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座椅安全带装置、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730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搭载在车辆上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中,可以有效提高座椅安全带收容操作可靠性的技术。在搭载在车辆上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1)中,当根据检测传感器(50)所检测出的卷轴(4)的转动动作信息,判定需要进行座椅安全带收容操作时,为了变成动力传递状态而进行控制,从而进行座椅安全带的卷绕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搭载在车辆上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的构筑技术。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通过对车辆乘员进行约束的座椅安全带(软带)实现对该车辆乘员的保护的座椅安全带装置是公知的。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说明了一种在座椅安全带装置中,通过电动机驱动卷轴转动而进行座椅安全带的卷绕和拉出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结构。专利文献1特表2003-5072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专利文献1所述技术中,作为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的结构,虽然提示了通过电动机进行卷轴的座椅安全带卷绕动作和拉出动作的可能性,但是在设计这种座椅安全带装置时,要求以适当状态迅速收容座椅安全带的技术。具体地说,要求消除在应该收容座椅安全带时不能收容座椅安全带却以原有状态继续拉出座椅安全带,在不需要收容座椅安全带的座椅安全带佩戴操作过程中却开始座椅安全带收容动作等各种问题。鉴于上述情况,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搭载在车辆上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中,可以有效提高座椅安全带收容操作可靠性的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构成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典型地能够适用于搭载在汽车车辆上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但是本专利技术也可以适用于搭载在汽车之外的车辆上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的构筑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第1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第1专利技术是技术方案1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技术方案1所述的该座椅安全带卷收器至少包括卷轴、电动机、动力传递机构、检测传感器以及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卷轴构成对座椅安全带进行卷绕和拉出的部件。卷绕在该卷轴上和从改卷轴上拉出的座椅安全带是佩戴在坐在座椅上的车辆乘员身上的长形带,也称作“软带”。典型的为,通过在车辆发生碰撞等约束乘员时利用座椅安全带约束坐在车辆座位上的车辆乘员,实现该车辆乘员的保护。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机构构成可以通过将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动力传递到卷轴上来进行卷轴的卷绕动作和拉出动作的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检测传感器构成检测与卷轴侧部件动作有关的动作信息的传感器。这里所说的“卷轴侧部件”不言而喻包括卷轴本身,也包括伴随着卷轴动作而动作的部件,例如座椅安全带。而且“动作信息”可以采用卷轴侧部件的动作有无、动作方向、动作速度、动作量等。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构成将动力传递机构切换到将电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卷轴上的动力传递状态或解除该动力传递的动力传递解除状态的装置。具体地说,在伴随着电动机的转动动作将动力传递机构切换为动力传递状态和动力传递解除状态的结构中,控制装置可以采用对电动机进行控制的结构;在通过动力传递机构本身的控制切换为动力传递状态和动力传递解除状态的结构中,控制装置可以采用对动力传递机构进行控制的结构。该控制装置典型地由CPU(运算处理装置)、输入输出装置、存储装置、外围装置等构成。在本专利技术中,特别是在根据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出的卷轴侧部件的动作信息判定需要进行座椅安全带收容操作时,控制装置为了变成上述动力传递状态而进行控制,从而进行座椅安全带的卷绕操作。由此进行座椅安全带的收容操作。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的这种结构,在进行座椅安全带收容操作时,通过使用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出的卷轴侧部件的动作信息,能够提高座椅安全带收容操作的可靠性。