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润滑油,特别涉及一种抗氧抗腐润滑油组合物。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矿物类基础油65-70%、硫磷丁辛伯烷基锌盐5-8%、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2-3%、碱式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2-3%、噻二唑衍生物5-8%、聚乙烯基正丁基醚6-11%、双烯基丁二酰亚胺6-8%、降凝剂0.5-1%。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分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调制方便,抗磨损,抗氧抗腐蚀,防止金属氧化、催化陈旧延缓油品氧化速度隔绝酸性物与金属接触生成保护膜具有抗磨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发动机因润滑引起的故障,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为润滑油,特别涉及一种抗氧抗腐润滑油组合物。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矿物类基础油65-70%、硫磷丁辛伯烷基锌盐5-8%、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2-3%、碱式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2-3%、噻二唑衍生物5-8%、聚乙烯基正丁基醚6-11%、双烯基丁二酰亚胺6-8%、降凝剂0.5-1%。本专利技术组分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调制方便,抗磨损,抗氧抗腐蚀,防止金属氧化、催化陈旧延缓油品氧化速度隔绝酸性物与金属接触生成保护膜具有抗磨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发动机因润滑引起的故障,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为润滑油,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三大类。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97%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主要以来自原油蒸馏装置的润滑油馏分和渣油馏分为原料,通过溶剂脱浙青、溶剂脱蜡、溶剂精制、加氢精制或酸碱精制、白土精制等工艺,除去或降低形成游离碳的物质、低粘度指数的物质、氧化安定性差的物质、石蜡以及影响成品油颜色的化学物质等组分,得到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经过调合并加入添加剂后即成为润滑油产品。 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浙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牌号繁多,现在世界年用量约3800万吨。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 (1)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 Μ ; (2)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 (3)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串气; (4)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 (5)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 (6)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 (7)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抗氧抗腐润滑油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抗氧抗腐润滑油组合物,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矿物类基础油65-70%、硫磷丁辛伯烷基锌盐5-8%、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2-3%、碱式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2-3 %、噻二唑衍生物5-8 %、聚乙烯基正丁基醚6-11 %、双烯基丁二酰亚胺6-8 %、降凝剂 0.5-1%。 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上,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矿物类基础油70%、硫磷丁辛伯烷基锌盐5%、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3%、碱式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3%、噻二唑衍生物5%、聚乙烯基正丁基醚6%、双烯基丁二酰亚胺7.5%、降凝剂0.5%。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组分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调制方便,抗磨损,抗氧抗腐蚀,防止金属氧化、催化陈旧延缓油品氧化速度隔绝酸性物与金属接触生成保护膜具有抗磨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发动机因润滑引起的故障,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抗氧抗腐润滑油组合物,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矿物类基础油70%、硫磷丁辛伯烷基锌盐5 %、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3 %、碱式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3 %、噻二唑衍生物5 %、聚乙烯基正丁基醚6 %、双烯基丁二酰亚胺7.5 %、降凝剂0.5 %。 制备方法:先对基础油进行调制,将降凝剂按上述量加入小调合罐,泵入适量基础油稀释并搅拌,加热升温至85-95°C,待降凝剂完全混溶后,加入聚乙烯基正丁基醚,继续恒温搅拌至全溶。然后,将调制好的基础油泵入大调合罐然后,将调制好的基础油泵入大调合罐,温度控制在60-70°C,继续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将各种添加剂按量加入至母液罐中,用调好的基础油稀释搅拌混溶,混溶温度控制在60-70°C,溶好后母液泵入大调合罐与基础油混合,并不断搅拌,至混合均匀。 实施例2: 一种抗氧抗腐润滑油组合物,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矿物类基础油68%、硫磷丁辛伯烷基锌盐6 %、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2 %、碱式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2 %、噻二唑衍生物7 %、聚乙烯基正丁基醚6 %、双烯基丁二酰亚胺8 %、降凝剂1 %。 制备方法:先对基础油进行调制,将降凝剂按上述量加入小调合罐,泵入适量基础油稀释并搅拌,加热升温至85-95°C,待降凝剂完全混溶后,加入聚乙烯基正丁基醚,继续恒温搅拌至全溶。然后,将调制好的基础油泵入大调合罐然后,将调制好的基础油泵入大调合罐,温度控制在60-70°C,继续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将各种添加剂按量加入至母液罐中,用调好的基础油稀释搅拌混溶,混溶温度控制在60-70°C,溶好后母液泵入大调合罐与基础油混合,并不断搅拌,至混合均匀。 实施例3: 一种抗氧抗腐润滑油组合物,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矿物类基础油70%、硫磷丁辛伯烷基锌盐8 %、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3 %、碱式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3 %、噻二唑衍生物8%、聚乙烯基正丁基醚11 %、双烯基丁二酰亚胺7.5%、降凝剂1%。 制备方法:先对基础油进行调制,将降凝剂按上述量加入小调合罐,泵入适量基础油稀释并搅拌,加热升温至85-95°C,待降凝剂完全混溶后,加入聚乙烯基正丁基醚,继续恒温搅拌至全溶。然后,将调制好的基础油泵入大调合罐然后,将调制好的基础油泵入大调合罐,温度控制在60-70°C,继续搅拌直至混合均匀。将各种添加剂按量加入至母液罐中,用调好的基础油稀释搅拌混溶,混溶温度控制在60-70°C,溶好后母液泵入大调合罐与基础油混合,并不断搅拌,至混合均匀。【权利要求】1.一种抗氧抗腐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矿物类基础油65-70%、硫磷丁辛伯烷基锌盐5-8%、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2-3%、碱式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2-3 %、噻二唑衍生物5-8 %、聚乙烯基正丁基醚6-11 %、双烯基丁二酰亚胺6-8%、降凝剂0.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含清洁因子的车用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矿物类基础油70%、硫磷丁辛伯烷基锌盐5%、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3%、碱式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3%、噻二唑衍生物5%、聚乙烯基正丁基醚6%、双烯基丁二酰亚胺7.5%、降凝剂0.5%。【文档编号】C10N30/12GK104342235SQ201410505577【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专利技术者】马群, 王春娇 申请人:青岛盛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氧抗腐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矿物类基础油65‑70%、硫磷丁辛伯烷基锌盐5‑8%、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2‑3%、碱式硫磷双辛伯烷基锌盐2‑3%、噻二唑衍生物5‑8%、聚乙烯基正丁基醚6‑11%、双烯基丁二酰亚胺6‑8%、降凝剂0.5‑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群,王春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盛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