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行李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5874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车辆用行李板,其在向车辆的装配线传送时的体积不大,并且可以自行保持纵壁的弯折状态。行李板(10)具有:底壁(11),其覆盖行李空间(3)的大致整个表面;以及纵壁(12),其设置在底壁的车辆前方侧,沿折叠线(12a)可自由弯折地立起,在底壁和纵壁的连结部上,通过切割折起而形成向车辆后上方突出的盒状部(13),在其中插入配置三角标识板(6)的一部分,从而在向汽车的装配线传送时,可以使纵壁伸展而以呈平板状的状态进行传送,从而提高传送效率,此外,在将行李板安装在行李空间中的状态下,盒状部成为凸出状态,通过在盒状部中插入配置三角标识板,可以保持纵壁的立起状态,同时可以有效利用该盒状部的内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铺设在后座后方的行李空间中的车辆用行李板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铺设在行李空间中的车辆用行李板,存在例如配置在汽车后部的行李室中的行李板。实公平6-4188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行李板,其通过对薄板状的内饰材料进行压力成型,而一体地成型对应于行李室地板的底壁(底部)、对应于左右两侧面的侧壁(侧部)、对应于前表面的前侧纵壁(前部)、以及对应于后表面的后侧纵壁(后部),使侧壁从底壁的周缘以大致直角立起。在向行李室中安装所述行李板时,将前侧纵壁和后侧纵壁拉起而弯折,组装为上方开放的箱状而收纳在行李室中。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上述车辆用行李板中,在向行李室中安装时弯折的前侧纵壁和后侧纵壁,固定在行李室的前·后侧内表面而被支撑,由于该前·后侧纵壁不具有自行保持弯折状态的机能,因此在单厢汽车这样的不存在前侧内表面的情况下,前侧纵壁的支撑变得困难。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行李板,其在向车辆的装配线传送时体积不大,并且可以自行保持纵壁的弯折状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行李板,其铺设在车辆后座后方的行李空间中,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具有:底壁,其覆盖行李空间;以及纵壁,其设置在该底壁的车辆前方侧,以可自由弯折的方式立起,在所述底壁和所述纵壁的连结部处,通过切割折起而形成向车辆后方侧突出的盒-->状部,在该盒状部中插入配置车载部件的一部分或整体。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在底壁和纵壁的连结部处通过切割折起而形成的盒状部成为凸出状态,在其中插入配置车载部件的一部分或整体,可以使纵壁保持该立起状态,同时可以有效利用该盒状部的内部空间而收纳车载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行李板铺设在行李空间中的状态的斜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拆去行李板后的行李空间的斜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行李板的展开斜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行李板的组装状态的斜视图。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紧固车载部件的带状扣具的斜视图。图7是沿图4中B-B线的放大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述。图1~图7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用行李板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行李板铺设在车辆的行李空间中的状态的斜视图,图2是表示拆去行李板后的行李空间的斜视图,图3是行李板的展开斜视图,图4是表示行李板的组装状态的斜视图,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面图,图6是紧固车载部件的带状扣具的斜视图,图7是沿图4中B-B线的放大剖面图。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行李板(以下,称为行李板)10,如图1-->所示用于单厢汽车等具有背门的汽车1中,该行李板10铺设在后座2后方的行李空间3中。所述行李空间3,在拆去所述行李板10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成为备用轮胎4的收纳部分,该行李空间3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部上,设置用于将所述后座2的左·右后方脚部2a、2b安装在地板上的脚部支架(例如,滑架等)2c、2d,此外,在一侧(车体左舷侧)的脚部支架2c的车体中央侧附近,安装作为车载部件的起重器5。