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安全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1577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01:44
描述一种侧面安全气囊(10),侧面安全气囊(10)具有外层(12),所述外层(12)包括沿边沿(18)彼此连接的第一侧壁(14)和第二侧壁(16)。排气孔(20)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4),闭合元件(30)位于两个侧壁(14、16)之间,其中,所述闭合元件(30)包括覆盖部(32、36),所述覆盖部(32、36)经由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区域连接到所述外层(12)并且在倚靠所述第一侧壁(14)时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排气孔(20)。此外,所述闭合元件(30)还包括系绳部(34、38),所述系绳部(34、38)经由第二连接区域将所述覆盖部(32、36)与所述第二侧壁(16)连接并且当所述侧面安全气囊(10)展开未遇到障碍时阻止所述覆盖部(32、36)倚靠所述第一侧壁(14)。为了提供一种在“普通”侧面撞击期间具有良好保护性的、能防止在高负荷的情况(尤其是类似杆或树的物体穿入车辆)中被乘客压破的、并且易于制造且成本较低的侧面安全气囊,所述覆盖部(32、36)经由位于所述排气孔(20)与一边沿区域之间的或位于一边沿区域处的第一连接区域附接于所述外层,所述第二连接区域位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不同的所述排气孔(20)的另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I的前序部分的侧面安全气囊。当今的汽车技术中广泛使用了侧面安全气囊。位于车辆的内侧结构或座椅靠背中的侧面安全气囊有助于在侧面碰撞期间保护乘客,尤其是乘客的胸部。与其它安全气囊一样,侧面安全气囊需要排气以适当地保护乘客。如果不排气,乘客会被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简单地弹回到车辆内部。提供必要的排气的最简单方式是在安全气囊的外层设置永久开放的排气孔,例如,在外层的两个侧壁彼此连接的边沿区域设置排气孔。很清楚地是,如果仅使用这样简单的排气,侧面安全气囊仅会对给定重量的乘客以及限定的事故具有最优性能。对于提供在许多不同情况(不同大小/重量的乘客、“普通”侧面碰撞、或有诸如杆或树等突出障碍物的侧面碰撞)中具有高性能的侧面安全气囊已经给出了许多建议。
技术介绍
·DE 10 2006 051 552示出了具有适应性内部排气设备的侧面安全气囊。这种侧面安全气囊对于小且因此轻重量的乘客以及大且因此重的乘客具有良好性能。该排气设备包括外层的一个侧壁(即,朝向车辆内部结构的侧壁)上的排气孔以及连接到该相同侧壁(基本上围绕该排气孔且经由开口而显示)的孔盖。系绳从该孔盖延伸到外层的上部区域的另一侧壁(即,朝向乘客的侧壁)。这种几何形状使得当大的乘客冲击外层的表面时该孔盖关闭该排气孔,当小的乘客冲击外层时保持该排气孔打开,这是因为在该情况中所述系绳将该孔盖从该排气孔处拉开。通常还提供额外的排气孔,使得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排气。EP 2 008 879 Al示出了具有特殊排气装置的3腔的适应性侧面安全气囊,使得当外层的两个侧壁彼此靠近至一预定距离时排气孔会被阻挡。这具有以下的效果侧面安全气囊在“普通”侧面碰撞中“正常”地工作。在高负荷的侧面碰撞中,尤其是当类似杆或树的物体穿入车辆中时,排气孔被关闭,气体仍然保持在侧面安全气囊的气体腔中,并且防止乘客压破侧面安全气囊后撞击至车辆的较硬的侧面结构上。这种侧面安全气囊的缺点是其复杂的结构导致较高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供这样一种侧面安全气囊,其在“普通”侧面撞击期间提供良好保护,防止在高负荷的情况(尤其是类似杆或树的物体穿入车辆)中被乘客压破,易于制造且成本较低。该问题由根据权利要求I的侧面安全气囊解决。侧面安全气囊具有外层,外层包括沿一边沿彼此连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排气孔位于所述第一侧壁,闭合元件位于两个侧壁之间。所述闭合元件包括覆盖部和系绳部,所述覆盖部经由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区域连接到所述外层并且在倚靠所述第一侧壁时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排气孔,所述系绳部经由第二连接区域将所述覆盖部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并且当所述侧面安全气囊展开未遇到障碍时阻止所述覆盖部倚靠所述第一侧壁。