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开关及起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42076 阅读:5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2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磁开关及包括电磁开关的用于起动发动机的起动机。电磁开关包括壳体、静端子及动端子。静端子固定于壳体。动端子能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运动。静端子及动端子中至少一个包含有铜合金材料,铜合金材料包含碲及镍。当动端子位于第二状态时,通过静端子及动端子的电流不小于150安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静端子及动端子不但容易制造而且不易发生触点熔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开关及起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起动发动机的起动机,尤其涉及电力的起动机。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可用于起动机的电磁开关。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发动机在以自身动力运转之前,必须借助外力旋转。发动机借助外力由静止状态过渡到能自行运转的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发动机常用的起动方式有人力起动、辅助汽油机起动和电力起动三种形式。人力起动采用绳拉或手摇的方式,简单但不方便,而且劳动强度大,只适用于一些小功率的发动机,在一些汽车上仅作为后备方式保留着;辅助汽油机起动主要用在大功率的柴油发动机上;电力起动方式操作简便,起动迅速,具有重复起动能力,并且可以远距离控制,因此被现代汽车广泛采用。大体上说,起动机的整个起动包括:直流电动机引入来自蓄电池的电流并且使起动机的驱动齿轮产生机械运动;传动机构将驱动齿轮啮合入飞轮齿圈,同时能够在发动机起动后自动脱开。起动机的通断动作由电磁开关控制。电磁开关一般包括两个静端子及一个动端子,动端子相对于静端子运动,实现将两个静端子电连接和断开,从而控制起动机的电路的通断。起动机包括磁场(定子)和电枢(转子)。当电流通过电枢线圈时,整个线圈会受到一个转矩而转动。由于直流起动机通电后会产生一种反电动势,并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与扭矩成反比,因此能满足发动机起动时的要求。起动机起动电流很大,起动电流通常150安培以上,甚至达到数千安培。因此,电磁开关的静端子及动端子在电连接的瞬间需要经受强大电流的冲击,很容易产生局部高温,有的情况下会造成静端子和动端子材料粘连,或称为触点熔焊(contactwelding)。如果发生触点熔焊,静端子和动端子材料粘连,则电路不能断开,高达数千安培的电流会持续地流过电磁开关,最终导致电磁开关甚至整个起动机因过热而烧毁。 从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第CN103094010A号可以参阅到起动机及其电磁开关的有关现有技术。其中,针对避免触点熔焊的发生,公开了改进的技术方案。然而,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防止电磁开关发生触点熔焊,防止起动机因过热而烧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电磁开关,其包括: 壳体; 静端子,其固定于所述壳体;及 动端子,其能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运动;当所述动端子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动端子断开与所述静端子的电接触;当所述动端子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动端子电接触所述静端子; 其中,所述静端子及所述动端子中至少一个包含有铜合金材料,所述铜合金材料包含締及镍。 [0011 ] 可选地,所述铜合金材料包含按重量计0.2%?1.0%的碲及0.5%?3%的镍;优选地,所述铜合金材料含有按重量计0.2%?0.6%的碲、1.0%?1.5%的镍;可选地,所述铜合金材料包含按重量计0.1%?0.5%的磷。 可选地,所述铜合金材料含有按重量计0.1%?0.3%的磷、0.1%?0.25%的铁、0.15%?0.3%的锌及0.01%?0.1%的稀土。 可选地,所述静端子包括触头部及杆部,所述触头部与杆部以所述铜合金材料一体形成,或者所述触头部由所述铜合金材料制成而所述杆部由其他材料形成。 可选地,所述壳体设置接触室,所述动端子及所述静端子的所述触头部位于所述接触室中,所述静端子的所述杆部通过所述壳体延伸到所述壳体外。 可选地,所述静端子经过冷作加工。 可选地,所述静端子经过冷锻工艺加工。 可选地,所述静端子的所述杆部通过轧制工艺加工有螺纹。 可选地,所述电磁开关还包括线圈、弹性元件及与所述线圈磁偶合的铁芯,所述弹性元件被弹性预变形而具有驱使所述动端子朝向所述第一状态的弹力,在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线圈产生作用于所述铁芯的磁场使所述铁芯驱动所述动端子朝向所述第二状态运动,并增加所述弹性元件的弹性变形量。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用于起动发动机的起动机,其包括前述的电磁开关,当所述动端子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通过所述静端子及所述动端子的电流不小于150安培。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动机及电磁开关中,静端子及动端子中至少一个包含有铜合金材料,这样的铜合金材料含有碲等元素,具有良好的抗熔焊性能,因此,即使电磁开关经过强大电流而不易失效。同时这样的铜合金材料含有镍等元素,具有良好抗拉强度及延展性。因此,即使经过冷锻或者轧制工艺等冷作加工而不易开裂,具有容易加工的特点。另外,该材料的导电性能好,导电率大。