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外部构件的塑料薄板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777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后挡板装饰件的安装托架上形成第1开口,在加强板上形成与第1开口对应的第2开口。在门板2上形成与第1开口对应的固定孔。后挡板装饰件,加强板由装配夹接合在门板上。在装配夹上形成可与第1开口和第2开口相接合的接合槽,将加强板重叠于后挡板装饰件之上,在其第1开口,第2开口内插入装配夹的接合槽,由接合槽将后挡板装饰件与加强板接合成一体。然后,将突出于加强板表面的装配夹的前端部插入门板2的固定孔内,使后挡板装饰件与加强板结合到门板上。使用这种安装结构,即使在受温度变化等的影响后挡板装饰件发生变形时,也能较容易地进行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车辆外部构件的塑料薄板和加强板安装于主板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本专利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将车辆外部构件的塑料薄板安装于主板的安装结构。图9是表示使用这种安装结构将塑料薄板安装于主板时的构造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在这安装结构中,使用装配夹将后挡板装饰件(塑料薄板)3和加强板4一起安装于主板。即,在装配夹5的前端部上形成弹性止挡5A,在基端部上形成第1接合槽5B,第2接合槽5C。在塑料薄板3上形成可与第1接合槽接合的剪切开口,在加强板4上形成可与第2接合槽接合的剪切开口。在安装时,将装配夹的第1接合槽5B,第2接合槽5C分别接合于塑料薄板3的剪切开口,加强板4的剪切开口,然后,将装配夹5的弹性止挡5A插入主板2的固定孔2A内,使塑料薄板3与加强板4一起安装于主板。使用这种安装结构,塑料薄板3,加强板4由共同的装配夹接合于主板,因此,不用对塑料薄板3,加强板4分别使用装配夹,故可减少装配夹的使用个数,提高安装效率。但是,塑料薄板3由于其材料的原因,比如温度等的变化会发生变形。在发生变形时,安装会发生困难。即,塑料薄板3与加强板4分别被安装在装配夹5的第1接合槽5B与第2接合槽5C上,故在安装时,对塑料薄板3与加强板4要保持一定的间隔才能进行安装。因此,在塑料薄板发生变形时,就会使安装发生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安装结构,在将塑料薄板和加强板安装于主板时,即使塑料薄板发生变形,也能容易地安装。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下的安装结构。即一种用于车辆外部构件的塑料薄板的安装结构,它是使用装配夹将塑料薄板和加强板一起安装于主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装配夹由前端部,中间部和基端部所构成,在前端部上形成可弹性变形的弹性止挡,在基端部上形成接合片,在位于前端部和基端部之间的中间部上形成凸缘,在塑料薄板上形成第1开口,所述装配夹的凸缘和接合片之间所形成的接合槽可在第1开口边缘与塑料薄板接合;在加强板上形成第2开口,所述装配夹的凸缘和接合片之间所形成的接合槽可在第2开口边缘与加强板接合,通过滑动装配夹,使接合槽进入塑料薄板的第1开口和加强板的第2开口,接合塑料薄板和加强板,再将装配夹的弹性止挡插入主板的固定孔内时,使塑料薄板和加强板结合到主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安装结构,在装配夹的基端部上形成接合槽,在塑料薄板与加强板上分别形成可与接合槽相接合的第1开口和第2开口。安装时,滑动装配夹使接合槽与第1开口和第2开口接合,从而将塑料薄板与加强板接合为一体。因此,塑料薄板与加强板不必保持一定的间隔就能安装装配夹,即使塑料薄板发生变形,也能顺利地安装。优选地,在装配夹的基端部的两侧形成向外突出的接合片,且接合片的突出的方向与弹性止挡的弹性变形方向不在同一方向。最好,上述形成的向外突出的接合片的突出方向与弹性止挡的弹性变形方向呈空间相互垂直的状态。由此,因接合片突出于装配夹的基端部的两侧,因此,在将装配夹安装于塑料薄板和加强板时,可通过接合片,确认接合槽的开口方向和安装装配夹时的滑动方向。此外,接合片的突出方向与弹性止挡弹性变形成垂直状,因此,能准确地将塑料薄板定位于主板。有利的是,加强板上的第2开口的宽度比塑料薄板上的第1开口的宽度要小。因加强板上的第2开口的宽度比塑料薄板上的第1开口的宽度要小,因此,可将加强板作为基准进行安装。即使由于温度的变化,塑料薄板发生变形时,也能顺利地将其安装于主板。更有利的是,在装配夹的基端部与加强板的第2开口上设有定位机构,以在安装装配夹时,在其滑动方向上对装配夹进行定位。由于在装配夹的基端部与加强板的第2开口上设有定位机构,可由定位机构在滑动方向上对装配夹进行定位,因此,在滑动方向上,可将加强板作为基准进行安装。