所述行李板10,如图3所示具有:底壁11,其覆盖行李空间3的大致整个表面;以及纵壁12,其设置在该底壁11的最里侧(车辆前方侧),沿折叠线12a以可自由弯折的方式立起,在该行李板10的一侧,横跨所述底壁11和所述纵壁12的连结部、即所述折叠线12a,如图4所示通过切割折起而形成向图面外侧(车辆后上方)突出的盒状部13,在该盒状部13中插入配置作为车载部件的折叠为棒状的三角标识板6的一部分或整体。即,所述三角标识板6以折叠为棒状的状态,将其一端部插入配置在所述盒状部13中。所述盒状部13设置在与后座2的车体右侧的脚部支架2d对应的部位,即行李板10的车辆宽度方向右侧端部,在与该行李板10的右端相隔距离L1的位置上,以与所述折叠线12a成直角、且横跨该折叠线12a的方式形成规定长度L2的狭缝13a,分别在底壁11侧和纵壁12侧设置切割折起部13b、13c。通过在使所述纵壁12沿折叠线12a立起时,将所述切割折起部13b、13c向图面外侧(车辆后上方)拉,一边沿折叠线12a反折(凸折),一边从所述狭缝13a的形成端部开始沿平行于折叠线12a延伸的辅助折叠线13d、13e凹折,如图4所示使盒状部13向图面外侧(车辆后上方)突出。在将所述三角标识板6的一端部插入所述盒状部13内的状态下,如图4及图5所示,该三角标识板6的插入端与所述脚部支架2d抵接。此外,通过使所述盒状部13设置在与所述脚部支架2d对应的-->部位上,可以如图1所示将该脚部支架13收容在盒状部13中。此外,对于插入配置在所述盒状部13中的所述三角标识板6,其从盒状部13突出的部分由横跨底壁11和纵壁12而设置的带状扣具14紧固。所述带状扣具14,如图6所示,带部件14a的一端部插入环部件14b的一侧部中,该插入端部14c通过缝制或粘接而与环部件14b结合,另一方面,带部件14a的另一端部插入所述环部件14b的另一侧,利用表面紧固部件14e以可自由拆装的方式紧固该折回端部14d。此外,所述带状扣具14如图7所示,通过将带部件14a的一般部插入形成于所述行李板10的底壁11和纵壁12上的插入孔11a、12a中而进行安装,在利用该带状扣具14固定所述三角标识板6时,使所述折回端部14d以自由的状态围绕三角标识板6的外周后,将该折回端部14d插入环部件14d而由表面紧固部件14e紧固。此外,所述三角标识板6以折叠的状态收纳在外壳6a中,在图7中利用所述带状扣具14紧固该外壳6a的外侧。此外,所述行李板10如图3所示,在底壁11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部、即车体左侧的端部上设置架部15,其具有下段凹折部15a和上段凸折部15b,该架部15比底壁11的一般部高,同时,对与该架部15的台阶部分15c对应的纵壁12以L字状进行分割(分割部分12c),使该分割后的纵壁12的分割端部12d,如图4所示与纵壁12的一般部重合,利用作为紧固部件的卡销16使该重合部分的纵壁12之间相互固定。此外,在所述纵壁12和所述分割端部12d上,预先形成用于插入所述卡销16的插入孔16a、16b。因此,通过这样利用卡销16将分割端部12d紧固在纵壁12上,可以使所述架部15的下方形成与所述台阶部15c的高度相当的空间S,以如图1所示在该空间S内收纳所述起重器5和车体左舷侧的脚部支架2c。根据如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行李板10,在向行李空间3中安装行李板10时,将平板状的行李板10的纵壁12向图面外侧(车辆-->后上方)拉起,沿折叠线12弯折而从底壁11以大致直角立起。此时,盒状部13也同时向图面外侧突出,同时将架部15沿下段凹折部15a和上段凸折部15b向上抬起,使分割端部12d与纵壁12的一般部重合,在这些插入孔16a、16b中插入卡销16而进行紧固,通过在该状态下将行李板10,如图1所示,嵌入所述行李空间3中,完成该行李板10的安装。因此,所述行李板10,在向汽车1的装配线传送时,处于使纵壁12伸展而呈平板状的状态,当然,伴随该纵壁12的伸展,盒状部13和架部15也成为伸展的状态,由于可以这样以行李板10整体伸展的状态进行传送,因此可以提高传送效率。此外,在将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行李板,其铺设在车辆后座后方的行李空间中,其特征在于,具有:底壁,其覆盖行李空间;以及纵壁,其设置在该底壁的车辆前方侧,以可自由弯折的方式立起,在所述底壁和所述纵壁的连结部处,通过切割折起而形成向车辆后方侧 突出的盒状部,在该盒状部中插入配置车载部件的一部分或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7-21 2006-1994561.一种车辆用行李板,其铺设在车辆后座后方的行李空间中,其特征在于,具有:底壁,其覆盖行李空间;以及纵壁,其设置在该底壁的车辆前方侧,以可自由弯折的方式立起,在所述底壁和所述纵壁的连结部处,通过切割折起而形成向车辆后方侧突出的盒状部,在该盒状部中插入配置车载部件的一部分或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行李板,其特征在于,盒状部设置在与后座的脚部支架对应的部位,使该脚部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宏太畑中健志铃木涉堀井和泉堀和幸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河西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