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车门遮雨蓬的汽车,是在现有技术汽车的基础上,添加一个遮雨机构,该遮雨机构包括可张开和回折的遮雨蓬、用于收纳遮雨蓬的收纳盒。遮雨机构可设在车门压边上,也可遮雨机构设在车门顶框对应车门压边的位置。遮雨蓬的尾端设有伸缩杆,伸缩杆可伸出长度为40cm-80cm,伸缩杆的前端及与其对应的车门顶框位置设有相互配合的活动扣。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通用性强。不但具有较强的挡雨功能,在晴天时能很好的隐藏于汽车相应位置内,不影响汽车的美观,且生产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长,适合各类的汽车,具有非常可观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车门挡雨蓬的汽车。
技术介绍
在现代生活中,汽车已经进入到我们千家万户,作为人们方便舒适的代步工具。而现有的汽车,其车门处没有设置任何防雨装置,下雨时打开车门,雨水会打入车内,弄湿车内物件,张开的车门内板面也会遭受雨水淋洒,致使车门内部元件受损,电路损坏,给人们带来十分不便。即使如中国专利CN95219705.7《车门挡雨通风板》,也是在车门没开的情况下,起到阻止雨水飘入车内和打湿车门内侧。中国专利CN02225695.4《带自动伸缩挡雨板的公共汽车》也公开了一种应用在公共汽车上,在车的前、后门顶部设置可以自动伸缩挡雨板,但是该技术不能满足轿车的需求,因为轿车如设置一块能挡住张开车门的挡雨板,该挡雨板的宽度必然大于轿车顶的长度,不能做到将挡雨板“内藏隐蔽”,严重影响轿车外观及使用。又如中国专利号CN200420025258.9《一种折叠式车门防雨装置》所公开的技术中,在雨罩的每条扇骨中部都设有一滑环,穿过滑环设有两端分别活动设置在盒盖与雨罩盒体上的伸缩杆,这样的设计必然导致雨水从滑环与伸缩杆的间隙打入,打湿车内物件及人,严重降低雨罩防雨的功能,未能达到防雨的良好效果;即使滑环与伸缩杆密封,也会造成结构复杂化、成本提高。故此,在现有的各类汽车中,尤其是轿车,基本上都是上小下大的形式,顶小、车门玻璃是弧形、下雨开车门雨水能直接落入车内,洒在司机或乘员身上。更甚者弄湿车内的电路系统,造成汽车的电路瘫痪,以致汽车开不动或汽车失控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带车门挡雨蓬的汽车,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方便解决汽车,尤其是轿车在雨天开车门时,车内物件和人被雨水打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车门遮雨蓬的汽车,包括汽车车体及车架外壳,在外壳上设有车门,所述车架外壳上部设有与车门顶框相配合的车门压边,汽车上还设有遮雨机构,该遮雨机构包括可张开成扇形和回折的遮雨蓬、用于收纳遮雨蓬的收纳盒。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设计为遮雨机构设在车门压边上,遮雨蓬的前端与车门压边靠近车门铰位的一端固定,遮雨蓬的一侧固定在收纳盒中,车门顶框与收纳盒底部设有盛水槽,盛水槽连接有排水管道;遮雨蓬的尾端与设置在汽车车体的弧状伸缩杆连接,伸缩杆可伸出长度为40cm-80cm,伸缩杆的前端及与其对应的车门顶框位置设有相互配合的活动扣;伸缩杆为单节杆,伸缩杆的末端连接有弹簧。此形式的结构简单,单节杆不但用于带动遮雨蓬伸缩;还起到支撑遮雨蓬,防止遮雨蓬被雨水冲击而下陷。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设计是伸缩杆为末端连接固定于汽车车体的多节杆,使整体装配结构更紧凑,整体外观视觉更好。此外,杆体上还可以设有能伸缩活动的凸位,且每节杆的伸出长度相等,令多节伸缩杆的定位能力更好、收缩后结构更紧凑。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也可以是:遮雨机构设在车门顶框对应车门压边的位置,遮雨蓬的前端与车门顶框靠近车门铰位的一端固定,遮雨蓬的一侧固定在收纳盒中,车门压边与收纳盒底部设有盛水槽,盛水槽连接有排水管道。车门顶框上设有能挡住收纳盒内遮雨蓬弹出的卡位,卡位可为能伸缩的挡板,这样的设计更为简单方便、对汽车车体改动甚微。当然,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汽车上还设有控制伸缩杆前端活动扣与其对应车门顶框位置处活动扣闭合、分离或控制卡位伸缩的开关;开-->关为雨水传感器的传感自动开关或手动开关。在天气不下雨时,通过开关的控制能使雨蓬闭合,隐藏在汽车内。使本专利技术更人性化。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天气,可拆下遮雨机构进行晾干杀菌。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带车门遮雨蓬的汽车是在现有车门遮雨蓬的汽车的基础上改进,故此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通用性强。此外,本专利技术设计具有较强的挡雨功能,在晴天时能很好的隐藏于汽车相应位置内,不影响汽车的美观,且生产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长,适合各类的汽车,具有非常可观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带车门遮雨蓬的汽车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汽车实施例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汽车实施例2的A-A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汽车实施例3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有技术的汽车,包括汽车车体及车架外壳,在外壳上设有车门,车架外壳上部设有与车门顶框相配合的车门压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作出改进,其改进主要是为汽车上设有遮雨机构,该遮雨机构包括可张开和回折的遮雨蓬、用于收纳遮雨蓬的收纳盒。