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依赖型X光动力学纳米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1052210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低氧依赖型X光动力学纳米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低氧依赖型X光动力学纳米光敏剂包括:能将高能放疗射线转化为紫外光的纳米闪烁晶体颗粒、包裹于所述纳米闪烁晶体表面的二氧化硅层、负载于所述二氧化硅层的外表面的氧化锌纳米颗粒、以及接枝于所述氧化锌纳米颗粒表面的聚乙二醇。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高能放疗射线转化为紫外光的纳米闪烁晶体作为功能内核,当其受到X射线辐照时可发射特征紫外线,并被外壳ZnO半导体量子点高效吸收,由此产生电子空穴对,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的高活性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以此对癌细胞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氧依赖型X光动力学纳米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氧依赖型X光动力学纳米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医用纳米材料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特殊疾病,对它的治疗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光动力学疗法(TOT)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效的癌症治疗技术,其整个过程涉及三种无毒的要素,分别是特定波长的光(Light)、光敏剂分子(PS)和氧气(O2)。作用机理可以简述为,特定波长的光激活光敏剂,通过复杂的光化学物理过程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物质,从而选择性地杀伤快速增殖的细胞。相比于传统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光动力学疗法(PDT)因其特有的广谱性、灵活性及微创性等优点而受到愈发广泛的研究,但其在临床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尚面临两大关键问题:1)激发光源穿透深度浅:传统光敏剂的激发光通常在紫外-可见光波段,而人体组织对该波段光具有强烈的吸收,存在激发光源的活体穿透深度低的缺点,因而使得PDT仅能应用于浅层的皮肤癌,这成为限制其广泛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2)组织氧分压依赖性高:研究表明,通常的PDT过程为II型过程,即有机光敏剂分子的三重态与基态氧分子(3O2)发生能量传递而产生细胞毒性的单线态氧(1O2),作为一个耗氧过程,当组织氧分压较低时,其单线态氧产率大大降低,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对于肿瘤常氧区域,间歇性和节律性的光照可以维持氧供给,从而保证疗效。而对于肿瘤乏氧区域,PDT却见效甚微。因此,开发具有高穿透深度、低氧依赖性的新型光动力学治疗技术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比于光动力学疗法,放疗不受活体穿透深度的限制,但却存在射线能量利用率低的缺陷,为达到预期治疗效果,需要延长放疗疗程以增加瘤区的放射剂量,然而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引起机体强烈的副作用。此外,放疗同样面临组织氧分压依赖性大的瓶颈问题,研究表明,乏氧细胞对射线表现出极强的抵抗性。因此,针对放疗技术,如何提高射线能量利用率和降低放疗技术对组织氧分压依赖性,将是肿瘤临床医学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综上所述,设计一种能有效弥补传统放疗和光动力学治疗自身缺陷的医用纳米材料,将具有重要实际的意义和临床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传统放疗和光动力学治疗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氧依赖型X光动力学治疗用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在此,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氧依赖型X光动力学纳米光敏剂,所述纳米光敏剂包括:能将高能放疗射线转化为紫外光的纳米闪烁晶体颗粒、包裹于所述纳米闪烁晶体表面的二氧化硅层、负载于所述二氧化硅层的外表面的氧化锌纳米颗粒、以及接枝于所述氧化锌纳米颗粒表面的聚乙二醇。 本专利技术以高能放疗射线转化为紫外光的纳米闪烁晶体作为功能内核,当其受到X射线辐照时可发射特征紫外线,并被外壳ZnO半导体量子点高效吸收,由此产生电子空穴对,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的高活性羟自由基(.0H)和超氧阴离子(.02_),以此对癌细胞造成破坏。由于大部分活性自由基主要从水中被激发,因此,可显著降低光动力学治疗的组织氧依赖性;同时,X射线作为光源可以弥补传统PDT穿透深度低的缺陷。这种单一激发源下的放疗和光动力学同步协同治疗具有重要的医学临床应用前景。 较佳地,所述纳米闪烁晶体为Ce3+离子掺杂LiYF4。LiYF4: Ce纳米闪烁晶体具有高光输出效率,且其在X射线辐照时发射的特征紫外线能被ZnO高效吸收。 较佳地,Ce3+离子的掺杂量为I?5wt%。具有上述掺杂量的Ce3+离子掺杂LiYF4与ZnO纳米颗粒间能实现高效的能量传递。 较佳地,所述纳米光敏剂的粒径为30?40nm,水合动力学直径为65?70nm。 较佳地,所述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3?5nm。 较佳地,所述二氧化硅层上修饰有巯基,所述氧化锌纳米颗粒通过锌离子与所述巯基之间的配位作用与所述二氧化硅层共价键合。 较佳地,所述氧化锌纳米颗粒的粒径为3?5nm。 