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头部平整且可重复装填的气袋,该气袋包括:一袋体,由多个缓冲用空气柱组成,所述空气柱上具有多个以热封形成的节点,所述空气柱通过所述节点弯折,所述袋体形成有一容置槽,且所述袋体上具有一连通所述容置槽的袋口;多个可充气的延伸段气柱,设于所述袋口外缘的一侧,且所述延伸段气柱的边缘形成为不可充气的突出片体;延伸段片体,设于所述袋口外缘的另一侧,所述延伸段片体和所述突出片体形成为能够多次封合的置入口。该气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包装袋封口不能重复装填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袋
,尤其是指一种具头部平整且可重复装填的气袋。
技术介绍
目前,透明充气袋已广泛使用在易碎对象的包装上,于对象遭受外力冲击时,能够提供缓冲作用,以避免对象破损。现有技术有2003. 12. 29US7128211B2专利提供一封口气柱袋,其封口线以上无气柱,若要重复取用,必须破坏封口,伤到气柱,此袋报废。另现有技术JPP2003118772A专利提供一可自由开口的四方体气柱袋,其优点虽 自由取用方便,但缺点为常设开口故无法防潮,防紫外线。因此,现有技术还缺少一种可以重复装填的缓冲气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头部平整且可重复装填的气袋,解决现有技术包装袋封口不能重复装填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头部平整且可重复装填的气袋,所述气袋包括一袋体,由多个缓冲用空气柱组成,所述空气柱上具有多个以热封形成的节点,所述空气柱通过所述节点弯折,所述袋体形成有一容置槽,且所述袋体上具有一连通所述容置槽的袋口;多个可充气的延伸段气柱,设于所述袋口外缘的一侧,且所述延伸段气柱的边缘形成为不可充气的突出片体;延伸段片体,设于所述袋口外缘的另一侧,所述延伸段片体和所述突出片体形成为能够多次封合的置入口。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气袋,所述空气柱与所述延伸段气柱连通,且所述空间柱与所述延伸段气柱之间具有所述节点,所述空气柱充气,所述延伸段气柱通过在所述节点处朝所述延伸段片体一侧弯折,形成覆盖被包物的平整缓冲气柱面。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气袋,所述容置槽内放置被包物,所述空气柱被充气,所述置入口保持开口状态,所述延伸段片体与所述延伸段气柱交叠,在所述被包物的顶部形成平坦的缓冲结构。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气袋,所述容置槽内放置被包物,所述空气柱被充气,所述置入口保持开口状态,所述延伸段片体朝所述延伸段气柱一侧弯折,所述延伸段气柱朝所述延伸段片体一侧弯折,且所述延伸段片体位于所述延伸段气柱的内侧,形成为挡片以防止被包物的头部刺破所述延伸段气柱。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气袋,组成所述袋体及所述延伸段气柱的外膜或片体由非透光胶材制成,遮蔽外界光线经由所述袋口或由于袋体透视照射该容置槽内部。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气袋,所述延伸段片体的长度可等或不等于所述延伸段气柱的长度,当所述延伸段片体的长度大于所述延伸段气柱的长度时,多余部分形成一折叠块随被包物置入所述容置槽内,形成为所述置入口不封口密闭又需遮光时的自然遮盖片。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气袋,在与所述延伸段片体交接区,各邻边接连的所述延伸段气柱施以热封形成为与所述袋口配合、缩小的所述延伸段气柱。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气袋,所述节点为方块、圆点、椭圆或桥弓式形状。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气袋,所述延伸段气柱的充气形状、长短、充气面积大小以及所述突出片体的长度与被包物头部的凹凸状况相对应。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气袋,所述突出片体和所述延伸段片体在所述置入口处经多次封口、切开、再封口操作。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气袋在袋体容置槽的开口上端,分别由可充气的延伸段气柱群连同不可充气的塑料延伸段片体向上延伸,并在该延伸段的终了处预留材料(突出片体),形成延伸后新置入口可多次封合装填的结构,具有在不破坏原袋体缓冲的前提下可重复打开取用再装填封口等功能;又预先在该可充气的延伸段气柱与容置槽开口相邻处以热封方式设节点,使该延伸段气柱充气后在该容置槽处可弯折,构成为可弯折的结构,构成为头部具有平整直角缓冲密封体,能够有效起到缓冲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气袋,除可密封闭合外其塑料膜又可采用不透光塑料制作,可以增加防光功能,不用添加黑色袋,无一般封口型气袋于充气后头部形成尖角,外箱必须增大的缺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气袋的平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气袋的背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