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带扣传感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897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扣组件,包括:上壳;与上壳相连并且包括用于定位多用途带扣传感组件的定位凸起的下壳;用于支撑多用途带扣传感组件的前部的肋状件;以及位于接线盒的前部并插在接线盒的凹槽部分中的第一和第二支撑块;与机座相连的释放按钮,用于将锁定杆的锁定棒从舌片上解锁;在滑动孔中弹性地且可移动地支撑的推出件,用于响应释放按钮将锁定到锁定杆的锁定棒的舌片推出到外部;锁定杆包括弹性地且可移动地安装在其导向面上的滑动件,用于在一个末端部分转动并将在另一末端部分处的舌片锁定或解锁;机座包括连接凹槽,用于确定与多用途带扣传感组件的连接位置;以及连接面,用于与基板的挂钩部分连接并在其底部支撑推出件,顶靠着其弧形支撑梁的内部顶面来支撑滑动件,并在其后端绕轴转动锁定杆;在该带扣组件中:    多用途带扣传感组件包括霍尔传感器部分,它包括封闭在一个封装中的彼此电连接的霍尔传感器和印刷电路板;    基板,它包括带有用于控制信号的多个端子部分的金属型板和正电压和负电压电源,端子部分具有特定的图案,形成电路附近的接线盒,以及包括多个用于将控制线和电源线端部连接于端子部分的终端座的支撑板;    可移动部件,包括引导装置,用于与推出件协作使其在基板上自由移动;安装在其中心部分的第一永磁体以及安装在其下表面的一对触头端子,用于在与金属型板接触的至少一个图案接触的金属型板上移动;以及    接线盒,由热熔材料制成并被制成在其前部具有三个分支的形式,包括封装相互电连接于相应电源终端座中的控制端子部分的控制线和电源线的连接端的至少一个部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辆中的安全带扣,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带扣传感组件,它包括结合成一体的接触式开关和非接触式开关,用以同时探测安全带扣的锁定状态和非锁定状态。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车辆带扣具有安全带,安全带安装在车辆的合适位置。在乘客系上安全带时,安全带穿过并挂在预定的位置上,例如三个点上,终止到带扣中,连接于其端部的舌片被支撑。众所周知,带扣能够在意外情况下提高乘客的安全性。安全带扣应能够识别司机和/或乘客是否系上了安全带。安全带扣通常包括机械开关,例如微动开关,用于配合舌片一起动作。因此,微动开关响应舌片插入其中而打开或关闭,从而点亮或熄灭安装在仪表盘上的警示灯,以警告有司机和/或乘客未系安全带。安全带扣还可以包括非接触式开关,例如霍尔传感器,以执行例如ECU的电子控制单元的自检功能。当有乘客未系安全带时,非接触式开关检测出车辆的异常状态以强制点亮仪表盘上的所有警示灯,同时能够执行与车辆行进相关的正确操作,例如限制车速、气囊处于工作的预备状态,等等,从而提高车辆控制的效率。但是,安全带扣的结构使得接触式和/或非接触式开关分别或一起安装在其中,在彼此分开的情况下识别安全带扣的锁定状态或非锁定状态。这种结构使得相互分开的接触和非接触式开关安装在其合适的位置,主要是下壳的底面,从而根据舌片是否在预定误差区间内插入带扣来开闭接触和/或非接触式开关。例如,由安装在带扣中与舌片共同工作的锁舌、推出件或移动部件操作这些接触和/或非接触开关。这意味着它们的安装位置是有限的且分开安装的间距是固定的。而且,该结构可能由于舌片误插入带扣中而导致开关故障。为解决这些问题,在美国专利公开号No.5,960,523(1999年10月5日)中公开了对非接触式开关的采用,其涉及一种安全带扣传感器。传感器用于直接监测或通过测量锁舌的活动来监测舌片的出现和位置。例如,通过在锁舌上放置一个小磁体并在与安全带扣相对固定的适当位置测量磁场强度,能够来监测锁舌的全部活动范围,包括其向上和向下的移动以及响应于安全带拉力的平行移动。集成电路封装中的传感器安装在锁舌随动弹簧支撑件的一个固定位置上,还包括锁舌的导板。从而磁体沿着锁舌移动以配合传感器工作。在美国专利公开号No.6,076,239(2000年6月20日)中公开了另一个典型的技术,其涉及一种带有滑动传感器的安全带扣。安全带扣包括用于安全带的带锁,带锁包括机座;用于锁住安全带舌片的锁扣件;以及将锁扣件固定在锁定状态的固定部件。由在带锁上提供的传感器件检测固定部件的位置。传感器件具有霍尔探头以及固定在固定部件上的磁体。当固定部件位于其闭合端位置时霍尔探头和磁体只彼此毗邻并彼此相对。因此,能够由传感器件检测固定部件的位置。但是,这些安全带扣只包括一个非接触式开关。