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保护头部的气囊的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930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具有保护头部的气囊的车身结构,它包括:一具有一框架部分和一后突出部分的后支柱覆盖层,该框架部分如此设置,以致能沿后侧窗玻璃框架构件的上部延伸,该后突出部分向上从上述框架部分至后窗玻璃突出,该后突出部分经由一夹紧凸台固定在车身板上;一具有侧部和后部的顶棚衬,该侧部和后部如此设置,以致它们分别与上述框架部分的背面和上述后突出部分的背面重叠;上述保护头部的气囊,它设置在上述顶棚衬的背面上;以及一支承托架,它固定在上述顶棚衬的后部附近的背面上,上述支承托架固定在上述车身板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保护头部的气囊的车身结构,其中,在汽车顶棚衬的背面侧设置一气囊,其中,顶棚衬适于用在气囊膨胀时产生的膨胀压力从一后支柱覆盖层脱开,以及其中,允许气囊经过在后支柱覆盖层与顶棚衬之间形成的间隙膨胀至乘客舱中。在支承汽车顶棚的前支柱、中间支柱和后支柱上均设置支柱覆盖层,以作为衬里。在各个覆盖层与其它衬里材料连接地方,在连接部分都设置某些装置,以便有良好的外观。作为该装置的例子知道的有JB-B-63-6384,其题为“汽车镶边零件连接部分的结构”。顺带说说,对由各个支柱支承的顶棚设置顶棚衬,以作为衬里。在顶棚衬与支柱覆盖层连接的部分,也需要有良好的外观,而且,为了在顶棚衬的周向边缘与支柱覆盖层的背面侧重叠的连接部分有一个良好的外观,以使顶棚衬的周向边缘被支柱覆盖层隐蔽,这是惯用的。有某些构造,其中,用于保护乘客的头部的气囊设置在顶棚衬的背面侧。图8示出一种车身结构,其中,气囊设置在顶棚衬的背面侧,其细节将在下面描述。图8为具有保护头部的气囊的传统车身结构的侧视图。在具有保护头部的气囊100的车身结构中,后支柱覆盖层101的框架部分102如此设置,以致能沿后侧窗玻璃框架构件的上部延伸,后支柱覆盖层101的后突出部分103向上从框架部分102的后端突出,直至后突出部分到达后窗玻璃104,顶棚衬105的侧部106和后部107分别与框架部分102的背面和后支柱覆盖层101的后突出部分103重叠,而保护头部的气囊110则设置在顶棚衬105和车身板之间的空间中。要注意,参考数字108代表后侧窗玻璃。图9为一侧视图,它示出具有保护头部的气囊的传统的车身结构的气囊处于膨胀状态。起动用于保护头部的气囊110的充气机111,气体以充气机111送至气囊113中,由此,气囊膨胀。通过气囊113的膨胀产生膨胀压力,顶棚衬105的侧部106用膨胀压力从支柱覆盖101的框架部分102朝乘客舱这一侧脱开,由此,在支柱覆盖层101的框架部分102与顶棚衬105的侧部106之间打开一间隙。这样,气囊113可经过如此打开的间隙膨胀至乘客舱中,以致后座乘客的头部可用如此膨胀的气囊113保护。不过,采用如图8所示的具有保护头部的气囊的车身结构,则顶棚衬105的后部107只能在后部107与支柱覆盖层101的后突出部分103的后面重叠时才沿车身板延伸。由此,在气囊113的膨胀压力作用在顶棚衬105的后部107的情况下,就难于用支柱覆盖层101的后突出部分103牢固地支承顶棚衬105的后部107,并且,如图9所示,可能有顶棚衬105的后部107从支柱覆盖层101的后突出部分103朝乘客舱这一侧脱开的危险。在棚顶衬105的后部107与支柱覆盖层101的后突出部分103脱开的情况下,就可能有这样的危险,即在后部107与后突出部分103之间产生一间隙,从而使气囊113还经过如此产生的间隙膨胀至乘客舱中。因此,早就希望有一种车身结构能付诸实际使用,其中,在气囊113的膨胀压力作用的情况下,气囊113可以稳定地经过支柱覆盖层101的框架部分102与顶棚衬105的侧部106之间的间隙膨胀。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保护头部的气囊的车身结构,其中,在气囊的膨胀压力作用在顶棚衬的后部的情况下,气囊可稳定地经过在支柱覆盖层的框架部分与顶棚衬的侧部之间形成的间隙膨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式,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护头部的气囊的车身结构,它包括一后支柱覆盖层和一后突出部分,该支柱覆盖层有一框架部分,它如此设置,以致能沿后侧窗玻璃框架构件的上部延伸,该后突出部分从上述框架部分的后端向上朝后窗玻璃突出,该后突出部分经由一夹紧凸台固定在车身板上;一具有侧部和后部的顶棚衬设置成分别与框架部分的背面和后突出部分的背面重叠;保护头部的气囊设置在顶棚衬的背面上;一支承托架固定在顶棚衬的后部附近的背面上;该支承托架固定在车身板上。