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及其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0581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及其调节装置,其中,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调节装置包括:电机、丝杆、质量块、动曲轴、称重传感器等;电机和丝杆通过相应的支撑块固定于底板上;电机分布于曲轴一侧,用于传动的丝杆穿过所述曲轴;质量块设置于动曲轴的另一侧,根据负载的变化,称重传感器会产生相应的信号,此信号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作用于电机,电机调节质量块的位置改变系统的质心,来平衡负载偏心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调节装置通过改变质量块的位置,来平衡负载的偏心质量,达到使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在运行时处于动态力平衡的目的。同时,降低了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振动和噪声,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及其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工程医疗机械动态平衡技术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以及用于调节该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质心位置的调节装置和自动平衡方法。
技术介绍
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应用广泛,其可用于植物、生物、微生物、遗传、病毒、医学、环保、食品、石油、化工等科研、教育部门作各类生物的精密培养、基因工程的研究、石油化工的受:热等。 现有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包括:摇板、曲轴、配重块、带轮、皮带和电动机。使用时,将培养液放入位于摇板的烧杯中,将烧杯和摇摆板固接,机芯摇板在曲轴的作用下作平动,从而达到摇匀培养液的作用。 在上述摇匀培养液的过程中,由于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高速运转,其自身惯性力及惯性力偶都不能达到平衡。因此,上述惯性力及惯性力偶通过曲轴传递作用于底座上,会使得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整体处于动不平衡状态,从而产生振动和噪声。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通过限制转速来降低由于动不平衡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但如此,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以及用于调节该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质心位置的自动平衡调节装置和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中由于动不平衡产生的振动和噪声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调节装置,其包括:电机、丝杆、质量块、动曲轴、动曲轴连接块、支撑块、导轨、称重传感器和底板; 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丝杆的一端进行固定连接,并可带动所述丝杆作旋转运动,所述支撑块为多个,所述电机和丝杆通过相应的支撑块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电机与所述称重传感器进行信号传输; 所述电机通过动曲轴连接块安装于动曲轴所述的一侧,所述丝杆穿过所述曲轴; 所述质量块设置于所述动曲轴的另一侧,且所述质量块通过连接套与所述丝杆进行固定连接,并可在所述丝杆的带动下沿位于所述底板上的导轨滑动。 作为本技术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调节装置的改进,所述转轴的一端套装有电机连接套,所述丝杆的一端套装有丝杠连接套,所述转轴和丝杆通过所述电机连接套和丝杆连接套的配合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调节装置的改进,所述支撑块包括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块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丝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支撑块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支撑块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作为本技术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调节装置的改进,所述导轨与所述丝杆平行设置,所述质量块可沿所述丝杆的轴向方向在所述导轨上滑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其包括:底座、动力装置、皮带轮、配重块、曲轴、上摇板、下摇板以及调节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皮带轮、配重块、曲轴、上摇板、下摇板以及调节装置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上摇板和下摇板相对设置,所述曲轴一端固定于所述上摇板上,另一端穿过所述下摇板与所述皮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与所述动力装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通过所述皮带轮、下摇板驱动所述上摇板摆动; 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上摇板和下摇板之间; 所述调节装置位于所述上摇板和下摇板之间,并固定于所述下摇板上,所述调节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调节装置。 作为本技术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改进,所述曲轴包括主动曲轴、第一从动曲轴、第二从动曲轴,所述主动曲轴、第一从动曲轴、第二从动曲轴一端与所述上摇板固定连接,所述主动曲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下摇板与所述皮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曲轴、第二从动曲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下摇板与所述皮带轮传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改进,所述配重块包括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一配重块与所述主动曲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配重块与所述第一从动曲轴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装置的动曲轴为所述第二从动曲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调节装置的丝杆和曲轴相互贯穿,如此,设计的传动方案简明,有效地扩大了使用该调节装置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可调节范围,简化了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线路设计。 此外,本技术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调节装置通过改变质量块的位置,来调节相应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质心位置,达到使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在运行时处于动态力平衡的目的。同时,降低了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振动和噪声,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调节装置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调节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调节装置的丝杆和曲轴相互垂直,如此,大大简化了现有的传动调节装置的结构,有效地缩小了使用该调节装置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空间体积,简化了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线路设计。 如图1所述,本技术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调节装置100包括:电机10、丝杆20、质量块30、动曲轴40、动曲轴连接块50、支撑块60、导轨70、称重传感器和底板80。 其中,电机、质量块固定在底板上,底板再通过动曲轴连接块连接在动曲轴上,其中,电机、质量块分布在动曲轴的两侧;动曲轴的上下两端安装在相应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主体支架上。 具体地,电机通过丝杆带动质量块进行运动,进而改变质量块的位置。具体地,所述电机10的转轴与所述丝杆20的一端进行固定连接,并可带动所述丝杆20作旋转运动。转轴和丝杆之间通过电机连接套11和丝杠连接套21的配合进行固连,其中,电机连接套11套装于电机10的转轴的一端,丝杠连接套21套装于丝杆20的一端,电机连接套11的另一端套装于所述丝杠连接套21上。从而,电机的转轴旋转时,可通过电机连接套和丝杠连接套带动丝杆作同步运动。 质量块30运动的具体位置是根据称重传感器采集到的负载变化信号开控制的,其中,称重传感器与电机进行信号传输,其根据接收的控制信号,控制转轴旋转特定的圈数,使质量块运动到使系统整体能够达到平衡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60为多个,所述电机10和丝杆20分别通过相应的支撑块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调节装置包括:电机、丝杆、质量块、动曲轴、动曲轴连接块、支撑块、导轨、称重传感器和底板;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丝杆的一端进行固定连接,并可带动所述丝杆作旋转运动,所述支撑块为多个,所述电机和丝杆通过相应的支撑块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电机与所述称重传感器根据负载变化进行信号传输;所述电机通过动曲轴连接块安装于所述动曲轴的一侧,所述丝杆穿过所述曲轴;所述质量块设置于所述动曲轴的另一侧,且所述质量块通过连接套与所述丝杆进行固定连接,并可在所述丝杆的带动下沿位于所述底板上的导轨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调节装置包括:电机、丝杆、质量块、动曲轴、动曲轴连接块、支撑块、导轨、称重传感器和底板; 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丝杆的一端进行固定连接,并可带动所述丝杆作旋转运动,所述支撑块为多个,所述电机和丝杆通过相应的支撑块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电机与所述称重传感器根据负载变化进行信号传输; 所述电机通过动曲轴连接块安装于所述动曲轴的一侧,所述丝杆穿过所述曲轴; 所述质量块设置于所述动曲轴的另一侧,且所述质量块通过连接套与所述丝杆进行固定连接,并可在所述丝杆的带动下沿位于所述底板上的导轨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一端套装有电机连接套,所述丝杆的一端套装有丝杠连接套,所述转轴和丝杆通过所述电机连接套和丝杆连接套的配合进行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包括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块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丝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支撑块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支撑块固定于所述底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式自动平衡振荡器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与所述丝杆平行设置,所述质量块可沿所述丝杆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志华雷鸣陶庆张晓飞陶斐陈亮刘帅张亮雷敏肖大伟高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