为此,它的缺点是,不能用于多种用途。特别是,它必须牺牲掉在使用接触式开关时迅速对乘客发出未系安全带警告的特性,或者牺牲掉在使用非接触式开关时向控制单元发出用于自检功能的控制信号特性。因此,最好是能够同时利用接触与非接触式开关的优点。为了利用这些优点,在欧洲专利申请EP1088037A2公开的安全带扣中可以采用欧洲专利申请EP107882A1中的车辆带扣锁定状态检测装置,其方式为安全带扣包括主体机座;可滑动地连接在主体机座上的释放按钮,用于将安全带舌片从安全带扣中解锁;能够以预定角度围绕侧翼轴线转动的锁定杆;用于支撑并固定锁定杆的滑动件;以及推出件,用于将舌片沿纵向即沿主体机座的长度方向推出。主体机座具有弧形支撑梁,支撑梁整体形成在主体机座上,形成方式为,使得支撑梁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立起。支撑梁的作用是,限制滑动件的移动并增加安全带扣中安全带的结构强度。滑动件的宽度大于主体机座的宽度,并具有吸震装置,用于增加安全带扣的耐用性。释放按钮具有至少两个释放凸起,它们具有多个内倾表面,依次与滑动件的内倾凸起相接触。在安全带扣中,可以安装一个EP107882A1的锁定状态检测装置,其中,接触式开关和非接触式开关分别安装在安全带扣内部的左右表面上,与主体机座的两面相邻。安全带扣位于下壳中,从而插入的舌片不会从其中松脱。例如,当舌片被推入形成在主体机座上的插入开口时,安装在基板的可滑动开口中的推出件就向后移动。位于主体机座上端且由一弹簧弹性地支撑着的锁定杆围绕侧翼向下转动,从而使锁定棒锁定在舌片中。此时,推出件推动其从其两侧突出并伸出主体机座的末端以同时操作接触和非接触式开关。开启被称为“机械开关”的接触式开关,如微动开关,从而切断对警示灯的电源,也就意味着没有对乘客发出未系安全带的警告。操作例如包括霍尔传感器以及永磁体的多用途带扣传感组件的非接触式开关以便根据其附近的永磁体的接近情况来检测舌片的插入,从而它能够将检测信号送到电子控制单元(ECU),ECU构成车辆控制部分的一个部分,用于执行自检功能。然而,该结构显示,接触和非接触式开关安装在下壳中,彼此分开,且其相应的连线也是彼此分开的。为此,它们的安装并非易事,且需要额外的空间用于安装它们。难以在一个位置上空间高效地安装接触和非接触式开关并配合带扣使其工作。因此,该结构导致接触和非接触式开关具有不同的工作时间点,所以,不能够说,它们是在同一时间配合带扣组件工作的。该结构不适于应用该专利技术的多用途带扣传感组件,多用途带扣传感组件是结合成一体的。此处,应该注意,结合在一起的多用途带扣传感组件能够提高车辆中电子控制单元的自检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带扣传感组件,包括结合成一体的接触和非接触式开关,用于检测带扣组件的锁定或非锁定状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带扣传感组件,包括结合成一体的接触和非接触式开关,用于快速控制警示灯,并同时根据带扣组件的锁定或非锁定状态生成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带扣传感组件,包括结合成一体的接触和非接触式开关,用于根据带扣组件的锁定或非锁定状态生成至少一个控制信号并用在多种用途。根据本专利技术,带扣组件包括上壳;与上壳相连的下壳,且下壳包括用于将多用途带扣传感组件定位的定位凸起;用于支撑多用途带扣传感组件的前部的肋状件;以及位于接线盒的前部并插在接线盒的凹槽部分中的第一和第二支撑块;与机座相连的释放按钮,用于将锁定杆的锁定棒从舌片上解锁;在滑动孔中弹性地且可移动地支撑的推出件,用于响应于释放按钮,将锁定到锁定杆的锁定棒的舌片推出到外部;锁定杆包括弹性地且可移动地安装在其导向面上的滑动件,用于在一个末端部分转动并将在另一末端部分处的舌片锁定或解锁;机座包括连接凹槽,用于确定与多用途带扣传感组件的连接位置;以及连接面,用于与基板的挂钩部分连接并在其底部支撑推出件,顶靠着其弧形支撑梁的内部顶面来支撑滑动件,并在其后端绕轴转动锁定杆;在该带扣组件中多用途带扣传感组件包括,霍尔传感器部分,它包括封闭在一个封装中的彼此电连接的霍尔传感器和印刷电路板;基板,在一个端部与印刷电路板电连接,在另一个端部与具有控制线和电源线的电缆相连,该基板还具有与其上表面结合为一体的支撑板;可移动部件,能够在基板上自由移动,并包括安装在其中心部分的第一永磁体以及与金属型板接触的一对触头端子;以及接线盒,包括包含在其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在虎崔燦雨
申请(专利权)人:德尔斐自动化系统星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