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2627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零件数量的雨刷装置。是具有驱动擦拭车辆的前窗玻璃的雨刷(12)的驱动机构(13)、和容纳驱动机构(13)并固定在车身上的齿轮箱(17)的雨刷装置(40A),该雨刷装置(40A)具有:支架部(35),设置于齿轮箱(17),并固定在车身上;以及支架部(36),设置于齿轮箱(17),并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在与支架部(35)不同的位置处固定在车身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擦拭设置于车辆的挡风玻璃的雨刷动作的雨刷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擦拭车辆的挡风玻璃、确保视野而设置有雨刷装置,在专利文献1~4中记载有该雨刷装置的一个例子。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雨刷装置被称为所谓双(デュアル)式的结构,该雨刷装置分别设置有驱动两根雨刷的雨刷电动机。各雨刷电动机的动力经由减速机构、连杆机构传递到摆动轴。在摆动轴上安装有雨刷。另外,设置有容纳减速机构的壳体,该壳体中设置有三个托架。并且,托架由三根螺栓固定在车身上。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雨刷装置为双式,该雨刷装置分别设置有驱动两根雨刷的雨刷电动机。各雨刷电动机的动力经由减速机构、连杆机构传递到摆动轴。在摆动轴上安装有雨刷。另外,设置有容纳减速机构以及连杆机构的壳体,该壳体由一个固定脚以及两根螺栓固定在车身上。在专利文献3、4中记载的雨刷装置为直接双(デュアルダイレクト)式,该雨刷装置分别设置有驱动两根雨刷的雨刷电动机。各雨刷电动机的动力传递到构成减速机构的蜗轮的输出轴。在输出轴上安装有雨刷。另外,设置有容纳减速机构的壳体,该壳体由三根螺栓固定在车身上。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14349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166682号公报专利文献3:法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965232号说明书专利文献4: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1911640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上述的专利文献1~3记载的雨刷装置为使用三个固定要素将壳体固定在车身上的结构,存在零件数量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减少用于固定在车身上的零件数量的雨刷装置。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是具有使擦拭车辆的挡风玻璃的雨刷摆动的驱动机构、和容纳上述驱动机构并固定在车身上的壳体的雨刷装置,上述雨刷装置具有:第一固定部,设置于上述壳体,并固定在上述车身上;以及第二固定部,设置于上述壳体,并在上述车体的前后方向上在与上述第一固定部不同的位置处固定在上述车体上。本专利技术是具有使擦拭车辆的挡风玻璃的雨刷摆动的驱动机构、和容纳上述驱动机构并固定在车身上的壳体的雨刷装置,上述雨刷装置具有:第一固定部,设置于上述壳体,并固定在上述车身上;以及第二固定部,设置于上述壳体,并在上述车体的前后方向上在与上述第一固定部不同的位置处固定在上述车体上,上述第一固定部的外边缘形状与上述第二固定部的外边缘形状相同。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第一固定部用螺丝部件固定在上述车身上,上述第二固定部插入设置在上述车身上的安装孔而被固定。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驱动机构具有输出轴,上述输出轴使上述雨刷自由摆动地支撑上述雨刷,上述输出轴在上述车身的前后方向上配置在上述第一固定部与上述第二固定部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中,弹性部件介于上述第一固定部与上述车身之间、和上述第二固定部与上述车身之间中的至少一方。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第一固定部的外边缘形状与上述第二固定部的外边缘形状相同。本专利技术是使擦拭车辆的挡风玻璃的雨刷摆动的雨刷装置,上述雨刷装置包括:电动机,从电枢输出传递给上述雨刷的动力;旋转体,在上述电枢的动力下旋转;壳体,使上述旋转体自由旋转地容纳上述旋转体;输出轴,在上述壳的内部设置成与上述旋转体一体旋转,并且,上述输出轴的一端部露出至上述壳体的外部且与上述雨刷连接;以及一对固定部,与上述壳体一体成形,并固定在车身上,上述一对固定部的外边缘形状相同,上述一对固定部中的一个插入设置在上述车身上的安装孔,另一个间隔着垫圈通过螺丝部件固定在上述车身上,在上述壳体的侧视图中,上述一对固定部相对于上述输出轴成直角延伸。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减少在车身上固定雨刷装置的零件数量。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雨刷装置的车辆的概念图。图2是图1的雨刷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雨刷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图1的雨刷装置的其他结构例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所示的车辆10具有擦拭前窗玻璃11的两组雨刷装置40A、40B。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雨刷装置40A配置在左侧,雨刷装置40B配置在右侧。雨刷装置40A以及雨刷装置40B由于从车辆10的前方观察是左右对称的结构,因此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一个雨刷装置40A进行说明。