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所述汽车的遮雨机构设在车门压边6上,遮雨蓬4的前端与车门压边6靠近车门铰位的一端固定,遮雨蓬4的一侧固定在收纳盒5中,收纳盒5的底部与车门顶框7上设有盛水槽8,盛水槽8连接有排水管道9,车架外壳2的车顶夹层设有与遮雨机构连接的圆弧单节伸缩杆10,伸缩杆弧度长度为60cm。伸缩杆10的末端连接有弹簧12,弹簧12另一端与汽车固定连接。伸缩杆10的前端及与其对应车门顶框7位置处设有相互配合的活动扣11,汽车上设有控制伸缩杆10前端活动扣11与其对应车门顶框位置处活动扣11闭合、分离的雨水传感自动开-->关15。当下雨时,雨水传感自动开关15就会控制伸缩杆10前端的活动扣11与其对应车门顶框7位置处的活动扣11闭合连接,人下车时打开车门,伸缩杆10拉出,雨蓬随之展开成扇形,防止雨水打入车内或打湿人体,关车门时,弹簧12便会把伸缩杆10拉回,雨蓬回收,车门关闭;晴天时,伸缩杆10前端的活动扣11与其对应车门顶框位置处的活动扣11受雨水传感自动开关15控制而分开,人打开车门时,雨蓬不会随之展开。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相对实施例1,以伸缩杆10′取代实施例1的伸缩杆10。如图3所示,该伸缩杆10′设计为5节长度相等、相互连接配合的杆,每节杆的长度为12cm,杆体上设有能伸缩活动的凸位13,整个伸缩杆10′的末端机械固定在车顶夹层,通过凸位13的伸缩能实现每节杆体的伸缩紧密连接并固定。当下雨时,雨水感应器开启传感自动开关15′,伸缩杆10′前端的活动扣11′与其对应车门顶框7′位置处的活动扣11′连接闭合,人下车打开车门时,遮雨蓬4′随着伸缩杆的伸出而展开,形成扇形雨蓬,达到遮雨的效果;关闭车门,伸缩杆10′缩入车顶内层。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2更为简单方便。如图4所示,所述汽车的遮雨机构设在车门顶框7″对应车门压边6″的位置,遮雨蓬4″的前端与车门顶框7″靠近车门铰位的一端固定,遮雨蓬4″的一侧固定在收纳盒5″中,车门压边6″与收纳盒5″底部都设有盛水槽8″,盛水槽8″连接有排水管道9″,车门顶框7″上设有能挡住收纳盒5″内遮雨蓬4″弹出的挡板卡位14,汽车上并设有控制挡板伸缩的手动开关15″。当下雨时按下手动开关15″,挡板14缩入车门内,打开车门,遮雨蓬4″随之弹出展开,形成扇形雨罩,避免车内物体和人被雨打湿。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车门遮雨蓬的汽车,包括汽车车体(1)及车架外壳(2),在外壳(2)上设有车门(3),所述车架外壳(2)上部设有与车门顶框(7,7′,7″)相配合的车门压边(6,6′,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还设有遮雨机构,该遮雨机构包括可张开和回折的遮雨蓬(4,4′,4″)、用于收纳遮雨蓬(4,4′,4″)的收纳盒(5,5′,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车门遮雨蓬的汽车,包括汽车车体(1)及车架外壳(2),在外壳(2)上设有车门(3),所述车架外壳(2)上部设有与车门顶框(7,7′,7″)相配合的车门压边(6,6′,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还设有遮雨机构,该遮雨机构包括可张开和回折的遮雨蓬(4,4′,4″)、用于收纳遮雨蓬(4,4′,4″)的收纳盒(5,5′,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车门遮雨蓬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雨机构设在车门压边(6,6′)上,遮雨蓬(4,4′)的前端与车门压边(6,6′)靠近车门铰位的一端固定,遮雨蓬(4,4′)的一侧固定在收纳盒(5,5′)中,车门顶框(7,7′)与收纳盒(5,5′)底部设有盛水槽(8,8′),盛水槽(8,8′)连接有排水管道(9,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车门遮雨蓬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蓬(4,4′)的尾端与设置在汽车车体(1)的弧状伸缩杆(10,10′)连接,伸缩杆(10,10′)可伸出长度为40cm-80cm,伸缩杆(10,10′)的前端及与其对应的车门顶框(7,7′)位置设有相互配合的活动扣(11,11′)。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带车门遮雨蓬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10)为单节杆,伸缩杆(10)的末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伦,陈玮菁,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景贤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