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闭合元件经由位于所述排气孔与一边沿区域之间的或位于一边沿区域处的第一连接区域附接于所述外层,所述第二连接区域位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不同的所述排气孔的另一侧,使得所述排气孔位于这两个连接区域之间,来自所述外层的内部并朝向所述排气孔的气体流平行于第一侧壁并且至少部分沿着由第二连接区域-排气孔-第一连接区域形成的线所限定的方向产生。通过该几何形状,实现了当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预定值(即,小于系绳部的长度)时切断经由该排气孔的气体流。对气体流的这种切断在很大程度上与乘客撞击至的外层的区域无关。如本领域技术人员稍后看到的,就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侧面安全气囊具有与EP 2 008 579 Al的侧面安全气囊相同的效果,但是由于其简单结构而更易于制造。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现在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在以下示出。 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外层的俯视图;图IA是图I的放大图;图2是当侧面安全气囊展开未遇障碍时图I中沿A-A线的剖面图;图3是图2所示的部分在高负荷侧面撞击期间的情况;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外层的俯视图;图4A是图4的放大图;图5是当侧面安全气囊展开未遇障碍时图4中沿B-B线的剖面图;图6是图5所示的部分在高负荷侧面撞击期间的情况。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侧面安全气囊10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侧面安全气囊10具有外层12,外层12包括第一侧壁14和与之叠合的第二侧壁16。两个侧壁14、16沿一边沿18彼此连接,例如,通过边沿接缝40彼此连接。侧面安全气囊10的外层12从后部12b延伸到前部12a,使得边沿18显示出前边沿18a。在完全组装且被安装后的状态中,充气机(在多数情况中是气体产生器(未示出))位于两个侧壁14和16之间靠近外层12的后部12b处。外层12包括排气装置,以下对其详细描述椭圆形排气孔20位于第一侧壁14靠近前边沿18a处并且与前边沿18a的一部分平行地延伸。在第一侧壁14和第二侧壁16之间提供闭合元件。该闭合元件由基本是矩形的覆盖元件32和一系绳34组成。覆盖元件32和系绳34经由连接接缝46彼此连接。系绳34从该连接接缝46延伸到第二侧壁16。该系绳34具有高度h和长度I。多个孔34a可以位于通常由塑料织物制成的系绳34中。系绳34经由系绳接缝42连接到第二侧壁16 (参见图2)。覆盖元件32被保持在第一侧壁14和第二侧壁16之间的前边沿18a的一部分处,由此覆盖元件32通过边沿接缝40连接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因此,该边沿接缝40部分是覆盖元件32附接于外层12 (S卩,第一侧壁14和第二侧壁16)的第一连接区域。此外,覆盖元件32经由两个附接接缝44附接于第一侧壁14,其中附接接缝44沿覆盖元件32的边沿从第一边沿18a延伸到覆盖元件32的后部。以上限定是闭合元件30和侧面安全气囊10的外层12之间仅有的连接。因此,侧面安全气囊10非常易于制造。图IA中示出了以上描述的几何形状。至少具有覆盖元件32的系绳的高度的未连接区域C (参见线-双点-线图样的线)从该部分前边沿18a朝向外层12的中部/后部的方向延伸。在该未连接区域C,覆盖元件32未附接于第一侧壁,而仅附接于第二侧壁16,SP通过系绳34进行附接。排气孔20位于该未连接区域C (参见图IA和图2)中的以下两者之间前边沿18a和系绳34连接到第二侧壁16 (即,系绳34通过系绳接缝42连接到第二侧壁16)的区域之间。通过这样的几何形状,在覆盖元件32和第一侧壁14之间建立一种通道,使排气孔20与位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常规”的腔连接。根据选定的几何 形状,该通道朝向外层的后部开放。该几何形状是当安全气囊完全展开并且展平时的情况。由于系绳34的长度短于完全展开的侧面安全气囊10的最大厚度,因此气体平行于第一侧壁流过该通道,并且经过排气孔20离开外层12 (参见图2)。由于给定的几何形状,气体的流动基本上沿单一方向,这形成烟 效应(stack-effeet)。该烟園效应进一步使得覆盖元件32被朝向排气孔20 “抽吸”。由于已知的动态效应,覆盖元件的“通道”部中的总压力(静态压力加上动态压力)大于覆盖元件另一侧(即,覆盖元件和第二侧壁16之间的区域)上的压力。因此,覆盖元件32形成沿基本上平行于第一侧壁延伸的内壁。在高负荷侧面撞击的情况中,尤其是当有物体穿入车辆中时,会发生乘客0 (且由此第一侧壁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阿朗斯帕克A·D·于米埃尔S·万齐莱格埃姆N·甘津奥蒂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