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60137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9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绞车本体、定位绳锚;其中,所述定位绳锚包括定位绳、重力锚,所述定位绳的端部连接有所述重力锚;所述定位绳包括依次连接的牵引绳和连接绳,所述牵引绳与所述重力锚连接,所述连接绳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深海作业的电缆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海底电缆地震勘探作业领域,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避免深海区域中多层流、暗流、洋流、不规则流的影响,能够实现辅助海底电缆完成深海作业的精度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海底电缆最终的铺设作业精度;能够实现定位绳锚的分区收集。(*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
本技术涉及海底电缆地震勘探作业领域,尤其是一种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海底电缆地震勘探施工作业过程中,电缆铺放精度是作业的先决条件,通常电缆的精度要求为横向DC12.5m,纵向DA12.5m。当前国内外在海底电缆地震勘探施工中电缆的精度控制采用预判手段对电缆进行自由落体式铺放,人为调节船行进路径的DC及提前量DA来补偿潮汐、洋流等影响,从而把电缆的精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当前的海底电缆地震勘探主要应用于浅海区域(深度为50m的海域),上述浅海区域中采用人为调节的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精度控制效果。 然而随着水深的增加,深海(深度为10m以上的海域)区域海况愈显复杂,许多海域存在多层流、暗流、洋流、不规则流等诸多因素,传统的预判自由落体式铺放方式越来越无法将电缆的精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从而至使施工无法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能够有效避免深海区域中多层流、暗流、洋流、不规则流的影响,能够实现辅助海底电缆完成深海作业的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绞车本体、定位绳锚;其中,所述定位绳锚包括定位绳、重力锚,所述定位绳的端部连接有所述重力锚;所述定位绳包括依次连接的牵引绳和连接绳,所述牵引绳与所述重力锚连接,所述连接绳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深海作业的电缆本体;所述绞车本体设置有卷筒,所述卷筒用于缠绕待牵回定位绳锚;所述卷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侧板,所述卷筒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卷筒的中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分隔板之间的第一缠绕区域用于缠绕定位绳锚的连接绳部分,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二缠绕区域用于缠绕定位绳锚的牵引绳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绞车本体、定位绳锚;其中, 所述定位绳锚包括定位绳、重力锚,所述定位绳的端部连接有所述重力锚;所述定位绳包括依次连接的牵引绳和连接绳,所述牵引绳与所述重力锚连接,所述连接绳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深海作业的电缆本体; 所述绞车本体设置有卷筒,所述卷筒用于缠绕待牵回定位绳锚;所述卷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侧板,所述卷筒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卷筒的中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分隔板之间的第一缠绕区域用于缠绕定位绳锚的连接绳部分,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二缠绕区域用于缠绕定位绳锚的牵引绳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环状本体和第二环状本体; 所述第一环状本体具有缺口,所述第一环状本体在所述缺口处的端部均设置有尖状边缘结构,两侧相对的尖状边缘结构构成所述缺口 ; 所述第一环状本体挂接在所述第二环状本体上; 所述第二环状本体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绳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含有锚绳绞车的定位绳锚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生张振波陈华罗东杨爱兵刘东王建东王宏斌李明张海鹏柴先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