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翅片式换热器组件及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66117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0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翅片式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1)、第二换热器(2)、第三换热器(3)、第四换热器(4)、第一连接装置(5)、第二连接装置(6)和第三连接装置(7)。该翅片式换热器组件的特点在于,通过第一连接装置(5)、第二连接装置(6)和第三连接装置(7)将第一换热器(1)、第二换热器(2)、第三换热器(3)和第四换热器(4)固定连接,围出的通风区域能够实现四面迎风换热,有效提高单位体积的换热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的换热设备采用了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组件,在一定的换热面积要求下,所述换热装置的体积相对较小,制造成本、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更便于安装。(*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翅片式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1)、第二换热器(2)、第三换热器(3)、第四换热器(4)、第一连接装置(5)、第二连接装置(6)和第三连接装置(7)。该翅片式换热器组件的特点在于,通过第一连接装置(5)、第二连接装置(6)和第三连接装置(7)将第一换热器(1)、第二换热器(2)、第三换热器(3)和第四换热器(4)固定连接,围出的通风区域能够实现四面迎风换热,有效提高单位体积的换热面积。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的换热设备采用了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组件,在一定的换热面积要求下,所述换热装置的体积相对较小,制造成本、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更便于安装。【专利说明】一种翅片式换热器组件及换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翅片式换热器组件及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机组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满足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舒适性的要求。空调机组一般包括空调室内机组和空调室外机组两部分,空调室外机组多采用翅片式换热器进行换热。 目前,空调室外机组通常采用V型、C型或II型的翅片式换热器或翅片式换热器组件,这几种翅片式换热器或翅片式换热器组件只有两面或三面迎风换热,受此限制,在通风区域内单位体积的换热面积较小,因此,在一定的换热面积要求下,将造成机组的体积比较大,导致制造成本、运输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安装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翅片式换热器组件及换热装置,该翅片式换热器组件能够提高通风区域内单位体积的换热面积,在换热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所述换热装置的体积相对较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翅片式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和第三连接装置; 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四换热器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平行且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二换热部为所述第一换热部的一端向所述第四换热器的方向延伸所形成的部位; 所述第四换热器包括第三换热部和第四换热部,所述第三换热部为所述第四换热部的靠近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方向延伸所形成的部位; 所述第三换热器包括第五换热部和第六换热部,所述第六换热部为所述第三换热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方向延伸所形成的部位; 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七换热部和第八换热部,所述第七换热部为所述第二换热部的靠近所述第六换热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方向延伸所形成的部位; 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设置在相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相对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三连接装置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三连接装置中间,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八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五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四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翅片式换热器组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三换热器构造相同,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构造相同。 优选地,在上述翅片式换热器组件中,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端板、第一侧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板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端板上设有与换热管伸出部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端板上设有与换热管伸出部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第三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翅片式换热器组件中,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三端板、第四端板、第五端板、第六端板和间隔部件; 所述第三端板上设有与换热管伸出部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三端板与所述第一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端板上设有与换热管伸出部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第四端板与所述第八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五端板上设有与换热管伸出部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五端板与所述第五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六端板上设有与换热管伸出部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第六端板与所述第四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间隔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端板和所述第四端板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端板和所述第六端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翅片式换热器组件中,所述间隔部件包括第一立柱、中间隔板和第二立柱; 所述中间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三端板和所述第四端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第五端板和所述第六端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翅片式换热器组件中,所述第三连接装置包括第七端板、第二侧板和第八端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七端板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端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七端板上设有与换热管伸出部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第七端板与所述第七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八端板上设有与换热管伸出部分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第八端板与所述第六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 一种换热装置,包括采用了上述翅片式换热器组件的换热设备。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所提供的翅片式换热器组件通过多个连接装置将多个翅片式换热器固定连接,围出的通风区域能够实现四面迎风换热,有效提高单位体积的换热面积,因此,在一定的换热面积要求下,应用了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组件的换热装置的体积相对较小,制造成本、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更便于安装。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翅片式换热器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翅片式换热器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4、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另外两种连接装置的不意图; 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翅片式换热器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翅片式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1、第二换热器2、第三换热器3、第四换热器4、第一连接装置5、第二连接装置6和第三连接装置7。 第一换热器I与第四换热器4平行且相对设置,第三换热器3与第二换热器2平行且相对设置。 相对设置是指将两个换热器的换热面相对,换热面之间的区域可以作为通风区域。为了使通风区域拥有尽可能多的换热面积,可以将相对设置的两个换热器做成带有折弯的形状,并且,两个换热器的折弯端部尽可能地靠近,以使换热面对通风区域形成包围。 参见图1和图2,实施例一中,第一换热器I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翅片式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器(1)、第二换热器(2)、第三换热器(3)、第四换热器(4)、第一连接装置(5)、第二连接装置(6)和第三连接装置(7);所述第一换热器(1)与所述第四换热器(4)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换热器(3)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1)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第二换热部为所述第一换热部的一端向所述第四换热器(4)的方向延伸所形成的部位;所述第四换热器(4)包括第三换热部和第四换热部,所述第三换热部为所述第四换热部的靠近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方向延伸所形成的部位;所述第三换热器(3)包括第五换热部和第六换热部,所述第六换热部为所述第三换热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方向延伸所形成的部位;所述第二换热器(2)包括第七换热部和第八换热部,所述第七换热部为所述第二换热部的靠近所述第六换热部的一端向所述第三换热器(3)的方向延伸所形成的部位;所述第二连接装置(6)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装置(6)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设置在相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6)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连接装置(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装置(7)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装置(5)和所述第三连接装置(7)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6)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5)和所述第三连接装置(7)中间,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八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五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四换热部的端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林邓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