气袋的充气剖面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气袋的外观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气袋置入外箱的第一步骤(置入)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气袋置入外箱的第二步骤(封口)示意图;图4C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气袋置入外箱的第三步骤(入外箱)示意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述气袋不需要封口的正面图;图5B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述气袋不需要封口的背面图;图5C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述气袋不需要封口的充气后图示;图6A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所述气袋在延伸段侧边不需要封边情况下,形成开放气袋的平面图;图6B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所述气袋在延伸段侧边不需要封边情况下,形成开放气袋的背面图;图6C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所述气袋,在其侧边开放又不需封口的情况置入外箱的第一步骤示意图;图6D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所述气袋,在其侧边开放又不需封口的情况置入外箱的第二步骤示意图;图6E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所述气袋,在其侧边开放又不需封口的情况置入外箱的第三步骤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所述气袋对被包物头部凹凸状的第一种包装示意图;图7A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所述气袋对被包物头部凹凸状的第二种包装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所述气袋的对头部不平整的包装示意图;图9A-9C分别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所述气袋对头部圆柱体、头部气柱变化、气柱充气面积的包装示意图。主要元部件符号说明 I 袋体5被包物6 外箱10容置槽101原袋体置入口102延伸后置入口13第一袋面部14第二袋面部16 节点21第一空气柱22第二空气柱30置入口热封封口线31不可充气的延伸段片体32可充气的延伸段气柱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头部平整且可重复装填的气袋,可以同时兼顾封口防潮、防尘、防光线、防静电、缓冲保护、在不破坏原袋体缓冲的前提下可重复打开取用再装填封口等功能,并集多种功能合一的充气气袋,符合现阶段环保,节省工序,省料,减废等要求。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具头部平整且可重复装填的气袋,包含一袋体,由多个缓冲用空气柱组成,所述空气柱上具有多个以热封形成的节点,所述空气柱通过所述节点弯折,所述袋体形成有一容置槽,且所述袋体上具有一连通所述容置槽的袋口;多个可充气的延伸段气柱,设于所述袋口外缘的一侧,且所述延伸段气柱的边缘形成为不可充气的突出片体;延伸段片体,设于所述袋口外缘的另一侧,所述延伸段片体和所述突出片体形成为能够多次封合的置入口。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气袋,由塑料制成的可充气的缓冲气柱袋体,其特征为该气柱袋装置有充气自动止气的止气阀及由两片塑料膜一起热封形成多个缓冲用空气柱,形成空气柱群,将此空气柱群底部设置多个可弯折的节点,又将该袋体侧边相连热封形成一个有容置槽的袋体,本专利技术提出将容置槽上各侧面的气柱体延伸,一侧保留可充气的气柱,另一侧关闭气柱成为不可充气的塑料片体,在其后各该气柱及片体的尾端预留些材料作为封口用料,并形成新的延伸段的置入口 102,将该可充气的气柱群在容置槽开口(袋口)101处,预施热封节点16,使该可充气的延伸段气柱32,于充气后在该容置槽口处101可以弯折。实施上,于延伸段的置入口处102,置入被包物5,并将该延伸段的置入口 102封合,形成置入口热封封口线30,之后将袋体充气置入外箱6,该可充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头部平整且可重复装填的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包括:一袋体,由多个缓冲用空气柱组成,所述空气柱上具有多个以热封形成的节点,所述空气柱通过所述节点弯折,所述袋体形成有一容置槽,且所述袋体上具有一连通所述容置槽的袋口;多个可充气的延伸段气柱,设于所述袋口外缘的一侧,且所述延伸段气柱的边缘形成为不可充气的突出片体;延伸段片体,设于所述袋口外缘的另一侧,所述延伸段片体和所述突出片体形成为能够多次封合的置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耀鑫,廖国雄,尹静雯,
申请(专利权)人:廖耀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