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0081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单元,包括后壳、安装于后壳上的前壳以及夹设于前壳和后壳之间的主板。主板包括电路板以及安装于电路板正面上的防拆开关、第一插卡开关。电路板包括由电路板的正面贯穿至背面的第一安装孔,防拆开关嵌置于第一安装孔中,且底面与背面齐平。电路板包括由电路板的正面贯穿至背面的第二安装孔,第一插卡开关嵌置于第二安装孔中,且触发端子凸出于电路板的背面,或底面低于背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防拆开关和插卡开关分别嵌置在电路板上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可减少防拆开关和插卡开关在车载装置的厚度方向占用的空间,让车载单元能做得更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单元
本技术涉及智能交通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单元。
技术介绍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1011通过安装在收费车道上的路侧单元¢03(1 81(16此1丨,简称…奶与安装在汽车前风挡玻璃上的车载单元(0118081-(1此1。简称0冊),按照符合国标部/120851-2007标准的专用短程通讯(03%)协议进行无线通讯,将具有通行功能的X卡插入081卡槽,路侧单元通过车载单元对X卡进行无线数据交换,实现不停车X卡付费功能。 相关技术中的防拆开关和插卡开关通常是直接贴片到电路板的表面,由于防拆开关和插卡开关本身有一定的尺寸,需要在厚度方向预留特定的空间来放置,从而在产品厚度上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增加了产品的厚度,不能满足产品小型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车载单元。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车载单元,包括后壳、安装于所述后壳上的前壳以及夹设于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的主板;所述主板包括电路板以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正面上的防拆开关; 所述电路板包括由所述电路板的正面贯穿至背面的第一安装孔,所述防拆开关嵌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中,且底面与所述背面齐平,或底面低于所述背面。 优选地,所述防拆开关包括两个或多个引脚,所述引脚分别从该防拆开关的侧边伸出,并焊接于所述电路板的正面。 优选地,所述防拆开关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包括一可嵌入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第一凸台。 优选地,所述防拆开关还包括盖体、开关弹片、接触弹片以及传动件,所述底座和所述盖体相互配合,所述引脚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第一开关引脚、第二开关引脚; 所述接触弹片包括两相对端和设于两相对端之间的一个弹性臂,所述接触弹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引脚相连接,另一端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开关引脚位置对应,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第一开关引脚相抵,所述弹性臂提供一个使得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二开关引脚的弹力; 所述接触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盖体的内壁面相抵配合,以对所述接触弹片的活动空间限定,所述开关弹片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盖体外侧,所述盖体上设有供所述传动件穿设的传动孔,所述传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开关弹片和所述接触弹片相抵,以在所述开关弹片受到朝向所述主板方向的压力时带动所述传动件向所述盖体内移动,使得所述接触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引脚接触,让所述第一开关引脚、第二开关引脚接通。 优选地,所述主板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正面上的第一插卡开关,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由所述电路板的正面贯穿至背面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插卡开关嵌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且所述第一插卡开关的触发端子凸出于所述背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卡开关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一可嵌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第二凸台。 优选地,所述基座还包括和设于第二凸台中部的穿孔,所述第一插卡开关还包括第三开关引脚、第四开关引脚、触发弹片,所述第三开关引脚、第四开关引脚间隔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焊接于所述电路板的正面,所述第三开关引脚、第四开关引脚的自由端伸入到所述穿孔内; 所述触发弹片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凸出于所述电路板的背面,所述触发弹片的触发端与所述第三开关引脚、第四开关引脚的自由端位置对应。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的背面贴设有保护膜或涂覆有保护层。 —种车载单兀,包括后壳、安装于所述后壳上的前壳以及夹设于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的主板;所述主板包括电路板以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正面上的第一插卡开关,所述电路板包括由所述电路板的正面贯穿至背面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插卡开关嵌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且触发端子凸出于所述电路板的背面。 优选地,所述主板包括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正面上的防拆开关,所述电路板包括由所述电路板的正面贯穿至背面的第一安装孔,所述防拆开关嵌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中,且底面与所述电路板的背面齐平。 实施本技术的车载单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防拆开关和插卡开关分别嵌置在电路板上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可减少防拆开关和插卡开关在车载装置的厚度方向占用的空间,让车载单元能做得更薄。