载单元(OBU) 200,包括第一天线211、第二天线212、发射匹配电路221、接收匹配电路222、唤醒匹配电路223,以及RF信号处理单元230、串ロ240。其中,RF信号处理单元230包括发射电路231、接收电路232、唤醒电路233、PLL频率源电路234、控制电路235。控制电路235控制RF信号处理单元230的发射、接收、唤醒等工作,PPL频率源234提供给发射电路231、接收电路232工作所需的频率源。RF信号处理单元230可以通过串ロ 240与外界进行信令交互。接收电路232和唤醒电路233,分别通过接收匹配电路222和唤醒匹配电路223,与第一天线211连接,即接收电路232和唤醒电路233共用第一天线211;发射电路231,通过发射匹配电路221,与第二天线212连接,即发射电路231单独使用第二天线212。在双天线方案中,两根天线占用了车载单元(OBU)大量宝贵的PCB面积,每根天线需占用10平方厘米,这样导致电路布局拥挤,器件和走线互相干扰严重,发射频谱杂散多,不能满足产品电磁兼容技术要求。并且在工作吋,车载单元(OBU)的无线发射、接收、唤醒単元之间互相干扰严重,导致不能进行正常使用,存在着一定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単元,在单天线布置节省PCB面积的基础上,还可以減少或者避免发射、接收、唤醒単元之间的相互干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这种车载单元,包括发射电路端ロ、接收电路端口和唤醒电路端ロ,以及天线、收发控制电路、射频隔离电路,所述天线、收发控制电路通过所述射频隔离电路与所述发射电路端ロ、接收电路端ロ和唤醒电路端ロ连接。优选地,所述的车载单元,所述射频隔离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射频隔离器件、第一射频开关和第二射频开关,所述发射电路端ロ通过第一电阻与收发控制电路连接,以 及通过第一射频开关与所述第一射频隔离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射频隔离器件的一端与天线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射频开关接地,以及分别与所述接收电路端口和唤醒电路端ロ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车载单元,所述第一射频隔离器件为第一射频微带线。优选地,所述的车载单元,所述第一射频微带线的參数为电长度1/5 λ 1/3 λ,特性阻抗30 60 Ω。优选地,所述的车载单元,所述射频隔离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三ニ极管,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并联形成RC并联电路,所述第一射频隔离器件另一端通过所述RC并联电路分别与接收电路端口和唤醒电路端ロ连接;所述第三ニ极管正极与所述RC并联电路与接收电路端口和唤醒电路端ロ连接的一端连接,负极接地。优选地,所述的车载单元,所述射频隔离电路还包括第二射频隔离器件和第三射频隔离器件,所述第二射频隔离器件连接在所述RC并联电路的一端与所述接收电路端ロ之间,所述第三射频隔离器件连接在所述RC并联电路的一端与所述唤醒电路端ロ之间。优选地,所述的车载单元,所述第二射频隔离器件为第二射频微带线,所述第三射频隔离器件为第三射频微带线。优选地,所述的车载单元,所述第二射频微带线和第三射频微带线的參数为电长度1/5 λ 1/3 λ,特性阻抗50 90 Ω。优选地,所述的车载单元,在包括发射电路端ロ、接收电路端口和唤醒电路端ロ,以及天线、收发控制电路、第一电阻、第一射频隔离器件、第一射频开关和第二射频开关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二射频隔离器件和第三射频隔离器件,所述第二射频隔离器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射频隔离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接收电路端ロ之间,所述第三射频隔离器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射频隔离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唤醒电路端ロ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干采用单天线方案,腾出了一根天线的使用面积,使电路得到合理布局,器件和走线互相干扰减低,满足产品电磁兼容技术要求。并且通过设置射频隔离电路,将发射、接收、唤醒単元端ロ之间进行有效地隔离,从而減少或者避免了发射、接收、唤醒単元端ロ之间的相互干扰,满足了产品电磁兼容技术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
技术介绍
ー的车载单元电路框图;图2为
技术介绍
ニ的车载单元电路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车载单元电路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车载单元电路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车载单元电路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车载单元电路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I如图3所示,实施例I的车载单元(OBU) 300,包括天线311、收发控制电路312、发射匹配电路321、接收匹配电路322、唤醒匹配电路323,以及RF信号处理单元330、串ロ340。其中,RF信号处理单元330包括发射电路331、接收电路332、唤醒电路333、PLL频率源电路334、控制电路335。控制电路335控制RF信号处理单元330的发射、接收、唤醒等工作,PPL频率源334提供给发射电路331、接收电路332工作所需的频率源。RF信号处理单元330可以通过串ロ 340与外界进行信令交互。发射电路331与发射匹配电路321的一端连接,接收电路332与接收匹配电路322的一端连接,唤醒电路333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电路端ロ、接收电路端口和唤醒电路端ロ,以及天线、收发控制电路、射频隔离电路,所述天线、收发控制电路通过所述射频隔离电路与所述发射电路端ロ、接收电路端ロ和唤醒电路端ロ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隔离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射频隔离器件、第一射频开关和第二射频开关,所述发射电路端ロ通过第一电阻与收发控制电路连接,以及通过第一射频开关与所述第一射频隔离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射频隔离器件的一端与天线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射频开关接地,以及分别与所述接收电路端ロ和唤醒电路端ロ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射频隔离器件为第一射频微带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射频微带线的參数为电长度1/5 λ 1/3 λ,特性阻抗30 60 Ω。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干,所述射频隔离电路还包括第ニ电阻、第一电容、第三ニ极管,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并联形成RC并联电路,所述第一射频隔离器件另一端通过所述RC并联电路分别与接收电路端口和唤醒电路端ロ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育成李怀山向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