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内饰件的装配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460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内饰件的装配部结构。采用本车辆内饰件的装配部结构,不仅可消除因装配误差而增加的窗框内饰件前部下端和角部装饰件上缘部间相互抵靠部分的间隙,还可以提升外观品质。本装配部结构为,在窗框内饰件(2)下缘设置有卡止孔(11),在角部装饰件(3)上缘部设置有上部卡止爪(21)。在角部装饰件(3)内表面设置有开口朝下的U形槽(23),该U形槽(23)内卡合有扣件(24)且该扣件(24)可在该U形槽(23)内上下移动。车门窗框(5)上安装有窗框内饰件(2),角部装饰件(3)经由扣件(23)与角部加强件卡止,同时,角部装饰件(3)的上部卡止爪(21)与窗框内饰件(2)的卡止孔(11)嵌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车门靠车厢侧的内侧面上的车辆内饰件的装配部结构
技术介绍
就带有窗框的普通车门而言,在车门主体的上部设置有车门窗框,在车门窗框的前侧部分和车门主体之间设置角部加强件(cornerstiffener)(参照日本技术第2522831号授权公告)。就这种车门而言,在车门窗框和角部加强件的靠车厢侧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窗框内饰件以及角部装饰件等内饰件。但是,就上述这种结构而言,即,在车门窗框的靠车厢侧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窗框内饰件,在角部加强件的靠车厢的内侧面上安装有角部装饰件,并且,窗框内饰件定位、固定在车门窗框上,角部装饰件定位、固定在角部加强件上,两者间相互独立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容易因装配误差而在窗框内饰件的前侧部分的下端和角部装饰件上端缘之间产生或大或小的间隙,这会降低外观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内饰件的装配部结构,该装配部结构不仅可消除因装配误差而导致的在窗框内饰件的前侧部分下端和角部装饰件上缘部抵靠部分的间隙张开,还可提高车辆的外观品质。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车辆内饰件的装配部结构,其包括窗框内饰件(例如,后述实施方式中的窗框内饰件2)和角部装饰件(例如,后述实施方式中的角部-->装饰件3),上述窗框内饰件安装在车门窗框(例如,后述实施方式中的车门窗框5)的车厢一侧,上述角部装饰件安装在角部加强件(例如,后述实施方式中的角部加强件6)的车厢一侧,而该角部加强件设置于上述车门窗框的靠近端部部分和车门主体之间,而且,上述窗框内饰件的靠近端部部分的下端与上述角部装饰件的上缘部相互抵靠,此外,上述窗框内饰件和上述角部装饰件之间设置有移动限制部(例如,后述实施方式中的卡止孔11和上部卡止爪21),该移动限制部用于限制上述角部装饰件的相对于上述窗框内饰件的向下移动,将上述角部装饰件与上述角部加强件卡止且使之可相对于该角部加强件向上移动,并且,将通过上述移动限制部限制了上述角部装饰件向下相对移动的上述窗框内饰件固定在上述车门窗框上。由此,当角部装饰件的上端部被移动限制部限制其相对于窗框内饰件靠端部部分的向下移动,且窗框内饰件被固定在车门窗框上时,不仅可上下调整角部装饰件相对于角部加强件的位置,还可以以窗框内饰件为基准进行该角部装饰件的装配。在上述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的车辆内饰件的装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移动限制部设置有允许移动机构(例如,后述实施方式中延伸宽度L1和延伸宽度L2的设定),该允许移动机构允许上述窗框内饰件沿延伸方向相对于上述角部装饰件移动。由此,即便在长度较长的窗框内饰件因热膨胀而在延伸方向上出现伸缩时,也可通过允许移动机构能够允许窗框内饰件的相对于角部装饰件的沿延伸方向的相对移动,并且,通过移动限制部限制角部装饰件的相对于窗框内饰件的向下移动。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3的车辆内饰件的装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角部装饰件的中部设置向车厢内侧突出的鼓出部(例如,后述实施方式中的鼓出部13)。由此,即便在以窗框内饰件为基准装配角部装饰件时,在角部装饰件下端和车门主体间产生位置关系的变动,也可以利用该鼓出部-->覆盖、隐藏该位置关系的变动。在上述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4的车辆内饰件的装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鼓出部上设置扬声器(例如,后述实施方式中的扬声器14)。由此,可在带有鼓出部的角部装饰件内的具有一定容积的内部,留有空余空间配置扬声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通过移动限制部对角部装饰件上端部与在窗框内饰件的端部部分间进行定位,并将窗框内饰件固定在车门窗框上,由此,以窗框内饰件为基准,将角部装饰件装配在车门窗框上,这样,可以切实地抑制窗框内饰件和角部装饰件抵靠部分间的装配误差,提升车门的外观品质。