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道堆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1303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巷道堆垛机,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所述巷道堆垛机包括:立设于横移车上的两个第一立柱、两个第二立柱、两个第一导轨和两个第二导轨,设于第一立柱的空心柱内的第一液压缸,与第二立柱的摇臂柱铰接的第二液压缸,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一导轨和两个第二导轨上的升降台,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和升降台相连的两个提升链条,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二立柱和横移车相连的两个平衡链条。两个第一立柱的一端和两个第一导轨的一端可在对应的第一液压缸驱动下伸出立体车库的车辆出入口,两个第二立柱的一端和两个第二导轨的一端可在对应的第二液压缸驱动下伸出所述车辆出入口,不需要与其他升降机配合使用,因而提高了立体车库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巷道堆垛机,涉及立体车库
。所述巷道堆垛机包括:立设于横移车上的两个第一立柱、两个第二立柱、两个第一导轨和两个第二导轨,设于第一立柱的空心柱内的第一液压缸,与第二立柱的摇臂柱铰接的第二液压缸,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一导轨和两个第二导轨上的升降台,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和升降台相连的两个提升链条,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二立柱和横移车相连的两个平衡链条。两个第一立柱的一端和两个第一导轨的一端可在对应的第一液压缸驱动下伸出立体车库的车辆出入口,两个第二立柱的一端和两个第二导轨的一端可在对应的第二液压缸驱动下伸出所述车辆出入口,不需要与其他升降机配合使用,因而提高了立体车库的空间利用率。【专利说明】 一种巷道堆操机
本技术涉及立体车库
,尤其涉及一种巷道堆垛机。
技术介绍
车辆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许多便利,但近年来停车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现有的停车场的停车位数远远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停车需求。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停放更多的车辆,现有一种立体车库,立体车库中有多层停车空间,每层停车空间中设有多个停车位。立体车库在有限的空间中停放了大量的车辆,缓解了快速增长的停车需求。 目前,在已有的立体车库中,通常利用巷道堆垛机将车辆搬运到不同的存车位。但对于车辆出入口位于立体车库上方的情况,为了保证巷道堆垛机能够顺利地横向移动,巷道堆垛机的立柱的高度小于立体车库的顶棚的高度,使得巷道堆垛机的升降台不能上升到车辆出入口所在的地面,因此,现有的巷道堆垛机通常需要配合升降机使用才能将车辆运送到车辆出入口。不过,使用升降机会占用立体车库的停车位,降低了立体车库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巷道堆垛机,用于提高立体车库的空间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巷道堆垛机,包括: 横移车; 立设于所述横移车的主框架上的两个第一立柱,每个所述第一立柱包括:与所述主框架固定连接的空心柱,滑动安装在所述空心柱内且一端可竖直向上伸出所述空心柱的内柱; 在每个所述空心柱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内柱进行升降运动的第一液压缸; 在每个所述第一立柱旁立设有第一导轨,每个所述第一导轨包括:与所述主框架固定连接、具有竖直导向槽的第一固定轨,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槽内并与所述内柱相连的滑轨,所述滑轨可在所述内柱的带动下进行升降运动; 立设于所述主框架上的两个第二立柱,两个所述第二立柱和两个所述第一立柱分别位于同一矩形的四个顶点区域,且两个所述第二立柱相邻;每个第二立柱包括:与所述主框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柱,与所述固定柱铰接的摇臂柱; 在每个所述第二立柱旁立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对的第二导轨,每个所述第二导轨包括:与所述主框架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轨,固设于所述摇臂柱上且可与所述第二固定轨对接的摇臂轨; 一端与所述摇臂柱铰接以使所述摇臂轨与所述第二固定轨竖直对接的第二液压缸; 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导轨上和两个所述第二导轨上的升降台; 在每个所述内柱的上端设有第一滑轮; 两个提升链条,每个所述提升链条跨过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滑轮,且该提升链条的一端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空心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台连接; 在每个所述固定柱的上端设有第二滑轮,在每个所述摇臂柱的自由端设有第三滑轮,在每个所述固定柱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滑轮下方设有第四滑轮,在所述升降台上设有两对第五滑轮,且每对所述第五滑轮在正对的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第一导轨之间的连线上排布; 两个平衡链条,每个所述平衡链条跨过所述第二滑轮、所述第三滑轮、所述第四滑轮及一对所述第五滑轮,且该平衡链条的一端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固定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框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柱上的支座铰接。 可选地,在每个所述第一固定轨上设有沿所述第一固定轨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螺栓孔,所述第一固定轨通过分别穿过各所述螺栓孔的多个螺栓与对应的所述空心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每个所述第二固定轨上设有沿所述第二固定轨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螺栓孔,所述第二固定轨通过分别穿过各所述螺栓孔的多个螺栓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正对的所述空心柱和所述固定柱之间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正对的所述空心柱和所述固定柱连接;在两个所述空心柱之间设有一个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空心柱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在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设有一个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空固定柱连接的第二连接杆。 