即使由于温度的变化,塑料薄板发生变形时,也能顺利地将其安装于主板。特别有利的是,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在加强板的第2开口的相对两侧的至少一侧形成向局部增大开口的凹面,并在与该侧相对应的装配夹的基端部对应面上形成相应的凸缘,以在安装装配夹时,在其滑动方向上对装配夹进行定位。或者,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在加强板的第2开口的相对两侧的至少一侧形成向开口突出的凸缘,并在与该侧相对应的装配夹的基端部对应面上形成相应的凹面,以在安装装配夹时,在其滑动方向上对装配夹进行定位。由此,在加强板和装配夹上以一种结构简单且加工和安装都方便的凸凹结构,实现了在滑动方向上对装配夹的定位,因此,在滑动方向上,可方便地将加强板作为基准进行安装。并且,即使由于温度的变化,塑料薄板发生变形时,也能顺利地将其安装于主板。附图说明图1是汽车的后视图,在此汽车上使用有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结构。图2是汽车的后挡板装饰件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对图2中有关安装结构部分放大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对图2中有关安装结构部分放大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装配夹的透视图。图6是装配夹的平面图。图7是后挡板装饰件3和加强板4安装在门板2上时的剖面图。图8是变形例的装配夹的正视图。图9是表示旧有的安装结构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结构。图1是汽车的后视图,在此汽车上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结构对后挡板装饰件进行安装。图2是有关后挡板装饰件部分的分解透视图。如图1所示,后挡板装饰件(塑料薄板)3被设置在汽车后门(主板)1的下部的门板2的外表面上。该后挡板装饰件3是带有号码板夹持部分3A的塑料薄板,由聚丙烯树脂或其他的热塑性树脂所形成。它具有基本上与门板2的宽度相同的长度,和能收容号码板(未示出)的宽度。如图2所示,后挡板装饰件3通过五个装配夹15与加强板4一起被安装在门板2上。其安装结构如下,在后挡板装饰件3的背面,沿其上边缘形成五个间隔相等的安装托架3B。安装托架3B突出于后挡板装饰件3的背面,在各个安装托架3B上分别形成第1开口3D或3C。即,在后挡板装饰件3的两侧形成第1开口3D,中间部分形成第1开口3C。在加强板4上,形成与第1开口3D,3C对应的第2开口4D,4C,在门板2上同样地形成与第1开口3D,3C所对应的5个四角形的固定孔2A。形成在后挡板装饰件3背面的5个安装托架3B中,对于在左侧的安装托架3B上的第1开口3D,如图2所示将其左边形成开放状态(如图3所示)。在加强板4上的第2开口4D的左侧形成与第2开口4D连通的第2插口4D’。第1开口3D与第2开口4D的形状相同,横向长度也相同。在宽度方向上,第1开口3D的宽度为a,第2开口4D的宽度为b,且b比a要小。即,第2开口4D的宽度比第1开口3D的宽度要小。右边的安装托架3B上的第1开口3D,其形状与左侧的第1开口3D成对称。即,右边的安装托架3B上的第1开口3D的右边成开放状态。在加强板4上,形成与右侧的第1开口3D对应的第2开口4D。在第2开口4D的右侧同样地形成第2插口4D’。右侧的第1开口3D和第2开口4D具有同样的形状,且横向长度相同,在宽度方向上,第1开口3D的宽度比第2开口4D的宽度要大。因此,对于左右两侧的安装托夹3B,使加强板4上的第2开口4D重叠于后挡板装饰件3上的第1开口3D后,在插口4D’插入装配夹15,向第1开口方向移动装配夹15就使装配夹的接合槽接合在第1开口和第2开口的边缘上。形成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外部构件的塑料薄板的安装结构,它是使用装配夹将塑料薄板和加强板一起安装于主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装配夹由前端部,中间部和基端部所构成,在前端部上形成可弹性变形的弹性止挡,在基端部上形成接合片,在位于前端部和基端部之间 的中间部上形成凸缘,在塑料薄板上形成第1开口,所述装配夹的凸缘和接合片之间所形成的接合槽可在第1开口边缘与塑料薄板接合;在加强板上形成第2开口,所述装配夹的凸缘和接合片之间所形成的接合槽可在第2开口边缘与加强板接合, 通过滑动装配夹,使所述接合槽接合于塑料薄板的第1开口和加强板的第2开口边缘,对塑料薄板和加强板进行固定,再将装配夹的弹性止挡插入主板的固定孔内,使塑料薄板和加强板结合到主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庭敏也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