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单向组件的灭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5523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6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单向组件的灭蝗装置,灭蝗箱的左部设有一层阻拦网;阻拦网左侧竖直设有一组固定套,每根固定套上插有一根毛刷,每根毛刷上沾有性外激素;阻拦网右旁的灭蝗箱下箱壁上竖直开有一个蝗虫出口,蝗虫出口下部有蝗虫收集件;灭蝗箱内设有至少两个单向组件,且最左边的单向组件位于所述蝗虫收集件右侧,每个单向组件由水平梁和单向片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毛刷沾的性外激素来吸引蝗虫,蝗虫从单向组件进入灭蝗箱内,单向组件不仅能保证蝗虫只能向左移动,还能逐步缩小蝗虫在灭蝗箱内的活动空间,进而被阻拦网拦住,最后通过蝗虫收集件收集蝗虫,以便后续将蝗虫全部杀死,灭蝗方便、高效,灭蝗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单向组件的灭蝗装置
技术介绍
蝗虫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害虫,它对性外激素比较敏感,且蝗虫主要靠性外激素吸引异性交配。为了灭蝗每年全国安排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但灭蝗效果不佳。由于蝗虫能飞,因此采用现有的灭蝗方式往往会导致蝗虫满天飞,但真正杀死的蝗虫却很少,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灭蝗效果好、成本低的带单向组件的灭蝗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单向组件的灭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蝗箱(I)和蝗虫收集件(6),其中灭蝗箱(I)的左部设有一层阻拦网(2),该阻拦网的四周与灭蝗箱⑴内壁固定,该阻拦网⑵网眼的孔径为l-3mm;所述阻拦网⑵左侧竖直设有一组固定套(3),这些固定套固定在所述灭蝗箱(I)的下箱壁内表面上,每根固定套(3)上插有一根毛刷(4),每根毛刷(4)上沾有性外激素,且灭蝗箱⑴的左箱口由密封板(5)封闭;所述阻拦网(2)右旁的灭蝗箱(I)下箱壁上竖直开有一个蝗虫出口(Ia),该蝗虫出口的下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有一个所述蝗虫收集件(6),这个蝗虫收集件位于灭蝗箱(I)下方;所述灭蝗箱(I)内从右往左设有至少两个单向组件,且最左边的单向组件位于所述蝗虫收集件(6)右侧,且每个单向组件由水平梁(7)和单向片(8)构成,其中:所述水平梁(7)上下并排设置,这些水平梁的两侧分别与灭蝗箱(I)前、后箱壁的内表面固定,且最上面、下面的一根水平梁(7)分别与灭蝗箱(I)对应的箱壁贴合;相邻两根水平梁(7)之间设有两片所述单向片(8),该单向片的两侧与灭蝗箱(I)前、后箱壁的内表面接触,这两片单向片的右端分别与两根水平梁⑵的相对端固定,而两片单向片⑶的左端悬空,且两片单向片⑶构成一个“V”字形。在上述结构中,毛刷(4)上沾有性外激素,这样就能吸引对性外激素很敏感的蝗虫,蝗虫从单向组件处进入灭蝗箱(I)内;由于单向组件的数目为至少两个,这样就能缩小蝗虫在灭蝗箱(I)内的活动空间,且多个单向组件能很有效地防止蝗虫从灭蝗箱(I)的右箱口退出,从而保证蝗虫只能向左移动,并飞向阻拦网(2),最后从灭蝗箱(I)的蝗虫出口(Ia)处落入蝗虫收集件(6)中,这样就将蝗虫收集起来,以便后续通过水淹、火烧或喷洒灭蝗药剂等方式将蝗虫全部杀死,灭蝗方便、高效,整个灭蝗过程基本不用人工干预,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通过这个装置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具有很好的技术及经济、社会价值,因为本装置不需要耗电所以使用范围和区域很广泛。在本案中,所述单向组件的数目为四个,这四个单向组件之间的间距由右往左依次减小,这样就能一步步压缩蝗虫在灭蝗箱(I)内的活动空间,从而使蝗虫尽早进入蝗虫收集件(6)中,从而提高灭蝗效率。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单向组件具有6-12根水平梁(7),且所述单向片(8)为塑料片,采用塑料片是为了让蝗虫更容易地从右往左穿过单向片(8)。为了便于安装固定,所述灭蝗箱(I)通过安装架(9)支撑在地面上。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毛刷沾的性外激素来吸引蝗虫,蝗虫从单向组件进入灭虫皇箱内,单向组件不仅能保证幢虫只能向左移动,还能逐步缩小幢虫在灭幢箱内的活动空间,进而被阻拦网拦住,最后通过蝗虫收集件将蝗虫收集起来,以便后续通过水淹、火烧或喷洒灭蝗药剂等方式将蝗虫全部杀死,灭蝗方便、高效,灭蝗成本低廉,整个灭蝗过程基本不用人工干预,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通过这个装置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具有很好的技术及经济、社会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带单向组件的灭蝗装置,主要由灭蝗箱、阻拦网2、固定套3、毛刷4、密封板5、蝗虫收集件6和单向组件构成。