进一步地,在所述升降台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和两个所述第二导轨相对的区域各设有一个第一导向轮,每个所述第一导向轮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轮同轴心的第一环形槽,每个所述第一环形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轨或所述第二导轨匹配。 优选地,在各所述第一导轨上和各所述第二导轨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孔; 在所述升降台上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两个所述第二导轨一一对应的四个防坠装置,每个所述防坠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升降台上的第三液压缸和导向套,穿插在所述导向套中且与所述第三液压缸相连的插销;所述插销在所述第三液压缸的驱动下可插进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横移车还包括:与所述主框架相连用于支撑所述主框架的四对行走轮,设于所述主框架上的四个驱动电机,每个所述驱动电机与一对所述行走轮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横移车还包括:与所述主框架相连且两两相对的四个第二导向轮,每个所述第二导向轮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轮同轴心的第二环形槽,每个所述第二环形槽与巷道导轨匹配。 本技术同时还提供了另一种巷道堆垛机,包括: 横移车; 立设于所述横移车的主框架上的四个第一立柱,四个所述第一立柱分别位于同一矩形的四个顶点区域;每个所述第一立柱包括:与所述主框架固定连接的空心柱,滑动安装在所述空心柱内并可竖直向上伸出所述空心柱的内柱; 在每个所述空心柱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内柱升降的第一液压缸; 在四个所述第一立柱旁各立设有第一导轨,且四个所述有第一导轨两两相对;每个所述第一导轨包括:与所述主框架固定连接、具有竖直导向槽的第一固定轨,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槽内的滑轨,所述滑轨的上端与所述内柱连接; 滑动安装在四个所述第一导轨上的升降台; 在每个所述内柱的上端设有第一滑轮; 四个提升链条,每个所述提升链条跨过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滑轮,且该提升链条的一端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空心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台连接。 当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巷道堆垛机将车辆从立体车库的停车位运送到位于地面的车辆出入口时,首先,通过搬运器将车辆搬运到横移车上,然后横移车沿立体车库内的巷道导轨移动,直至移动到与车辆出入口正下方对应的位置;接下来,利用第一液压缸、两个提升链条和两个平衡链条使升降台沿第一固定轨、第二固定轨向上移动,随着升降台的逐渐升高,两个滑轨在各自对应的第一液压缸的驱动下逐渐伸出车辆出入口,两个摇臂轨在各自对应的平衡链条和第二液压缸的驱动下逐渐伸出车辆出入口,使得升降台沿两个滑轨和两个摇臂轨上升到车辆出入口,从而完成将车辆从立体车库的停车位运送到位于地面的车辆出入口的过程。 在上述巷道堆垛机中,当横移车沿巷道移动时,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巷道堆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横移车;立设于所述横移车的主框架(10)上的两个第一立柱,每个所述第一立柱包括:与所述主框架(10)固定连接的空心柱(31),滑动安装在所述空心柱(31)内且一端可竖直向上伸出所述空心柱(31)的内柱(32);在每个所述空心柱(31)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内柱(32)进行升降运动的第一液压缸(51);在每个所述第一立柱旁立设有第一导轨,每个所述第一导轨包括:与所述主框架(10)固定连接、具有竖直导向槽的第一固定轨(41),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槽内并与所述内柱(32)相连的滑轨(42),所述滑轨(42)可在所述内柱(32)的带动下进行升降运动;立设于所述主框架(10)上的两个第二立柱,两个所述第二立柱和两个所述第一立柱分别位于同一矩形的四个顶点区域,且两个所述第二立柱相邻;每个第二立柱包括:与所述主框架(10)固定连接的固定柱(33),与所述固定柱(33)铰接的摇臂柱(34);在每个所述第二立柱旁立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对的第二导轨,每个所述第二导轨包括:与所述主框架(10)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轨(43),固设于所述摇臂柱(34)上且可与所述第二固定轨(43)对接的摇臂轨(44);一端与所述摇臂柱(34)铰接以使所述摇臂轨(44)与所述第二固定轨(43)竖直对接的第二液压缸(52);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导轨上和两个所述第二导轨上的升降台(20);在每个所述内柱(32)的上端设有第一滑轮(61);两个提升链条(71),每个所述提升链条(71)跨过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滑轮(61),且该提升链条(71)的一端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空心柱(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台(20)连接;在每个所述固定柱(33)的上端设有第二滑轮(62),在每个所述摇臂柱(34)的自由端设有第三滑轮(63),在每个所述固定柱(33)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滑轮(62)下方设有第四滑轮(64),在所述升降台(20)上设有两对第五滑轮(65),且每对所述第五滑轮(65)在正对的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第一导轨之间的连线上排布;两个平衡链条(72),每个所述平衡链条(72)跨过所述第二滑轮(62)、所述第三滑轮(63)、所述第四滑轮(64)及一对所述第五滑轮(65),且该平衡链条(72)的一端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固定柱(3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框架(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有王耀杨建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鑫华源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