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车载单元在插卡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车载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车载单元正面朝上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向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局部视图0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防拆开关与电路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第一插卡开关与电路板的装配立体示意图; 图8是卡插入插卡空间后与插卡开关接触之如的状态不意图; 图9是图1中的8-8向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显示屏支架、显示屏及电路板的组装示意图; 图11是显示屏支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12是图1中的向剖面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的局部视图2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背馈式天线装置安装到电路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背馈式天线装置的侧向示意图; 图16是图14中背馈式天线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7是其他实施例中的背馈式天线装置安装到电路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背馈式天线装置安装到电路板的侧向示意图; 图19是图17中背馈式天线装置安装到电路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20是后壳与扁平电池的组装示意图; 图21是后壳、软包电池、电路板的组装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22是X卡插入到前壳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23是前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24是图12中的局部视图?的放大示意图; 图25是图12中的局部视图6的放大示意图; 图26是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二插卡开关在电路板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27是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二插卡开关在电路板上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出了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车载单元,该车载单元可用于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其可包括主板10、前壳20、后壳30、面板40、显不屏支架50、显不屏60、扁平电池70以及太阳能板80。前壳20和后壳30相互配合,主板10夹设于前壳20和后壳30之间,面板40安装于前壳20的外表面,显不屏支架50安装在主板10上,显不屏60安装在显示屏支架50上,扁平电池70夹设在后壳30和主板10之间,太阳能板80设置在后壳30上。 再如图2及图3所示,主板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电路板11、安装在电路板11的正面1匕的防拆开关12、第一插卡开关13、蜂鸣器14、数据接口 15、安装在电路板11背面1化的指示灯16,以及设置在电路板11上的背馈式天线装置18。电路板11的厚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在0.8?1111111之间,其正面1匕与后壳30相对,电路板11的背面116与前壳20相对,数据接口 15位于电路板11的正面1匕边缘,显示屏支架50安装在电路板11的背面11匕电路板11包括由其正面1匕贯穿至背面116的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2,该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2分别供防拆开关12和第一插卡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单元,包括后壳(30)、安装于所述后壳(30)上的前壳(20)以及夹设于所述前壳(20)和后壳(30)之间的主板(10);所述主板(10)包括电路板(11)以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11)正面(11a)上的防拆开关(1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1)包括由所述电路板(11)的正面(11a)贯穿至背面(11b)的第一安装孔(111),所述防拆开关(12)嵌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1)中,且底面与所述背面(11b)齐平,或底面低于所述背面(11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单元,包括后壳(30)、安装于所述后壳(30)上的前壳(20)以及夹设于所述前壳(20 )和后壳(30 )之间的主板(10 );所述主板(10 )包括电路板(11)以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11)正面(1 la)上的防拆开关(12),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11)包括由所述电路板(11)的正面(11a)贯穿至背面(lib)的第一安装孔(111),所述防拆开关(12 )嵌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1)中,且底面与所述背面(1 lb )齐平,或底面低于所述背面(li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拆开关(12)包括两个或多个引脚,所述引脚分别从该防拆开关(12)的侧边伸出,并焊接于所述电路板(11)的正面(11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拆开关(12)包括底座(121),所述底座(121)上包括一可嵌入所述第一安装孔(111)的第一凸台(12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拆开关(12)还包括盖体(122)、开关弹片(125)、接触弹片(126)以及传动件(127),所述底座(121)和所述盖体(122)相互配合,所述引脚包括设置在底座(121)上第一开关引脚(123)、第二开关引脚(124); 所述接触弹片(126)包括两相对端和设于两相对端之间的一个弹性臂(1261),所述接触弹片(12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引脚(123)相连接,另一端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开关引脚(124)位置对应,所述弹性臂(1261)与所述第一开关引脚(123)相抵,所述弹性臂(1261)提供一个使得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二开关引脚(124)的弹力; 所述接触弹片(126)的另一端与所述盖体(122)的内壁面相抵配合,以对所述接触弹片(126)的活动空间限定,所述开关弹片(125)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盖体(122)外侧,所述盖体(122)上设有供所述传动件(127)穿设的传动孔(1221),所述传动件(12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开关弹片(125)和所述接触弹片(126)相抵,以在所述开关弹片(125)受到朝向所述主板(10)方向的压力时带动所述传动件(127)向所述盖体(122)内移动,使得所述接触弹片(12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引脚(124)接触,让所述第一开关引脚(123)、第二开关引脚(124)接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阴庆国祝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