支承托架固定在顶棚衬的后部附近的背面上,支承托架还固定在车身板上。这样,顶棚衬的后部附近可以经由支承托架固定在车身板上。按照该结构,在气囊的膨胀压力作用在顶棚衬的后部附近的情况下,顶棚衬的后部可牢固地保持与后支柱覆盖层的后突出部分的背面重叠。由此,顶棚衬的侧部可以高效地用气囊的膨胀压力与后支柱覆盖层的框架部分脱开,以便保证气囊的稳定的膨胀。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形式,提供了一种如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式所规定的具有保护头部的气囊的车身结构,其中,支承托架向后朝后突出部分延伸,以及在由于支承托架的向后延伸而形成的延伸部分中形成一定位孔,夹紧凸台就配合在定位孔中。支承托架的延伸部分向后朝后突出部分延伸,在延伸部分中形成定位孔,在孔中配合夹紧凸台。这样,通过在延伸部分中形成定位孔并通过将夹紧凸台插入如此形成的定位孔中,夹紧凸台就可以用定位孔被定位在正确的位置上。附图说明图1为从车辆的乘客舱这一侧看去的车辆侧视图,该车辆备有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保护头部的气囊的车身结构;图2为用图1的参考数字2代表的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沿图2的3-3线的剖视图;图4为沿图1的4-4线的剖视图;图5为沿图4的箭头5所指的方向看去的视图;图6A为第一说明图,它说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保护头部的气囊的车身结构的功能;图6B为另一第一说明图,它说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保护头部的气囊的车身结构的功能;图7为第二说明图,它说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保护头部的气囊的车身结构的功能;图8为传统的具有保护头部的气囊的车身结构的侧视图;和图9为一侧视图,它示出传统的具有保护头部的气囊的车身结构的保护头部的气囊膨胀的状态。下面根据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要指出,各个图应当沿参考数字所指向的方向去看。图1为从车辆的乘客舱这一侧看去的车辆侧视图,该车辆备有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保护头部的气囊的车身结构。车辆10包括前支柱覆盖层11、中间支柱覆盖层12和一车身结构20,前支柱覆盖层作为内部构件固定在前支柱的乘客舱这一侧上,中间支柱覆盖层作为内部构件固定在中间支柱的乘客舱这一侧上,车身构件在后支柱的乘客舱这一侧有一保护头部的气囊。要指出,参考数字14代表挡风玻璃;15代表前侧窗玻璃;16代表后侧窗玻璃;17代表后窗玻璃;18代表前座带;19代表后座带。在具有保护头部的气囊的车身结构20中,后支柱覆盖层25的框架部分26如此设置,以致它沿如图3所示构成车身板21的后侧窗玻璃框架构件22的上部23延伸,而后支柱覆盖层25的后突出部分27则从框架部分26的后端向上突出,直至它到达后窗玻璃17。于是,顶棚衬30的侧部31和后部32分别与框架部分26的背面和后突出部分27的背面重叠,而支承托架35则固定在顶棚衬30的背面上。以后往由支承托架35将顶棚衬30固定在车身板21上,而保护头部的气囊40则放置在顶棚衬30的背面侧。此外,一用于挂钩50的盒子51与后支柱覆盖层25的框架部分26一体地形成,而在盒子51上则设置用于挂钩50的钩子52。保护头部的气囊40的构造如下。也就是说,一充气机41放置在后支柱覆盖层25的后突出部分27的背面侧,而且充气机41还用机器螺钉41a等固定在车身板21上。以后,一气囊42固定在充气机41的远端上并能沿后支柱覆盖层25的框架部分26朝车身板21的前面延伸。气囊42以后就固定在支承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具有保护头部的气囊的车身结构,它包括: 一具有一框架部分和一后突出部分的后支柱覆盖层,该框架部分如此设置,以致能沿后侧窗玻璃框架构件的上部延伸,该后突出部分向上从上述框架部分后端至后窗玻璃突出,上述后突出部分经由一夹紧凸台固定在车身板上; 一具有侧部和后部的顶棚衬,该侧部和后部如此设置,以致它们分别与上述框架部分的背面和上述后突出部分的背面重叠; 上述保护头部的气囊,它设置在上述顶棚衬的背面上;以及 一支承托架,它固定在上述顶棚衬的后部附近的背面上,上述支承托架固定在上述车身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木丰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