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模具及其加工组合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1174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模具及其加工组合工艺,具有模具底盘、螺杆、滑槽压条和螺帽,模具底盘中心开有中心孔,且中心孔周围开有一圈间隔均匀的内侧螺纹孔和一圈间隔均匀的外侧螺纹孔,滑槽压条中部开有长槽,通过滑槽压条来自由调整模具工装的位置,以及螺杆和螺帽的固定,实现了超薄零件的小或大批量生产;该模具不仅费用低廉且完全避开刀口间隙技术难点,操作简易,产品质量稳定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模具及其加工组合工艺,具有模具底盘、螺杆、滑槽压条和螺帽,模具底盘中心开有中心孔,且中心孔周围开有一圈间隔均匀的内侧螺纹孔和一圈间隔均匀的外侧螺纹孔,滑槽压条中部开有长槽,通过滑槽压条来自由调整模具工装的位置,以及螺杆和螺帽的固定,实现了超薄零件的小或大批量生产;该模具不仅费用低廉且完全避开刀口间隙技术难点,操作简易,产品质量稳定精度高。【专利说明】可调式模具及其加工组合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式模具及其加工组合工艺,用于对电子、汽车、机器人、机械等领域的较薄的高精垫片、间隙片等的机械加工。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对较薄的垫片、间隙片等类似零件一般采用普通/精密模具冲压技术。但无论是一般的普通冲模亦还是高精冲模,皆存在以下缺点: I)开模带来的高昂费用问题。 2)模具原材料质量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磨损较快。 3)模具刀口冲间隙的技术难题,不同厚度的材料、不同材料的材料系数直接关系到刀口单边间隙的。高精度要求计算更加复杂,不得不参考冲压模设计手册进行摸索。 4)模具磨损维护保养比较困难。 5)模具交叉性比较弱,最常见的是一件一模。 6)项目开发周期长。 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的工装模具来满足超薄零件的小或大批量生产,以弥补传统模具所面临的以上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传统模具开模费用高昂、常常是一件一模、难以克服模具刀口冲间隙的技术难题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模具及其加工组合工艺,该模具采用了滑槽压条方案来自由调整模具工装的位置,同时采用非冲压式机械加工技术方案完全满足了超薄零件的小或大批量生产,该模具不仅费用低廉且完全避开刀口间隙技术难点,操作简易,产品质量稳定精度高。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模具,具有模具底盘、螺杆、滑槽压条和螺帽,模具底盘中心开有中心孔,且中心孔周围开有一圈间隔均匀的内侧螺纹孔和一圈间隔均匀的外侧螺纹孔,螺杆可穿在内侧螺纹孔上或外螺纹孔上,滑槽压条中部开有长槽,滑槽压条安装在螺杆上,且滑槽压条通过螺帽旋紧。 所述螺杆的直径为D,内侧螺纹孔与外侧螺纹孔之间的可调孔距为DT,DT=(D2-D1) /2,D2=零件最大外径+螺杆直径D,Dl=零件最小内径-螺杆直径D。 所述滑槽压条的内圈长度为LI,外圈长度为L2,内圈宽度为t,外圈宽度为T,L1=DT+D,L2=L1+零件壁厚,t_零件壁厚> 0,T=t+2*零件壁厚。 所述穿在内侧螺纹孔上的螺杆为内圈螺杆,穿在外侧螺纹孔上的螺杆为外圈螺杆,内圈螺杆与外圈螺杆的直径相等或不等。 所述与内侧螺纹孔对应安装的滑槽压条是内滑槽压条,与外侧螺纹孔对应安装的滑槽压条是外滑槽压条,内滑槽压条与外滑槽压条的t相等或不等。 一种可调式模具的加工组合工艺,含有如下步骤: 第一,根据零件的尺寸和形状设计出螺杆直径D,可调孔距DT,D1、D2、滑槽压条的内圈长度LI,外圈长度L2,内圈宽度t,外圈宽度T ; 第二,根据设计出的尺寸加工出模具底盘、螺杆、滑槽压条和螺帽; 第三,将防压痕垫膜单面黏贴在滑槽压条上,并固定于与零件直接接触面; 第四,选定模具底盘,在模具底盘的中心孔内安装一个螺杆完成中心固定; 第五,根据需要旋紧外圈螺杆,外圈螺杆的数量视零件尺寸大小选择,一般选择3点或多点固定; 第六,装入叠合好的零件,装入过程中尽可能居中放置没有特别要求,装入对应的滑槽压条,确保防压痕垫膜的膜面与零件平整接触,防止装反; 第七,装入螺帽旋紧,加工内圈,旋紧螺帽需要交叉预紧或对角线方向预紧,预锁紧后前后左右方向调整滑槽压条位置,卡尺确认所调尺寸准确性,自动锁紧扳手锁紧螺帽,开始加工零件内圈; 第八,旋紧内圈螺杆,完成零件加工后开始旋紧内圈螺杆,内圈螺杆数量一般三个或四个或六个,装入后重复步骤六、步骤七; 第九,拆除外圈螺杆,加工外圈,内圈螺杆固定完成后拆除外圈螺杆,加工外圈; 第十,拆除内圈螺杆,零件加工完成后,拆除内圈螺杆及其余模具组建,清理后保存。 