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微流控嵌套式高通量乳液制备装置及乳液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6064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流控技术在乳液批量生产的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流控嵌套式高通量乳液制备装置及乳液制备方法。包括多个毛细管、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水相存储容器,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分别具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微孔,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置于水相存储容器两侧并嵌设在与之固连的方管中,所述毛细管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对应的微孔且两端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方管上设有油相进口,所述水相存储容器上设有水相进口,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水相流通的通道。该装置利用毛细管固定块将多个精确制造的毛细管固定,从而将传统的单供给单生产模式变成了单供给多生产模式,可以同时制备多量的乳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流控技术在乳液批量生产的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流控嵌套式高通量乳液制备装置及乳液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化妆品工业、药物输送、医疗应用等多个领域中,经常涉及到乳液或者药物液滴的制备。界面聚合法、静电纺丝法、膜乳化法、超声振动和高速搅拌法等都是传统的微液滴制备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将天然不相溶的油相和水相混合后,通过一定的技术形成乳液。但它们在制备乳液的效率上存在各种局限性。首先,由于这些混合方法是基于宏观力学原理的,它们很难实现微观层面上的均匀混合,所得到的乳液尺寸分布范围很广,涵盖纳米级到微米级,这种液滴尺寸的多样性导致整体乳液的均一度差,可能会出现分离、凝固或其他不稳定性现象。其次,由于混合不够均匀,活性物质的分散在乳液中可能会出现局部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从而导致其吸收率不佳,低吸收率直接限制了乳液的功效,可能导致体验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再次,当液滴大小分布不均匀时,产品的外观、触感和稳定性都可能受到影响,例如,过大的液滴可能使乳液看起来浑浊,而不是清晰透明,或者可能导致乳液的触感更加油腻。最后,由于乳液的生产技术太过于依赖设备的投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嵌套式高通量乳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毛细管、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水相存储容器,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分别具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微孔,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置于水相存储容器两侧并嵌设在与之固连的方管中,所述毛细管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对应的微孔且两端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方管上设有油相进口,所述水相存储容器上设有水相进口,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水相流通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嵌套式高通量乳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进口连接第一注射泵,所述油相进口连接第二注射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嵌套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嵌套式高通量乳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毛细管、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水相存储容器,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分别具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微孔,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置于水相存储容器两侧并嵌设在与之固连的方管中,所述毛细管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对应的微孔且两端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方管上设有油相进口,所述水相存储容器上设有水相进口,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水相流通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嵌套式高通量乳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进口连接第一注射泵,所述油相进口连接第二注射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嵌套式高通量乳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两侧开设有凹槽用于水相流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嵌套式高通量乳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一侧向外延伸的毛细管的端头呈锥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振俞林凯陈亦凡杨浩陈涛孙立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