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敛式自锁紧锁防松螺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99396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敛式自锁紧锁防松螺纹,包括阴螺纹和阳螺纹;阳螺纹与阴螺纹相互配合;每牙阳螺纹包括第一引导牙侧、第一跟随牙侧以及牙顶面,第一引导牙侧与轴力方向夹角小于90°,第一引导牙侧与第一跟随牙侧之间的夹角为25°~30°,第一引导牙侧的牙侧角为3°~15°;每牙阴螺纹包括第二引导牙侧和第二跟随牙侧,第二引导牙侧的牙侧角与阳螺纹的第一引导牙侧的牙侧角保持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锁紧锁防松螺纹能够适应循环振动环境,具备自锁紧锁防松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敛式自锁紧锁防松螺纹
本技术涉及紧固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敛式自锁紧锁防松螺纹。
技术介绍
螺纹作为一种用于连接和传动的机械构件要素,凭借连接强度高、结构紧凑、拆卸方便、连接可靠等优点,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连接方式。螺纹结构的实质是斜面机构,在预紧力的作用下,依靠连接副和支承面产生的锁紧摩擦力矩实现自锁。然而,在外界载荷扰动情况下,如交变载荷、循环振动环境等,原有的自锁条件可能出现瞬时失效,螺纹副出现滑移,同时预紧力也会受到不可逆的影响。随着滑移次数的增多,预紧力消耗殆尽,连接副和支撑面的锁紧摩擦力矩也将消失,终将导致螺纹副松脱。 目前锁紧防松螺纹种类繁多,有施必牢螺纹技术,偏心螺纹技术,尼龙螺母等等。然而,上述螺纹的结构具有一共同的特征,即螺纹的牙侧,包括引导牙侧和跟随牙侧,与轴力方向的夹角中至少有一个大于90°。当施加预紧力过大或螺纹引导测磨损,将导致螺纹在引导测接触面积减小,进而减小螺纹的锁紧摩擦力矩,降低螺纹的防松性能。其中,施必牢螺纹技术在螺纹牙顶设计成一个小平面,以扩大接触面从而增加螺纹的锁紧摩擦力矩,进而提高螺纹的防松性能。但在实际应用中上述防松螺纹均存在容易滑牙的问题且防松性能也参差不齐。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防松螺纹,这种放松螺纹能够适应循环振动环境,具备自锁紧锁防松能力,并能有效防止滑牙。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自锁紧锁防松特性的螺纹,能够在循环振动载荷环境中有效防止自松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敛式自锁紧锁防松螺纹,包括螺纹主体,所述螺纹主体包括阴螺纹和阳螺纹,所述阴螺纹和所述阳螺纹相互配合;每牙所述阳螺纹包括第一引导牙侧和第一跟随牙侧;每牙所述阴螺纹包括第二引导牙侧和第二跟随牙侦牝所述第二引导牙侧的牙侧角与所述第一引导牙侧的牙侧角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导牙侧和第二引导牙侧与轴力方向之间夹角均小于9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跟随牙侧和第二跟随牙侧与轴力方向之间夹角均小于9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导牙侧与所述第一跟随牙侧之间的夹角为25°?30°,所述第一引导牙侧的牙侧角为3°?15°。 进一步地,所述轴力方向为所述阳螺纹所受预紧力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阳螺纹还包括牙顶面,所述牙顶面使所述阳螺纹的牙顶与所述阴螺纹之间具有空隙。 进一步地,具有所述阳螺纹的紧固件为螺柱或螺杆。 进一步地,具有所述阴螺纹的紧固件为螺母或螺孔。 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内敛式自锁紧锁防松螺纹,包括阴螺纹和阳螺纹,所述阴螺纹和所述阳螺纹相互配合;每牙所述阳螺纹包括第一引导牙侧和第一跟随牙侧;假定轴力方向为所述阳螺纹所受预紧力的方向时,所述第一引导牙侧与所述轴力方向之间夹角小于90。,所述第一引导牙侧与所述第一跟随牙侧之间的夹角为25。?30。,所述第一引导牙侧的牙侧角为3。?15。;每牙所述阴螺纹包括第二引导牙侧和第二跟随牙侧,所述第二引导牙侧的牙侧角与所述第一引导牙侧的牙侧角保持一致。 由此可见,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技术的自锁紧锁防松螺纹配对使用时,阴螺纹和阳螺纹的接触面之间不易“滑牙”可以有效的防止滑牙问题。