雨刷装置40A具有雨刷12以及驱动机构13。雨刷12包括雨刷臂14、以及安装在雨刷臂14上的雨刷刮片24。另外,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13包括电动机16以及减速机构29。电动机16包括磁轭15、固定在磁轭15的内周面的永磁30、和可旋转地设置于磁轭15内部的电枢31。电枢31包括电枢轴19和安装于电枢轴19的线圈。电枢轴19设置有与线圈连接的换向器。另外,在磁轭15的内部设置有向线圈供电的电刷。电动机16通过切换给线圈的通电方向,可以使电枢31正反旋转。成为电枢31的旋转中心的中心线A1沿车辆10的左右方向、即、宽度方向配置。即、驱动机构13的电枢轴19的轴向沿车辆10的左右方向、即、宽度方向配置。磁轭15固定于齿轮箱17,齿轮箱17的开口部被盖33覆盖。齿轮箱17由金属材料、树脂材料等一体成形。在电枢轴19的外周形成蜗杆20。电枢轴19中形成蜗杆20的部位配置在齿轮箱17的内部。另外,蜗轮18自由旋转地设置于齿轮箱17的内部,在蜗轮18的外周形成齿轮21。齿轮21与蜗杆20啮合,由齿轮21和蜗杆20形成减速机构29。即,减速机构29容纳在齿轮箱17的内部。设置有与蜗轮18同轴的输出轴22,当电动机16的动力传递至蜗轮18时,蜗轮18以及输出轴22一体旋转。输出轴22的一端部露出至齿轮箱17的外部。前窗玻璃11的前侧设置有金属制或者树脂制的外壳罩23。外壳罩23在车辆10的宽度方向上沿前窗玻璃11的边缘配置。驱动机构13设置在外壳罩23的下方,输出轴22的顶端设置在外壳罩23的上方。此外,上方表示车辆10的外侧方向,下方表示车辆10的内侧方向。雨刷臂14与输出轴22中配置在外壳罩23上方的部分连接。雨刷臂14与输出轴22直接连接,未设置连杆机构。因此,雨刷12以输出轴22为中心在预定范围内摆动,即,可以往复动作。即,输出轴22实现作为摆动轴的作用,输出轴22使雨刷12自由摆动地支撑雨刷12。当雨刷12往复动作时,雨刷片24擦拭前窗玻璃11的擦拭面、即表面。控制基板25设置在由齿轮箱17和盖33包围的空间。具体进行说明,控制基板25设置在蜗轮18与盖33之间。该控制基板25上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基板25具有逆变电路、PWM控制电路、电流检测电路以及存储电路等。另外,在控制基板25上设置有检测电枢轴19的旋转角度、转速等的传感器34,传感器34的输出信号输入至控制器。传感器34包括公知的霍尔IC等。此外,雨刷装置40B与雨刷装置40A为相同的结构,并且,驱动雨刷装置40B的控制系统与驱动雨刷装置40A的控制系统为相同的结构。因此,可以分别驱动雨刷装置40A、40B。这样,雨刷装置40A、40B是被称为所谓的直接双式的结构。下面,对在车身37上安装雨刷装置40A、40B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雨刷装置40A、40B由于从前方观察车辆10是左右对称的形状,所以,为了方便起见,以雨刷装置40A的安装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在齿轮箱17上设置有一对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雨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刷装置,具有使擦拭车辆的挡风玻璃的雨刷摆动的驱动机构、和容纳所述驱动机构并固定在车身上的壳体,所述雨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并固定在所述车身上;以及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并在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上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不同的位置处固定在所述车身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7.31 JP 2013-1584901.一种雨刷装置,具有使擦拭车辆的挡风玻璃的雨刷摆动的驱动机构、和容纳所述驱动机构并固定在车身上的壳体,所述雨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从所述壳体沿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且具有相对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的角度是90度或小于90度的中心线;以及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从所述壳体在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上沿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反的方向延伸,且具有相对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的角度是90度或小于90度的中心线,所述壳体仅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这两处固定于所述车身,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外边缘形状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外边缘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固定部用螺丝部件固定在所述车身上,将所述第二固定部插入设置在所述车身上的安装孔而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使所述雨刷自由摆动地支撑所述雨刷,所述输出轴在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克行金井猛高桥裕太郎木村正秋高桥勇树冈部浩司佐佐木毅佐佐木一匡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美姿把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