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定子铁芯拉模嵌线的回转和分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9073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6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铁芯拉模嵌线的回转和分度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固定在工作台下表面的分度装置,该分度装置包括分度电机、主动轮、被动轮、摩擦轮,所述分度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轮通过传动带或传动链与被动轮连接,被动轮通过轴与摩擦轮连接,所述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让位孔,所述摩擦轮穿过让位孔后与定子夹持装置的外表面相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定子铁芯拉模嵌线的回转和分度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定子铁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定子铁芯拉模嵌线的回转和分度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定子上的绕组是定子铁芯的主要组成部分。定子绕组由线圈组以一定方式连接起来构成定子电路,与转子磁通相对运动产生感应电势,实现机械能-电能转换。根据线圈绕制的形状与嵌装布线方式不同,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类。集中式绕组的绕制和嵌装比较简单,但效率较低,运行性能也差。目前的交流电动机定子绝大部分都是应用分布式绕组,根据不同机种、型号及线圈嵌绕的工艺条件,电动机各自设计采用不同的绕组型式和规格,故其绕组的技术参数也不相同。 定子铁芯中的绕组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分布,均需要将绕组装配到定子铁芯中,绕组主要是通过绕制的方式与定子铁芯进行装配。对于目前的加工流程来说,多数是把铜线卷绕于基模上,然后再以人工方式嵌线,也有采用人工不逐槽绕嵌,加工速度较慢,产量较低。以人工方式把绕有铜线绕组的基体装入定子铁芯本体中比较费时而不易施工;人工绕线较为松散,电机设计时槽满率不宜过低影响定子铁芯性能。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10305422.5,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铁芯拉模嵌线的回转和分度装置,这种拉线机是将绕组安装在模具上,拉动模具而将绕组嵌入到嵌线槽中。其具体结构包括工作台以及在拉力作用下从定子铁芯的中心孔穿过的嵌线模具,工作台上设有沿着定子铁芯轴向方向施以拉力的拉力驱动装置,以及位于拉力驱动装置一侧的定子铁芯夹持装置;所述定子铁芯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座、连接套、支撑座、活动夹具,固定座的一端固定在工作台上,连接套设置在固定座上,支撑座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套的内壁面上,支撑座的另一端在连接套内并向连接套的径向延伸,活动夹具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套的内壁面上,活动夹具的另一端在连接套内并向连接套的径向延伸。由于在拉线过程中,当每拉完一相时,需要通过分度装置将定子铁芯转动一个角度,换到另一相进行拉线操作,然而,上述专利的分度装置结构复杂,并且通过一个电机来控制,增加了控制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电机定子铁芯拉模嵌线的回转和分度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机定子铁芯拉模嵌线的回转和分度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固定在工作台下表面的分度装置,该分度装置包括分度电机、主动轮、被动轮、摩擦轮,所述分度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轮通过传动带或传动链与被动轮连接,被动轮通过轴与摩擦轮连接,所述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让位孔,所述摩擦轮穿过让位孔后与定子夹持装置的外表面相切。 优选地,所述分度装置还包括惰轮以及支座,支座固定在工作台的下表面,惰轮固定在支座上,传动带或传动链经过所述惰轮。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本体、平面轴承、齿轮以及回转台,平面轴承固定在工作台本体上,齿轮固定在平面轴承上,回转台固定在齿轮上,工作台本体上设有一个回转驱动装置,回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以及传动齿轮,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齿轮固定连接,传动齿轮与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本体上固定有至少两个限位座,限位座均布在平面轴承和回转台周围,并与回转台形成间隙或滑动配合。 优选地,在工作台本体上固定一个周向定位装置,该周向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座、锁紧销、挡板以及手柄,安装座上设有径向的通孔,锁紧销的侧壁面上设有槽,该槽的开始端始于锁紧销的轴向端向上,槽的终止端终止于锁紧销的侧壁上,所述挡板上设有插孔,在插孔的侧壁面上设有凸起,所述挡板固定在安装座上,锁紧销的一端穿过挡板插入到安装座的通孔,并从通孔的另一端的孔口穿出后插入到回转台上圆周上的插槽中,锁紧销侧壁上的槽与凸起滑动配合,锁紧销的另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 采用了上述方案,分度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分度电机输出的扭矩传递给主动轮,主动轮将动力通过传动链传递给被动轮,被动轮带动轴转动,轴带动摩擦轮转动,摩擦轮将动力传递给定子夹持装置的固定圈,从而固定圈以其自身的轴心为轴线进行回转运动,固定圈在回转运动的同时,带动夹持在该固定圈内的定子铁芯转动。