其中,灭蝗箱I为透明的矩形箱体,该灭蝗箱I的左、右箱口敞口,且灭蝗箱I的左箱口由密封板4封闭。灭蝗箱I水平设置,并通过安装架9支撑在地面上。灭蝗箱I的左部设有一层阻拦网2,该阻拦网2的四周与灭蝗箱I内壁固定。并且,阻拦网2网眼的孔径为l_3mm,并可进一步优选为1.2、1.4、1.8、2、2.3,2.5、2.8_,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防止蝗虫穿过阻拦网2。所述阻拦网2左侧竖直设有一组固定套3,该固定套3的数目根据蝗虫的密度决定,可以选为2-10根,这些固定套3固定在灭蝗箱I的下箱壁内表面上。每根固定套3上插有一根外购的毛刷4,每根毛刷4上沾有性外激素,且灭蝗箱I的左箱口由密封板5封闭,该密封板5的目的是防止性外激素的气味从灭蝗箱I的左箱口溢出。所述阻拦网2右旁的灭蝗箱I下箱壁上竖直开有一个蝗虫出口 la,该蝗虫出口的下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有一个所述蝗虫收集件6,这个蝗虫收集件6位于灭蝗箱I下方。作为优选,蝗虫收集件6可以选择收集带或者收集瓶,若采用收集袋,则通过抱箍箍紧在蝗虫出口 Ia外面;若采用透明的收集瓶,则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蝗虫出口 Ia外面。如图1所示,所述灭蝗箱I内从右往左设有至少两个单向组件,且最左边的单向组件位于所述蝗虫收集件6右侧,这样就能逐步缩小蝗虫在灭蝗箱I内的活动空间。单向组件在本案中的数目为四个,这四个单向组件之间的间距由右往左依次减小。每个单向组件由水平梁7和单向片8构成,其中水平梁7上下并排设置,该水平梁7的数目为4-12根,这些水平梁7的前侧与灭蝗箱I前箱壁的内表面固定,这些水平梁7的后侧与灭蝗箱I后箱壁的内表面固定。并且,最上面的一根水平梁7与灭蝗箱I的上箱壁贴合,最下面的一根水平梁7与灭蝗箱I的下箱壁贴合。相邻两根水平梁7之间设有两片单向片8,该单向片8为塑料片或薄钢片,单向片8的两侧分别与灭蝗箱I前箱壁、后箱壁的内表面接触。两片单向片8的右端分别与两根水平梁7的相对端固定,而两片单向片8的左端悬空,且两片单向片8构成一个“V”字形。当蝗虫飞过来时,会将两片单向片8的左端撞开,从而通过单向组件,蝗虫飞过后两片单向片8在弹力作用下复位,又恢复成“V”字形,这样就只能让蝗虫单向通过。作为优选,所述单向片8可以设计成弧形片,从而使就让“ V”字形的两个侧边为向外凸出的弧形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带单向组件的灭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蝗箱(I)和蝗虫收集件(6),其中灭蝗箱(I)的左部设有一层阻拦网(2),该阻拦网的四周与灭蝗箱(I)内壁固定,该阻拦网(2)网眼的孔径为l-3mm;所述阻拦网(2)左侧竖直设有一组固定套(3),这些固定套固定在所述灭蝗箱⑴的下箱壁内表面上,每根固定套⑶上插有一根毛刷(4),每根毛刷(4)上沾有性外激素,且灭蝗箱(I)的左箱口由密封板(5)封闭;所述阻拦网(2)右旁的灭蝗箱(I)下箱壁上竖直开有一个蝗虫出口(Ia),该蝗虫出口的下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有一个所述蝗虫收集件(6),这个蝗虫收集件位于灭蝗箱(I)下方; 所述灭蝗箱(I)内从右往左设有至少两个单向组件,且最左边的单向组件位于所述蝗虫收集件(6)右侧,且每个单向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单向组件的灭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蝗箱(1)和蝗虫收集件(6),其中灭蝗箱(1)的左部设有一层阻拦网(2),该阻拦网的四周与灭蝗箱(1)内壁固定,该阻拦网(2)网眼的孔径为1‑3mm;所述阻拦网(2)左侧竖直设有一组固定套(3),这些固定套固定在所述灭蝗箱(1)的下箱壁内表面上,每根固定套(3)上插有一根毛刷(4),每根毛刷(4)上沾有性外激素,且灭蝗箱(1)的左箱口由密封板(5)封闭;所述阻拦网(2)右旁的灭蝗箱(1)下箱壁上竖直开有一个蝗虫出口(1a),该蝗虫出口的下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有一个所述蝗虫收集件(6),这个蝗虫收集件位于灭蝗箱(1)下方;所述灭蝗箱(1)内从右往左设有至少两个单向组件,且最左边的单向组件位于所述蝗虫收集件(6)右侧,且每个单向组件由水平梁(7)和单向片(8)构成,其中:所述水平梁(7)上下并排设置,这些水平梁的两侧分别与灭蝗箱(1)前、后箱壁的内表面固定,且最上面、下面的一根水平梁(7)分别与灭蝗箱(1)对应的箱壁贴合;相邻两根水平梁(7)之间设有两片所述单向片(8),该单向片的两侧与灭蝗箱(1)前、后箱壁的内表面接触,这两片单向片的右端分别与两根水平梁(7)的相对端固定,而两片单向片(8)的左端悬空,且两片单向片(8)构成一个“V”字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恒翔朱国军喻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利贞元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