对螺纹施加预紧力,可提高防松性能,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2、与传统的防松螺纹相比,本技术的自锁紧锁防松螺纹,采用内敛式受力方式;当施加轴向载荷时,阴螺纹的引导侧面呈向内收紧的趋势,从而扩大阳螺纹和阴螺纹在引导牙侧的接触面积,在同等预紧力作用下可获得更大的锁紧摩擦力矩,进而达到防松止动的效果。 3、与传统的防松螺纹相比,本技术的自锁紧锁防松螺纹,当处在循环振动载荷环境下,导致松动的回旋力与标准螺纹的作用力恰巧相反,因此在振动环境中,螺纹处于不断拧紧状态,可以有效防止自松动。 4、与传统的防松螺纹相比,本技术的自锁紧锁防松螺纹,并不依靠牙顶与侧面相互挤压获得锁紧摩擦力矩,故可减小螺纹副的伤害,提高螺纹紧固件的重复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内敛式自锁紧锁防松螺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螺纹的局部4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敛式自锁紧锁防松螺纹,螺纹主体包括阳螺纹1和阴螺纹2 ;每牙阳螺纹1包括第一引导牙侧4、第一跟随牙侧3和牙顶面5 ;以阳螺纹1所受预紧力的方向,即轴力方向?,为正方向,第一引导牙侧4与第一跟随牙侧3之间的夹角0为25。?30。;第一引导牙侧4的牙侧角0为3°?15。。每牙阴螺纹2包括第二引导牙侧7和第二跟随牙侧6,第二引导牙侧7的牙侧角0为3。?15。,且与阳螺纹1的第一引导牙侧4的牙侧角0保持一致。 本技术所含阴螺纹2和阳螺纹1相互配合使用。紧固件可为螺柱和螺母、螺柱和螺孔、螺杆和螺母、螺杆和螺孔等形式。 本实施例的阳螺纹1牙侧与轴力方向?的夹角,包括第一引导牙侧4与轴力方向?的夹角9 !和第一跟随牙侧3与轴力方向?的夹角0 !均小于90。,这种自收敛的结构使得在施加轴向载荷时,阴螺纹2的第二引导侧面7呈向内收紧的趋势,从而扩大阳螺纹1和阴螺纹2在各自引导牙侧处的接触面积,与传统的防松螺纹相比,在同等预紧力作用下可获得更大的锁紧摩擦力矩,进而达到防松止动的效果。 本实施例采用的自收敛结构还能有效减小由于螺纹副磨损带来的滑牙风险,能在承受更大的预紧力的情况下确保不发生滑牙现象。 另外,本实例中,牙顶面5使阳螺纹1的牙顶与阴螺纹2之间具有空隙,因此阳螺纹1并不依靠牙顶面5与阴螺纹2的第二跟随牙侧6的相互挤压获得锁紧摩擦力矩,故可减小螺纹副的伤害,从而提高螺纹紧固件的重复使用率。 本实施例的自锁紧锁防松螺纹,当处在循环振动载荷环境下,导致松动的回旋力与标准螺纹的作用力恰巧相反,因此在振动环境中,螺纹处于不断拧紧状态,可以有效防止自松动。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自锁紧锁防松螺纹,能够适应循环振动环境,具备自锁紧锁防松能力,并能有效防止滑牙。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敛式自锁紧锁防松螺纹,包括螺纹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主体包括阴螺纹和阳螺纹,所述阴螺纹和所述阳螺纹相互配合;每牙所述阳螺纹包括第一引导牙侧、第一跟随牙侧;每牙阴螺纹包括第二引导牙侧和第二跟随牙侧,所述第二引导牙侧的牙侧角与所述第一引导牙侧的牙侧角保持一致;所述第一引导牙侧和所述第二引导牙侧与轴力方向之间夹角均小于90°,所述第一跟随牙侧和所述第二跟随牙侧与轴力方向之间夹角均小于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敛式自锁紧锁防松螺纹,包括螺纹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主体包括阴螺纹和阳螺纹,所述阴螺纹和所述阳螺纹相互配合;每牙所述阳螺纹包括第一引导牙侧、第一跟随牙侧;每牙阴螺纹包括第二引导牙侧和第二跟随牙侧,所述第二引导牙侧的牙侧角与所述第一引导牙侧的牙侧角保持一致;所述第一引导牙侧和所述第二引导牙侧与轴力方向之间夹角均小于90°,所述第一跟随牙侧和所述第二跟随牙侧与轴力方向之间夹角均小于 9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敛式自锁紧锁防松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牙侧与所述第一跟随牙侧之间的夹角为25°?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茂众谢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底特精密紧固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