该模具可加工形状规则与不规则的零件,加工的最小零件内径1mm,外径15mm ;加工的最大零件内径495mm,最大外径500mm。 当零件的形状复杂不规则或零件尺寸最大内径达到495mm,最大外径达到500mm时,外圈螺杆的数量选择多点固定,最多可以达到24点固定,15度角分布。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具采用了滑槽压条方案来自由调整模具工装的位置,同时采用非冲压式机械加工技术方案完全满足了超薄零件的小或大批量生产;该模具不仅费用低廉且完全避开刀口间隙技术难点,操作简易,产品质量稳定精度高;本专利技术由于自身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结构灵活、兼容性强再加上高质量表现可以保证零件的高精密度,确信将会被广泛运用高精密垫片、间隙片生产加工领域,适应市场发展。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模具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模具组合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模具组合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1、模具底盘,11、中心孔,12、内侧螺纹孔,13、外侧螺纹孔,2、螺杆,3、滑槽压条,4、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一种可调式模具,具有模具底盘1、螺杆2、滑槽压条3和螺帽4,模具底盘I中心开有中心孔11,且中心孔11周围开有一圈间隔均匀的内侧螺纹孔12和一圈间隔均匀的外侧螺纹孔13,螺杆2可穿在内侧螺纹孔上12或外螺纹孔13上,滑槽压条3中部开有长槽,滑槽压条3安装在螺杆2上,且滑槽压条3通过螺帽4旋紧。 如图3所示,可调式模具的加工组合工艺,含有如下步骤: 第一,根据零件的尺寸和形状设计出螺杆直径D,可调孔距DT,D1、D2、滑槽压条的内圈长度LI,外圈长度L2,内圈宽度t,外圈宽度T ; 第二,根据设计出的尺寸加工出模具底盘、螺杆、滑槽压条和螺帽; 第三,将防压痕垫膜单面黏贴在滑槽压条上,并固定于与零件直接接触面; 第四,选定模具底盘,在模具底盘的中心孔内安装一个螺杆完成中心固定; 第五,根据需要旋紧外圈螺杆,外圈螺杆的数量视零件尺寸大小选择,一般选择3点或多点固定; 第六,装入叠合好的零件,装入过程中尽可能居中放置没有特别要求,装入对应的滑槽压条,确保防压痕垫膜的膜面与零件平整接触,防止装反; 第七,装入螺帽旋紧,加工内圈,旋紧螺帽需要交叉预紧或对角线方向预紧,预锁紧后前后左右方向调整滑槽压条位置,卡尺确认所调尺寸准确性,自动锁紧扳手锁紧螺帽,开始加工零件内圈; 第八,旋紧内圈螺杆,完成零件加工后开始旋紧内圈螺杆,内圈螺杆数量一般三个或四个或六个,装入后重复步骤六、步骤七; 第九,拆除外圈螺杆,加工外圈,内圈螺杆固定完成后拆除外圈螺杆,加工外圈; 第十,拆除内圈螺杆,零件加工完成后,拆除内圈螺杆及其余模具组建,清理后保存。 本专利技术模具的原材料可以选择最常用的合金钢40Cr,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等性能足够满足需要,且易购买,成本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模具底盘、螺杆、滑槽压条和螺帽,模具底盘中心开有中心孔,且中心孔周围开有一圈间隔均匀的内侧螺纹孔和一圈间隔均匀的外侧螺纹孔,螺杆可穿在内侧螺纹孔上或外螺纹孔上,滑槽压条中部开有长槽,滑槽压条安装在螺杆上,且滑槽压条通过螺帽旋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景章霍佳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济可佳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