即,在本专利技术这样的可以切换为动力传递状态和动力传递解除状态的结构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中,通过与该切换无关地直接检测与座椅安全带拉出状态密切相关的卷轴侧部件的动作,能够准确地把握座椅安全带的拉出状态,因此,能够消除在应该收容座椅安全带时并未收容座椅安全带而是以原有状态继续拉出座椅安全带,在无需收容座椅安全带的座椅安全带佩戴操作过程中开始座椅安全带收容动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2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第2专利技术是技术方案2中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中,技术方案1所述的控制装置,根据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出的卷轴侧部件的动作信息,在座椅安全带佩戴解除操作后、座椅安全带佩戴操作中断后、车辆乘员下车时至少一种情况下,检测出仍持续原有的座椅安全带拉出操作状态时,则判定需要进行座椅安全带收容操作。具体地说,以形成第1状态、第2状态和第3状态中的至少一种状态为条件,判定需要进行座椅安全带收容操作,其中,第1状态为在进行座椅安全带佩戴解除操作后卷轴侧部件的转动动作停止;第2状态为在座椅安全带佩戴解除和电动机停止时,卷轴侧部件以规定量进行转动动作,然后该转动动作停止;第3状态为打开车门后卷轴侧部件的转动动作停止。根据这种结构,能够非常细致地对座椅安全带收容操作的开始条件进行设定。本专利技术的第3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第3专利技术是技术方案3中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中,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检测传感器作为卷轴侧部件检测与卷轴转动动作有关的转动动作信息。这里所说的“转动动作信息”可以采用卷轴侧部件的转动动作有无、转动角度、转动方向、转动速度、转动量等。此时,以形成第1状态、第2状态和第3状态中至少一种状态为条件,判定需要进行座椅安全带收容操作,其中,第1状态为在进行座椅安全带佩戴解除操作后卷轴侧部件的转动动作停止;第2状态为在座椅安全带佩戴解除和电动机停止时,卷轴侧部件以规定量进行转动动作,然后该转动动作停止;第3状态为打开车门后卷轴的转动动作停止。采用这种结构,通过检测传感器检测出卷轴本身的转动动作信息,能够简便地检测出卷轴侧部件的动作信息。本专利技术的第4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第4专利技术是技术方案4中的座椅安全带装置。技术方案4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至少包括座椅安全带、座椅安全带带扣、带扣开关、卷轴、电动机、动力传递机构、检测传感器、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座椅安全带是佩戴在坐在座椅上的车辆乘员身上的长形带,也称作“软带”。典型的为,通过在车辆发生碰撞等约束乘员时利用座椅安全带约束坐在车辆座位上的车辆乘员,来实现对该车辆乘员的保护。本专利技术的带扣开关构成能够检测与座椅安全带带扣对应的座椅安全带佩戴信息的带扣开关。这里所说的“座椅安全带佩戴信息”的检测状态,能够检测出在座椅安全带佩戴到座椅安全带带扣上的状态下带扣开关处于接通状态即座椅安全带佩戴操作状态,还能检测出在座椅安全带与座椅安全带带扣的佩戴解除的状态下带扣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即座椅安全带佩戴解除操作状态,还能检测出变成将座椅安全带佩戴到座椅安全带带扣上而使带扣开关变成接通状态时,切换到座椅安全带佩戴操作,此外,还能检测出变成座椅安全带与座椅安全带带扣的佩戴解除而使带扣开关变成断开状态时,切换到座椅安全带佩戴解除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卷轴、电动机、动力传递机构、检测传感器、控制装置具有与技术方案1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中的卷轴、电动机、动力传递机构、检测传感器、控制装置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特别是,在根据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出的卷轴侧部件的动作信息以及带扣开关所检测出的座椅安全带佩戴信息,判定需要进行座椅安全带收容操作时,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为了变成上述动力传递状态而进行控制,从而进行座椅安全带的卷绕操作。采用技术方案4所述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这种结构,在进行座椅安全带收容操作时,通过利用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出的卷轴侧部件的动作信息以及由带扣开关所检测出的座椅安全带佩戴信息,能够提高座椅安全带收容操作的可靠性。因而,能够消除在应该收容座椅安全带时不收容座椅安全带却持续原来的座椅安全带拉出状态,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座椅安全带进行卷绕和拉出的卷轴、电动机、可以通过将所述电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卷轴而进行所述卷轴的卷绕动作和拉出动作的动力传递机构、检测与卷轴侧部件的动作有关的动作信息的检测传感器以及使所述动 力传递机构在将所述电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卷轴的动力传递状态和解除该动力传递的动力传递解除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当根据所述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所述卷轴侧部件的动作信息判断出需要进行座椅安全带收容操作时,则控制成所述 动力传递状态,以便进行座椅安全带的卷绕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尾雅人田中康二犬塚浩二
申请(专利权)人:高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