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低氧依赖型X光动力学纳米光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反微乳液法在疏水性的能将高能放疗射线转化为紫外光的纳米闪烁晶体颗粒的表面包裹二氧化硅层,制得纳米闪烁晶体OS12颗粒;(2)采用末端带巯基的硅烷偶联剂对所得的纳米闪烁晶体OS12颗粒进行表面巯基修饰,制得纳米闪烁晶体OS12-SH颗粒;(3)将所得的纳米闪烁晶体OS12-SH颗粒与氧化锌纳米颗粒反应以使所述氧化锌纳米颗粒与所述纳米闪烁晶体OS12-SH颗粒中的巯基之间形成配位共价键合,制得纳米闪烁晶体 OS12OZnO 颗粒;(4)将所得的纳米闪烁晶体OS12OZnO颗粒与巯基聚乙二醇反应以使纳米闪烁晶体OS12OZnO颗粒中的锌离子与所述巯基聚乙二醇中的巯基形成配位共价键合,即可制得所述低氧依赖型X光动力学纳米光敏剂。 较佳地,所述纳米闪烁晶体通过油酸盐高温热解法制备。 较佳地,所述末端带疏基的娃烧偶联剂为3_疏基丙基二甲氧基娃烧、3_疏基丙基二乙氧基娃烧和/或3_疏基丁基二甲氧基娃烧。 较佳地,所述氧化锌纳米颗粒通过碱性醇解法制备。 本专利技术合成工艺简单易行、制备成本低、效率高。所制得的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分散性、稳定性以及生物相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低氧依赖型X光动力学纳米光敏剂在制备肿瘤的放疗/光动力学同步协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与现有放疗增敏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宽的光谱响应,使得该纳米材料在不同能量的X射线下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其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复合材料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生物安全性较好。与现有的光动力学治疗光敏剂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复合材料可在X射线下实现光动力学治疗,具有穿透深度不受限的特性,对于深度部原位瘤具有良好治疗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该光动力学过程为I型过程,细胞毒性的ROS主要由水中激发,具有较低的氧分压依赖性,对乏氧肿瘤也具有良好疗效。综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重要实际的意义和临床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得的LiYF4:3% Ce3+OS12OZnO-PEG纳米颗粒分散于水中的透射电镜(TEM)照片;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得的LiYF4:3% Ce3+OS12OZnO-PEG纳米颗粒分散于水中的扫描透射电镜(STEM)照片;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得的LiYF4:3% Ce3+OS12OZnO-PEG纳米颗粒的XRD图谱;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得的LiYF4:3% Ce3+OS12OZnO-PEG纳米颗粒的能谱(EDS) 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得的LiYF4:3% Ce3+OS12OZnO-PEG纳米颗粒的傅里叶红外光谱(FT-1R)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得的LiYF4:3% Ce3+纳米闪烁晶体颗粒和LiYF4:3% Ce、S12OZnO-PEG纳米颗粒的X射线激发光谱(XEL)以及实施例1所制得的超小ZnO纳米颗粒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得的LiYF4:3% Ce3+OS12OZnO-PEG纳米颗粒存在条件下,X射线照射亚甲基蓝的降解曲线与空白组的比较; 图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氧依赖型X光动力学纳米光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将高能放疗射线转化为紫外光的纳米闪烁晶体颗粒、包裹于所述纳米闪烁晶体表面的二氧化硅层、负载于所述二氧化硅层的外表面的氧化锌纳米颗粒、以及接枝于所述氧化锌纳米颗粒表面的聚乙二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氧依赖型X光动力学纳米光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将高能放疗射线转化为紫外光的纳米闪烁晶体颗粒、包裹于所述纳米闪烁晶体表面的二氧化硅层、负载于所述二氧化硅层的外表面的氧化锌纳米颗粒、以及接枝于所述氧化锌纳米颗粒表面的聚乙二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氧依赖型X光动力学纳米光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闪烁晶体为Ce3+离子掺杂LiYF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氧依赖型X光动力学纳米光敏剂,其特征在于,Ce3+离子的惨杂量为I?5 wt%0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氧依赖型X光动力学纳米光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光敏剂的粒径为30?40nm,水合动力学直径为65?70nm。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氧依赖型X光动力学纳米光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3?5nm。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氧依赖型X光动力学纳米光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层上修饰有巯基,所述氧化锌纳米颗粒通过锌离子与所述巯基之间的配位作用与所述二氧化硅层共价键合。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氧依赖型X光动力学纳米光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纳米颗粒的粒径为3?5nm。8.—种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氧依赖型X光动力学纳米光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辰步文博施剑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