根据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移送限制部设置有允许移动机构,通过允许移动机构允许窗框内饰件与角部装饰件间的沿延伸方向的相对移动,因此,即便在长度较长的窗框内饰件因热膨胀而出现伸缩时,也能稳定地维持窗框内饰件和角部装饰件抵靠部分间的位置关系。根据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由于可通过角部装饰件中部的鼓出部覆盖、隐藏角部装饰件下端和车门主体间的位置关系变动,因此,可提升车门的外观品质。根据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由于在角部装饰件中部的由鼓出部形成的较大空间内配置扬声器,因此,不仅确保了音响性能,还提升了车厢内的外观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从车厢内侧观察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车门前端部的主视图。图2是从车厢内侧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车门前端部的立体图。图3是从车厢内侧观察拆下全部内饰件时的上述实施方式的车门前端部的主视图。-->图4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车门的窗框内饰件的主视图。图5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车门的角部装饰件的后视图。图6是从车厢内侧观察完全拆下角部加强件时的上述实施方式的车门前端部的后视图。图7表示本实施方式,是与图1中A-A剖面相对应的剖面图。图8表示本实施方式,是与图1中B-B剖面相对应的剖面图。图9表示本实施方式,是与图1中C-C剖面相对应的剖面图。图10表示本实施方式,是与图1中D-D剖面相对应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内饰件;2、窗框内饰件;3、角部装饰件;4、车门主体;5、车门窗框;6、角部加强件;11、卡止孔(移动限制部);13、鼓出部;14、扬声器;21、上部卡止爪(移动限制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如果没有特别的限定,上、下、前、后分别指车辆的上、下、前、后。图1、图2表示的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内饰件1的装配部结构的车门,它们表示的是从车厢内侧观察车门前端部时的视图。内饰件1包括角部装饰件3和树脂制的窗框内饰件2。图3表示可安装内饰件1的车辆前门的车门框架,图中,附图标记4表示车门主体,该车门主体4中收纳有可升降的未图示的门玻璃;附图标记5表示车门窗框,该车门窗框5设置在车门主体4的上部,构成门玻璃的导向框;附图标记6表示角部加强件,该角部加强件6设置、固定在处于车门窗框5前端部和车门主体4间的三角形区域内。在从前柱(A柱)到顶盖这区域内的车门窗框5,呈剖面图图8~图10所示的剖面构造,即在较为扁平的车外侧壁5a上,从车厢内侧设置有连续的截面形状为闭合曲线形状的部分5b,此外,角部加强件6经焊接加工而被固定在车门窗框5前端部分和车门主-->体4上。窗框内饰件2安装在车门窗框5的靠车厢内侧的内侧面上,角部装饰件3安装在角部加强件6的靠车厢内侧的内侧面。就窗框内饰件2而言,其差不多在车门窗框5的整个区域内从车厢内侧与截面形状为闭合曲线形状的部分5b嵌合,同时,如剖面图图7所示,其前端部通过扣件8与角部加强件6的下缘部卡止。另外,图7中,附图标记7是突出设置在窗框内饰件2前端部内表面上的支承爪,该支承爪7上设置有可与扣件8卡止的卡止孔7a。此外,图3、图7中,附图标记19表示形成在角部加强件6下缘部、可与扣件8的顶端部嵌合的嵌合孔。此外,如主视图图4所示,在窗框内饰件2前端部分的下缘设置有装饰件安装部9,该装饰件安装部9从窗框内饰件2的下棱线2a向下伸出一段形成、与窗框内饰件2之间形成一个台阶以供后述的角部装饰件3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内饰件的装配部结构,其包括窗框内饰件和角部装饰件,上述窗框内饰件安装在车门窗框的车厢一侧,上述角部装饰件安装在角部加强件的车厢一侧,而该角部加强件设置于上述车门窗框的靠近端部部分和车门主体之间,而且,上述窗框内饰件的靠近端部部分的下端与上述角部装饰件的上缘部互相抵靠,其特征在于,上述窗框内饰件和上述角部装饰件之间设置有移动限制部,该移动限制部用于限制上述角部装饰件的相对于上述窗框内饰件的向下移动,将上述角部装饰件与上述角部加强件卡止且使之可相对于该角部加强件向上移动,并且,将通过上述移动限制部限制了上述角部装饰件向下相对移动的上述窗框内饰件固定在上述车门窗框上。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7-24 2007-1917881.一种车辆内饰件的装配部结构,其包括窗框内饰件和角部装饰件,上述窗框内饰件安装在车门窗框的车厢一侧,上述角部装饰件安装在角部加强件的车厢一侧,而该角部加强件设置于上述车门窗框的靠近端部部分和车门主体之间,而且,上述窗框内饰件的靠近端部部分的下端与上述角部装饰件的上缘部互相抵靠,其特征在于,上述窗框内饰件和上述角部装饰件之间设置有移动限制部,该移动限制部用于限制上述角部装饰件的相对于上述窗框内饰件的向下移动,将上述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让治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