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和特征变得明显。但是应当知道,该附图仅仅为解释的目的设计,而不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限定,这是因为其应当参考附加的权利要求。还应当知道,附图仅仅意图概念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和流程,除非另外指出,不必要依比例绘制附图。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同样的参考附图标记始终指代视图中同样的元件。其中: 图1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电磁开关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及 图2显示图1所示的电磁开关的静端子及动端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确切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主题,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电磁开关100包括壳体1、两个静端子21、22及一个动端子23。两个静端子21、22间隔地固定于壳体1,动端子23能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运动。当动端子23位于第一状态时,动端子23断开与静端子21、22的电接触;当动端子23位于第二状态时,动端子23电接触静端子21、22。其中,静端子21、22及动端子23中至少一个包含有铜合金材料,所述铜合金材料包含締及镍。 壳体I为绝缘体,其中形成有接触室10及铁芯室12,接触室10及铁芯室12之间以绝缘的隔板14隔开。静端子21、22包括触头部210、220及杆部212、222。动端子23及静端子21、22的触头部210、220位于接触室10中,静端子21、22的杆部212、222通过壳体I延伸到壳体I外。杆部212、222上安装螺母(未标号),螺母与杆部212、222的螺纹214、224啮合并且将静端子21、22紧固于壳体I上。并且杆部212、222延伸超过螺母一定长度,可以作为接线端子,用于连接电线。 电磁开关100还包括线圈3、弹性元件4及与线圈3磁偶合的铁芯5。线圈3与铁芯5安装于铁芯室12中。铁芯5同轴地安装于线圈3中,并且铁芯5能沿轴向移动。弹性元件4是一个安装于推杆6上的弹簧,并且弹性元件4在推杆6的第一端与隔板14之间被弹性于预加载,也就是说弹性元件4被弹性预压缩变形。动端子23固定于推杆6的第二端。推杆6的第二端与第一端相对,因此弹性元件4通过推杆6具有驱使动端子23朝向第一状态的弹力,在没有线圈3的磁力作用的情况下,动端子23被保持于第一状态。当线圈3通电时,线圈3产生作用于铁芯5的磁场,该磁场吸引铁芯5向图1所示的右方轴向运动,并且铁芯5进而向右推动推杆6从而驱动动端子23朝向右运动,直到动端子23接触到两个静端子21、22,而停留于第二状态,从而实现两个静端子21、22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电磁开关(10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1);静端子(21、22),其固定于所述壳体(1);及动端子(23),其能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运动;当所述动端子(23)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动端子(23)断开与所述静端子(21、22)的电接触;当所述动端子(23)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动端子(23)电接触所述静端子(21、22);其中,所述静端子(21、22)及所述动端子(23)中至少一个包含有铜合金材料,所述铜合金材料包含碲及镍。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磁开关(10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壳体(I); 静端子(21、22),其固定于所述壳体(I);及 动端子(23),其能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运动;当所述动端子(23)位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动端子(23)断开与所述静端子(21、22)的电接触;当所述动端子(23)位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动端子(23)电接触所述静端子(21、22); 其中,所述静端子(21、22)及所述动端子(23)中至少一个包含有铜合金材料,所述铜合金材料包含締及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开关(100),其中,所述铜合金材料含有按重量计0.2%?1.0%的碲及0.5%?3%的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开关(100),其中,所述铜合金材料含有按重量计0.2%?0.6%的碲、1.0%?1.5%的镍及0.1%?0.5%的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开关(100),其中,所述铜合金材料还含有按重量计0.1%?0.3%的磷、0.1%?0.25%的铁、0.15%?0.3%的锌及0.01%?0.1%的混合稀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开关(100),其中,所述静端子(21、22)包括触头部(210、220)及杆部(212、222),所述触头部(210、220)与杆部(212、222)以所述铜合金材料一体形成,或者所述触头部(210、220)由所述铜合金材料制成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宋伟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