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桑椹属于浆果类,表皮极薄,果实柔软多汁、呼吸旺盛,成熟期短,成熟果实采摘或运输过程中极易受到损伤;加之桑椹成熟期正值高温天气,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大量腐烂。目前,对于果蔬防腐保鲜的方面,主要采用化学杀菌剂,虽起到保鲜效果,但对果蔬的食用价值带来潜在的危害。寻求健康、环保的生物保鲜技术已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利用微生物的拮抗作用开展生物防治更为科研工作者高度重视。筛选能抑制桑椹表面致腐菌的主要病原物,对建立有效的桑椹及相关果蔬的生物保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该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强、分离效果优。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拮抗菌液的制备:取清洁完好的桑椹,切碎后置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将混合液恒温振荡培养,所得培养液即为拮抗菌液; 步骤2,拮抗菌落群培养:将步骤I所得拮抗菌液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得到稀释液,取ImL稀释液涂布于PDA培养基上,恒温培养,得到菌落群; 步骤3,单菌落培养:挑取步骤2所得菌落群,接种至PDA培养基中进行 ...
【技术保护点】
桑椹表面致腐拮抗菌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拮抗菌液的制备:取清洁完好的桑椹,切碎后置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将混合液恒温振荡培养,所得培养液即为拮抗菌液;步骤2,拮抗菌落群培养:将步骤1所得拮抗菌液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得到稀释液,取1mL稀释液涂布于PDA培养基上,恒温培养,得到菌落群;步骤3,单菌落培养:挑取步骤2所得菌落群,接种至PDA培养基中进行纯培养,反复分离3~5次,即可得到拮抗菌单菌落。
【技术特征摘要】
1.桑椹表面致腐拮抗菌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拮抗菌液的制备:取清洁完好的桑椹,切碎后置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将混合液恒温振荡培养,所得培养液即为拮抗菌液; 步骤2,拮抗菌落群培养:将步骤I所得拮抗菌液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得到稀释液,取ImL稀释液涂布于PDA培养基上,恒温培养,得到菌落群; 步骤3,单菌落培养:挑取步骤2所得菌落群,接种至PDA培养基中进行纯培养,反复分离3?5次,即可得到拮抗菌单菌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椹表面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仲争,方银,贾俊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