工作台的回转方式为:驱动电机工作,将输出的动力传递给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转动,齿轮带动与之连接的工作台本体转动。这样,使得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定子夹持装置相对其轴向产生一个角度,这样便于工作人员将定子铁芯从定子夹持装置上卸载下来。 说明书附图 图1为嵌线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主视图(有剖去部分的); 图3为工作台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4为周向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周向定位装置的爆炸图; I为分度装置、101为分度电机、103为被动轮、104为摩擦轮、105为惰轮。 2为工作台、201为工作台本体、202为平面轴承、203为齿轮、204为回转台、205为驱动电机、206为传动齿轮、207为限位座、208为安装座、209为锁紧销、210为挡板、211为手柄、212为通孔、213为滑槽、214为槽、215为凸起; 3为定子夹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及图2,本技术的电机定子铁芯拉模嵌线的回转和分度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固定在工作台下表面的分度装置,分度装置整体实际的安装位置为固定在工作台本体201的下表面。该分度装置包括分度电机101、主动轮、被动轮103、摩擦轮104,所述分度电机101的输出端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轮通过传动带或传动链与被动轮103连接,被动轮103通过轴与摩擦轮104连接,所述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工作台上,具体地,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工作台本体201的上表面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让位孔,所述摩擦轮104穿过让位孔后与定子夹持装置的外表面相切。具体地,让位孔位置工作台本体201上。分度装置还包括惰轮105以及支座,支座固定在工作台的下表面,惰轮105固定在支座上,传动带或传动链经过所述惰轮。通过惰轮使得传动带或传动链张紧。分度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分度电机101输出的扭矩传递给主动轮,主动轮将动力通过传动链传递给被动轮103,被动轮103带动轴转动,轴带动摩擦轮104转动,摩擦轮104将动力传递给定子夹持装置的固定圈301,从而固定圈以其自身的轴心为轴线进行回转运动,固定圈在回转运动的同时,带动夹持在该固定圈内的定子铁芯515转动,从而使得定子铁芯的角度发生变化,例如A相嵌线完毕后,换到B相继续嵌线,通过分度装置,可以轻松地完成由A相到B相的位置转换。 参照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台2包括工作台本体201、平面轴承202、齿轮203以及回转台204,平面轴承202固定在工作台本体201上,齿轮203固定在平面轴承202上,回转台204固定在齿轮203上。工作台本体上设有一个回转驱动装置,回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205以及传动齿轮206,驱动电机205的输出端与传动齿轮206固定连接,传动齿轮206与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工作台本体201上固定有至少两个限位座207,限位座207均布在平面轴承和回转台周围,并与回转台204形成间隙或滑动配合。通过限位座207可以防止工作台在工作过程中沿其径向偏移,确保工作台的位置始终处于安装位置上。限位座207包括一个本体,本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电机定子铁芯拉模嵌线的回转和分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以及固定在工作台下表面的分度装置,该分度装置包括分度电机、主动轮、被动轮、摩擦轮,所述分度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轮通过传动带或传动链与被动轮连接,被动轮通过轴与摩擦轮连接,所述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让位孔,所述摩擦轮穿过让位孔后与定子夹持装置的外表面相切。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定子铁芯拉模嵌线的回转和分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以及固定在工作台下表面的分度装置,该分度装置包括分度电机、主动轮、被动轮、摩擦轮,所述分度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轮通过传动带或传动链与被动轮连接,被动轮通过轴与摩擦轮连接,所述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让位孔,所述摩擦轮穿过让位孔后与定子夹持装置的外表面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铁芯拉模嵌线的回转和分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度装置还包括惰轮以及支座,支座固定在工作台的下表面,惰轮固定在支座上,传动带或传动链经过所述惰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铁芯拉模嵌线的回转和分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本体、平面轴承、齿轮以及回转台,平面轴承固定在工作台本体上,齿轮固定在平面轴承上,回转台固定在齿轮上,所述工作台本体上设有一个回转驱动装置,回转驱动装置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仁康仇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金康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